“访谈”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招牌的缔造者之一,《巴黎评论》访问者们的工作虽然用一对双引号就能代表,可是双引号里的内容却得来不易……而访谈很少有一次能完成,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比如对麦克尤恩的访谈就前后跨越了五年的时间。
  确切地说,是跟着a piece of monologue 两名摄影记者的镜头,浏览了这本古老的文学杂志内部的面貌:原来在文学江湖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巴黎评论》,竟有如此静谧的简单,竟又如此简单地静谧着:
  书架上摆满了书,书的主人,应该都在杂志的已/拟采访名单上;桌上平摊着几摞《巴黎评论》,封面从泛黄到簇新,光阴一路走过的痕迹;展示台上摆放着几台老式打字机,那些精彩的访谈,就是用它们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这里有a piece of monologue(一句独白):我达达的马蹄“不”是美丽的错误;
  办公区的举架很高,轩敞开阔,光线充足,让每一位编辑都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中,让每个人看上去都又低调又自在,仿佛与在故宫修文物的艺术家们有着同样的气质,书写创作也是一项古老手工艺吧?身为编辑的他们隐身于文学宫殿的深处,用时光的彩线,织绣出锦缎。
  然而也有小小的遗憾:想见一见《巴黎评论》的访问者们,那些树立起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的人们,可办公室显然不是他们的工作间,他们不是在准备着访谈,就是在去访谈的路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自然主义博物学家”彼得·马修森与知友乔治·普利姆顿,在巴黎和一些朋友共同创办后来闻名世界的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杂志分为艺术、文化、访谈、文学几个部分,其中“作家访谈”这个版面最受读者欢迎,并逐渐演变成杂志中最持久也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数十年间,《巴黎评论》遍访世界文坛,一期不落地刊登与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家的长篇访谈,如今,“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
  作为招牌的缔造者之一,《巴黎评论》访问者们的工作虽然用一对双引号就能代表,可是双引号里的内容却得来不易:采访前,要读遍受访者的全部作品,熟悉其生活与生平之后,才能与其促膝而坐,侃侃而谈,才能令其在不知不觉中放下防备,谈论起自己的“写作习惯,圈内秘闻,写作方法,脆弱的时刻”(帕慕克)……而访谈很少有一次能完成,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比如对麦克尤恩的访谈就前后跨越了五年的时间。
  为了说服作家们接受采访,访问者使出浑身的解数:采访没有电话的凯鲁亚克,记者贝里根和几位诗人朋友选择直接上门的方式,結果被凯的夫人拒之门外,“我们眼看一无所获,但是我坚持用我希望是文明、理性、冷静和友好的腔调说服了她,”贝里根回忆道,幸好他坚持了,才得以带着一篇精彩的访谈回家,尽管它通篇弥漫着一股酒的气味。
  有人发现,《巴黎评论》的访问者在对不同作家制定访谈提纲时,会有一定的访问框架,比如问是不是用笔写作?写作的最佳时间和地点?在文学上受到谁的影响最大?不写的时候在做什么?……虽然有框架,但因为与之对话的人太过优秀,他们在框架之内“话”上的内容依然各有各的精彩。
  “《巴黎评论》的访谈总是从最佳的视角切入大作家们的内心和写作伦理”,戴夫·艾格斯所夸赞的“最佳的视角”,在访问者所撰写的题记中得到充分展现,他们以自己的眼睛为镜头,抓拍下作家们生活和工作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和瞬间,在与作家开始访谈之前,他们先与读者完成了一次访谈“热身”。
  1966年,罗纳德·克莱斯特采访了博尔赫斯,访谈文本发表于《巴黎评论》第四十期上。博尔赫斯时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当时的他因严重的眼疾双目已接近失明,“命运赐予我80万册书,由我掌管,同时却又给了我黑暗,”对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人们始终充满敬畏和好奇,而罗纳德的采访题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好奇。
  他写道: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各种学术证书和文学奖项的获奖凭证,(足见其博学多识);但都挂得太高,让人无法看清,(谦逊又低调的姿态);墙上还挂着几幅蚀刻版画,让人想起他小说《永生》中梦魇般的废墟,(又完成一次梦境与现实的转换);而当罗纳德询问肖像画有何讲究时,秘书回答没什么重要的,这仿佛是“一个博尔赫斯式基本主题的无意识回应”——这几笔速写式的勾勒,让这位辞书一般丰富的大作家形象跃然纸上。
  并不是所有作家都喜欢通过谈话让别人进入自己内心的方式,比如厄普代克,他在拒绝一次之后,才充满疑虑地接受《巴黎评论》的访谈邀请,最终,他又修改了一遍自己的问答部分,访谈才算结束,所以这是一篇“虚假的访谈,但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这正契合了作者的信仰:只有艺术才能追溯经验中的微妙之处”。这也是“作家访谈”的实话实说。
其他文献
應团中央、全国青联邀请,由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老挝的各界青年组成的“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巴蜀文化暨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代表团一行49人于6月23—29日到四川省开展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本次交流活动以“澜湄青年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青年的友好交流,宣传“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推介四川“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助力四川南向开放合作。活动围绕新农村建设、天府文
期刊
从编辑到网红,不靠脸吃饭  1992年出生的北京女孩胡辛束,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在读大学期间,经常去麦当劳、永和大王、杰克琼斯打工历练自己,大四时,学习插画和设计,写文案,毕业之后成为杜蕾斯新媒体的一名编辑,月薪3000元。  性格活泼,爱写爱画的胡辛束,平时喜欢在人人网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创作文章和分享,她称之为“野路子”,图的就是好玩。  2013年3月,有一天去超市购物,受商品打折的启
期刊
今天来教大家做好看又好吃的向日葵蛋包饭。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却能大大增加食欲哦。  主料:剩米饭1碗、鸡蛋2个。  调料:青豆、玉米粒、胡萝卜、香菇、瘦肉、火腿肠、香葱、盐、鸡精、料酒、蚝油。  做法:  1、瘦肉切丁,并用少许料酒和蚝油腌制片刻;  2、胡萝卜和火腿切丁、干香菇提前泡发好,并切丁,另准备玉米粒、青豆、米饭和鸡蛋;  3、锅中烧水,水开下胡萝卜丁、玉米、青豆焯水至断生后捞起控干水分备
期刊
美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感情体验。这里有招牌菜谱,也有轻食主义;有地方美食,还有海外佳肴,这里关于美食的点点滴滴都是一生的珍藏。让我们体验一场从味觉到视觉,从舌尖到笔尖的美妙旅程,通过感官带来的神奇,为你解语开怀,达到身心的休憩。  福建美食以福州菜肴和闽南菜肴为代表的闽菜,在中华民族烹任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是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素以选料精细、口味清鲜、重汤重味著称。  福建菜以擅制山珍
期刊
吃甜点往往会给人带来罪恶感,因为吃下一小块蛋糕,就等于同时吃下大量的白砂糖、色素和黄油,不仅会带来发胖的危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但陕西姑娘张皓怡却颠覆了甜点界“健康与美味不可兼得”的传统,用健康的食材打造出了可口悦目的“三无蛋糕”,在征服人们味蕾的同时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姐妹情深,为爱变身“蛋糕界的爱迪生”  对于32岁的张皓怡来说,妹妹小歌是她生命里最美好的存在。小歌比皓怡小6岁,自小就是姐姐
期刊
于我而言,赏画的乐趣远在画作之外——去了解艺术家的生活本身,去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去找到何以让他们去进行这样的创作的原因。比如,他们的健康状况,是否有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缺陷?他们的家庭情况,出身名门还是饥寒交迫?他们各自所生活的环境,是战乱还是盛世?他们是否有固定的主顾,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来源,允许他们从事长期的艺术生产劳动?他们的信仰、爱好、婚姻、社交……  主义和派别是次要的,古典主义还是自然主义
期刊
因为全球气温变暖,再加上肯尼亚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森林面积缩减,湖泊萎缩,使得肯尼亚这个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7年,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发表声明,宣布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灾难,希望地区和国际伙伴能伸出援手,帮助肯尼亚度过旱灾。    在国际资源的救助下,当地居民基本上摆脱了生存威胁。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同样生活在热带草原上的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们,它们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挑战。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财力来
期刊
燕麦中富含维生素、少量钙质以及较高含量的蛋白质,进食后常常会给人一种饱腹感,从而降低热量的摄取,所以燕麦一直被视为“最佳燃脂食物”。    除此之外,燕麥还有降低血压、胆固醇、防治大肠癌和心脏等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燕麦虽好也得看品质,千万别误选了精加工的,其中含有大量的添加糖,不仅不减肥,还可能会增肥。
期刊
收获一颗饱满的果实,你的内心留下一片丰盈……  在机场,偶然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虽有些意外,但也有些小惊喜,她比几年前略有些清瘦,面色也有些苍白,眉宇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落落寡欢,清淡若植物,像画中走出来的古典美人。我有些艳羡地说:“你是越活越有韵味了,怎么做到的啊?”她苦笑说:“都活成黄脸婆了,还讲什么韵味风骨,别瞎扯了!”  仓促间聊了几句,她赶时间,我赶飞机,仓促照面,意犹未尽,然后彼
期刊
在小兴安岭脚下的狼嘴山上,一伙年轻人终于在一处山坳里追上了那群山羊,山羊是寻觅绿草才不慎陷进草下的泥潭里的,陷进这里的动物,大多没有生还希望。  年轻的头儿看着这群山羊,骂道,没记性的种,看见绿草了,没看见底下的藻泽陷阱!  年轻的猎手们学会了父辈们的技巧,砍断树干,迅速在山坡处夹起了围栏,用树皮绑牢,然后将山羊一一扒出,圈在围栏。  这是一群母山羊,有几只已经怀了孕了,山羊是不值钱的,但不能空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