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课,也就是导入,是教师在讲课之前,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而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学生进入课堂的心理准备阶段,也是学生学习情景的一个开端,使学生自发地、自主地产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促使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更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产生感情共鸣,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为此,在进行分数教学时,我就设计了一些我自己的导课方法,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疑问,制造冲突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导课
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巧设疑问,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下面就是我导入的教学片段:
师出示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图片,说:两位小朋友去秋游,这些是他们带去的食物,他们要把食物平均分,请你们把他俩每人分得的各种食物的数量用出手指的方法表示,同时说一个数来表示。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用什么数字来表示?生伸出两根手指:用数字2来表示。师板书2,接着说:把2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生伸出一根手指:用数字1來表。师板书1,继续说: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块?引出分数的学习。
二、重现旧例,联接新知
——“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导课
老师: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分数的知识,现在要考考你们对这些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请看这道题:“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学生们马上异口同声的说:师: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那么2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学生们马上沉默了,静静的盯着题目思考着答案是什么,稍微片刻,有一个学生说是二分之二是,另一个学生马上说是二分之一。老师请刚才答的同学说理由。再出示“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生齐答 :师:老师感到很惊奇,第一题是我们上学期的例题,你们会解决这是老师意料之中的,可后面这两题是新知识,老师还没有教,你们就会做了,为什么呀?生:因为这三道题都是先把物体平均分,然后求其中的一份,我们只要找准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是1就不会错。师:!那么,这三道题有不同的地方吗?生:我看到这三道题也有不同的地方,它们要平均分的物体的个数不同,平均分的总份数也不同。师:这位同学的观察力也很棒,还找到了三道题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第一题求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后两道题求的是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本结课要学习的知识——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4页,先自学这部分内容,有看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三、运用除法,转化新知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问题”的导课
对于“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只要利用实物或图形分一分,学生马上就会得到答案,可是,如果这个数比较大,就难以用实物或图形解决了,必须要用到一种运算才能得到答案,那就是除法运算,这就是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只要用“总个数除以总份数,得到的商就是一份的个数”,即用除法来解决,我明白了,还有谁不明白吗?师继续说: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新的问题不用老师教就解决了。聪明的你们,能把这节课的课题概括出来吗?生:这节课的课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问题”。师:同学们概括得非常正确,下面我们继续探究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请打开课本第66页,先把课题抄下来,再自学这一页的例题,看看它与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联系。
四、巧用旧知,构建新知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导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师:喜欢!师:好!请你们猜一猜这个谜语是什么?“两只耳朵竖起了,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是什么动物呢?生:是小白兔。师笑:同学们真会猜!马上就猜到了。下面有一道与兔子有关的问题,看看哪位同学最快答出来,题目是这样的:“小兔们采回12个蘑菇,平均分给4只小兔,3只小兔共分得多少个?”请列式解答。生1很快就抢答(师板书):12÷4=3(个),3×3=9(个),3只小兔共分得9个。生2:12÷4×3=9(个),3只小兔共分得9个。师:其他同学的解法也和他俩一样吗?我们班的同学解题的速度真快!两步计算的问题都这么快就解出来了,很不简单!现在还有一道题,看同学们还能很快的解答吗?问题是:“小兔采回12个蘑菇,这些蘑菇的是多少个?”学生们不再抢答了,静静的思考着该怎么办。师轻声的提示:如果被难住了,可以画一画,摆一摆,再试着列式算一算。一会儿,生高兴的说:老师,我知道了,这道题的列式像上题一样,用12÷4=3(个),3×3=9(个),这些蘑菇的是9个。师:你的脑子转得真快,很会观察对比,发现两道题的解法是相同的,你能把想法与大家分享吗?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课本的例题已经有直观的图解和算式解法,如果在一上课的时候就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问题,学生就会不经过深度的思考就知道这种问题的解题过程及答案,但是这样得来的答案就像水流过鸭子的背,脑海里没用留下太多的痕迹,知道得快但忘得也会快,所以,凡是教学比较难理解的新知识,我都想方设法的找出与这个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把新知识的问题转化为用旧知能解决的旧的问题的提法,然后再出示能用一模一样的解决方法解决新知的问题,这样,学生先轻易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会了成功的快乐。
这就是我在进行分数教学时独创的适合我自己的导课法,可能不是很好,却是很实用。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将来的教学生涯里,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总结、反思,揣摩出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里的一套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导课法。
一、设计疑问,制造冲突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导课
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巧设疑问,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下面就是我导入的教学片段:
师出示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图片,说:两位小朋友去秋游,这些是他们带去的食物,他们要把食物平均分,请你们把他俩每人分得的各种食物的数量用出手指的方法表示,同时说一个数来表示。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用什么数字来表示?生伸出两根手指:用数字2来表示。师板书2,接着说:把2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生伸出一根手指:用数字1來表。师板书1,继续说: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块?引出分数的学习。
二、重现旧例,联接新知
——“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导课
老师: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分数的知识,现在要考考你们对这些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请看这道题:“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学生们马上异口同声的说:师: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那么2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学生们马上沉默了,静静的盯着题目思考着答案是什么,稍微片刻,有一个学生说是二分之二是,另一个学生马上说是二分之一。老师请刚才答的同学说理由。再出示“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生齐答 :师:老师感到很惊奇,第一题是我们上学期的例题,你们会解决这是老师意料之中的,可后面这两题是新知识,老师还没有教,你们就会做了,为什么呀?生:因为这三道题都是先把物体平均分,然后求其中的一份,我们只要找准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是1就不会错。师:!那么,这三道题有不同的地方吗?生:我看到这三道题也有不同的地方,它们要平均分的物体的个数不同,平均分的总份数也不同。师:这位同学的观察力也很棒,还找到了三道题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第一题求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后两道题求的是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本结课要学习的知识——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4页,先自学这部分内容,有看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三、运用除法,转化新知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问题”的导课
对于“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只要利用实物或图形分一分,学生马上就会得到答案,可是,如果这个数比较大,就难以用实物或图形解决了,必须要用到一种运算才能得到答案,那就是除法运算,这就是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只要用“总个数除以总份数,得到的商就是一份的个数”,即用除法来解决,我明白了,还有谁不明白吗?师继续说: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新的问题不用老师教就解决了。聪明的你们,能把这节课的课题概括出来吗?生:这节课的课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问题”。师:同学们概括得非常正确,下面我们继续探究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请打开课本第66页,先把课题抄下来,再自学这一页的例题,看看它与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联系。
四、巧用旧知,构建新知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导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师:喜欢!师:好!请你们猜一猜这个谜语是什么?“两只耳朵竖起了,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是什么动物呢?生:是小白兔。师笑:同学们真会猜!马上就猜到了。下面有一道与兔子有关的问题,看看哪位同学最快答出来,题目是这样的:“小兔们采回12个蘑菇,平均分给4只小兔,3只小兔共分得多少个?”请列式解答。生1很快就抢答(师板书):12÷4=3(个),3×3=9(个),3只小兔共分得9个。生2:12÷4×3=9(个),3只小兔共分得9个。师:其他同学的解法也和他俩一样吗?我们班的同学解题的速度真快!两步计算的问题都这么快就解出来了,很不简单!现在还有一道题,看同学们还能很快的解答吗?问题是:“小兔采回12个蘑菇,这些蘑菇的是多少个?”学生们不再抢答了,静静的思考着该怎么办。师轻声的提示:如果被难住了,可以画一画,摆一摆,再试着列式算一算。一会儿,生高兴的说:老师,我知道了,这道题的列式像上题一样,用12÷4=3(个),3×3=9(个),这些蘑菇的是9个。师:你的脑子转得真快,很会观察对比,发现两道题的解法是相同的,你能把想法与大家分享吗?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课本的例题已经有直观的图解和算式解法,如果在一上课的时候就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问题,学生就会不经过深度的思考就知道这种问题的解题过程及答案,但是这样得来的答案就像水流过鸭子的背,脑海里没用留下太多的痕迹,知道得快但忘得也会快,所以,凡是教学比较难理解的新知识,我都想方设法的找出与这个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把新知识的问题转化为用旧知能解决的旧的问题的提法,然后再出示能用一模一样的解决方法解决新知的问题,这样,学生先轻易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会了成功的快乐。
这就是我在进行分数教学时独创的适合我自己的导课法,可能不是很好,却是很实用。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将来的教学生涯里,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总结、反思,揣摩出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里的一套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导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