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宏观上论、从微观入手研究初、盛唐七古诗发展的内在规律。文章从句式声调、诗歌意象、布局取势等方面细剖了有唐前两个时期近二百年间有代表性的七古诗作的特点,而根据其演进轨迹划之为三个阶段。作者从清理诗史发展的链索中发现,造成盛唐七古"不可端倪,达于化境"、"诸体备陈,笼罩百代"的成就的,不仅是靠处于发展顶峰的盛唐时期诸大家的意匠神功,而且不可忽视以"四杰"为代表的第一阶段借赋体改造前代七古的开创之功,同时也有过渡的第二阶段李峤诸人对"四杰"歌行进一步改造之力。从而得出,诗歌艺术作为文学分工的一个特定领域,其演进,总是后一代诗人对前代诗人积累、创造的诗歌艺术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改革的结果。因此,在研究诗歌发展史中,要同时重视对目前尚未引起普遍注意的有关内部规律的研究。经济、政治及其他外部条件,虽然有最终的决定作用,然而它本身并不能创造新诗体,不能代替诗史的演进。如果单纯强调外部原因而忽视对于内部演进规律的研究,就将使我们掉入庸俗唯物论的泥淖。文中还力矫历来对"四杰"歌行看法偏颇之弊。而且从史的角度,强调了研究过渡阶段中、小作家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