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远道自欧洲来访,一行三人兴致勃勃到夜市逛逛。刚下车才走几步,朋友就停下脚步,嗅了嗅鼻子说:“有股怪味,有点像鸡屎,还带着腐败的臭味。”
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个路边摊,专卖炸臭豆腐。难怪这位洋人不习惯,想这臭豆腐是浸在泡有烂菜叶或腐虾头、臭鱼的渍液中发酵而成,焉能不异味扑鼻?可这异味吃在咱不少同胞嘴里却显然是美味,还讲究愈臭愈好,愈臭愈“香”。不然,台湾街头怎会有那么多生意兴隆的臭豆腐小摊?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本译作,作者是因《山居岁月》而成名的英国作家彼得·梅尔。梅尔在这本名为《关于品味》的书中,讲到一些被人视为“美味”,实则并非人类本能喜爱,而是经刻意培养、后天“学习”来的特殊口味,其中包括鱼子酱。
我初读此书时,最早浮现在脑海——不,应是鼻尖——并非其他亦被视作“高档美食”的山珍海味,而是价格低廉的臭豆腐。别说来自不同文化的外国人了,老实讲,我儿时也曾痛恶臭豆腐的气味,多次“熏陶”之后,方领略其风味之妙。
尚幼小时,有一天家门口传来沙哑的叫卖声“臭豆腐、臭豆腐呀!”那“呀”声拉得好长,好似在吟诵,把正在午睡的我,唤得半睡半醒,听见奶妈推门,走出院子,不一会儿又回来。
我揉着眼睛走出房间,奶妈在饭厅里,桌上摆了一只盘子,里头有几块炸得金黄的方块,浇着酱油之类的佐料,奶妈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盘中物。“来,分你一块吃吃看,好吃的臭豆腐。”奶妈说着,夹了一块,送到我嘴边。
“臭死了!好恶心!”无法形容的臭味迎面袭来,我本能地闭紧嘴巴,不肯吃这气味可疑的玩意。怪的是,就从那一天开始,我开始注意到,只要没有下雨,每到午后三四点,叫卖臭豆腐的苍老声音就会在家门外响起。有一回,当那一声声拉长的叫卖声又起,我终于跟着出门去瞧瞧。
离家门不过数步之遥,已有邻居伫候在一辆手推车前,车后的小贩戴着可遮风挡雨的斗笠,清瘦黧黑,脸上爬满操劳过度的纹路,他穿着发黄的旧汗衫,正汗流浃背地在那儿炸着豆腐。奶妈领着我过去,要他再炸两块。
油锅前半部腾空架着半圆形铁丝网,上头堆着已炸过的臭豆腐,老人用箝子利落地从网篮上夹了两块,扔入沸腾的油里,回锅再炸,并趁势把油锅中已炸得膨胀香酥的豆腐捞出,放回网篮上稍微沥油后,夹至邻居自家带来的盘子里,随即另换剪刀,把看来金黄的豆腐一剪为四小块,接着从一只塑料罐里,舀出蒜蓉,浇在豆腐块上,再淋上酱油,滴了麻油,最后又浇了鲜红的辣椒酱,这才把盘子递给守候的顾客。
老人熟练流利的动作有种自成一格的韵律和节奏,我出神地看着,竟觉得臭豆腐的气味似乎不像以往那么难以忍受,回家后主动要求尝尝看。当那一小块豆腐入口,我发觉它真的不“臭”,而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奇妙滋味,带着少许发酵产生的天然酸味,混合着麻油香、蒜头的辛辣以及酱油味,真的是闻着臭,吃着香,我对臭豆腐的美味似乎有所领会了。眼下回想起来,那臭豆腐的滋味说不定正是我的“启蒙之味”,在那之后不久,我逐渐告别偏食的幼年时代,成了吃啥都开心的小吃货。
韩良忆
住在欧洲的台湾美食旅游作家,著有《在欧洲,逛市集》。
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个路边摊,专卖炸臭豆腐。难怪这位洋人不习惯,想这臭豆腐是浸在泡有烂菜叶或腐虾头、臭鱼的渍液中发酵而成,焉能不异味扑鼻?可这异味吃在咱不少同胞嘴里却显然是美味,还讲究愈臭愈好,愈臭愈“香”。不然,台湾街头怎会有那么多生意兴隆的臭豆腐小摊?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本译作,作者是因《山居岁月》而成名的英国作家彼得·梅尔。梅尔在这本名为《关于品味》的书中,讲到一些被人视为“美味”,实则并非人类本能喜爱,而是经刻意培养、后天“学习”来的特殊口味,其中包括鱼子酱。
我初读此书时,最早浮现在脑海——不,应是鼻尖——并非其他亦被视作“高档美食”的山珍海味,而是价格低廉的臭豆腐。别说来自不同文化的外国人了,老实讲,我儿时也曾痛恶臭豆腐的气味,多次“熏陶”之后,方领略其风味之妙。
尚幼小时,有一天家门口传来沙哑的叫卖声“臭豆腐、臭豆腐呀!”那“呀”声拉得好长,好似在吟诵,把正在午睡的我,唤得半睡半醒,听见奶妈推门,走出院子,不一会儿又回来。
我揉着眼睛走出房间,奶妈在饭厅里,桌上摆了一只盘子,里头有几块炸得金黄的方块,浇着酱油之类的佐料,奶妈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盘中物。“来,分你一块吃吃看,好吃的臭豆腐。”奶妈说着,夹了一块,送到我嘴边。
“臭死了!好恶心!”无法形容的臭味迎面袭来,我本能地闭紧嘴巴,不肯吃这气味可疑的玩意。怪的是,就从那一天开始,我开始注意到,只要没有下雨,每到午后三四点,叫卖臭豆腐的苍老声音就会在家门外响起。有一回,当那一声声拉长的叫卖声又起,我终于跟着出门去瞧瞧。
离家门不过数步之遥,已有邻居伫候在一辆手推车前,车后的小贩戴着可遮风挡雨的斗笠,清瘦黧黑,脸上爬满操劳过度的纹路,他穿着发黄的旧汗衫,正汗流浃背地在那儿炸着豆腐。奶妈领着我过去,要他再炸两块。
油锅前半部腾空架着半圆形铁丝网,上头堆着已炸过的臭豆腐,老人用箝子利落地从网篮上夹了两块,扔入沸腾的油里,回锅再炸,并趁势把油锅中已炸得膨胀香酥的豆腐捞出,放回网篮上稍微沥油后,夹至邻居自家带来的盘子里,随即另换剪刀,把看来金黄的豆腐一剪为四小块,接着从一只塑料罐里,舀出蒜蓉,浇在豆腐块上,再淋上酱油,滴了麻油,最后又浇了鲜红的辣椒酱,这才把盘子递给守候的顾客。
老人熟练流利的动作有种自成一格的韵律和节奏,我出神地看着,竟觉得臭豆腐的气味似乎不像以往那么难以忍受,回家后主动要求尝尝看。当那一小块豆腐入口,我发觉它真的不“臭”,而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奇妙滋味,带着少许发酵产生的天然酸味,混合着麻油香、蒜头的辛辣以及酱油味,真的是闻着臭,吃着香,我对臭豆腐的美味似乎有所领会了。眼下回想起来,那臭豆腐的滋味说不定正是我的“启蒙之味”,在那之后不久,我逐渐告别偏食的幼年时代,成了吃啥都开心的小吃货。
韩良忆
住在欧洲的台湾美食旅游作家,著有《在欧洲,逛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