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对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报道分析,得出两报在报道上的异同,以及两国的不同观点和立场。
关键词: 谷歌事件 中国日报 纽约时报
一. 案例
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是指2010年1月13日,Google公司声明受到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并将与中国政府谈判,要求取消谷歌中国搜索引擎的内容审查,否则Google会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事件。事件引起了关于网络自由、言论自由的讨论,导致了中美关系的紧张。两个多月后,从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起,Google公司决定将原有谷歌中国的两域名(google.cn和g.cn)中的网页搜索、图片搜索和资讯(新闻)搜索重定向至Google香港的域名(google.com.hk),并使用通过其在香港的服务器实现未经审查过滤的搜索引擎服务,但大陆用户搜索敏感词汇会因防火长城而导致链接被重置。
二. 研究对象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析的样本是《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2010年1月13日开始的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在《中国日报》的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daily.com.cn/ 和《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 http://www.nytimes.com/ 上在线检索,设定日期范围为2010年1月13日到2010年4月30日之间,关键词为“China(中国)”、“Google(谷歌)”,获取了涉及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全部报道。考虑到之后事件的不断发展,将检索的截止日期延长到4月底显然是必要的。
三. 报道的比较分析
1. 报道篇幅、时间分布及其图片使用
从报道篇幅上看,《中国日报》共发稿件62篇,总长度31962字,《纽约时报》共发稿件50篇,总长度40397字。《中国日报》在报道数量上要多于《纽约时报》,但却在文章总长度上短于《纽约时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一篇新闻报道的字数与其报道的深度成正比的话,那么,《纽约时报》有更加深度的报道,该报最长的一篇报道有1463字,另外还有十二篇1000字以上的报道。而《中国日报》尽管最长的一篇报道有1922字,但除此之外,仅有两篇1000字以上的报道,其余报道的篇幅都十分短小。
从时间分布上看,作为日报,《中国日报》没有在谷歌宣布退出中国的当天(即2010年1月13日)及时报道,而《纽约时报》则从1月13日开始便有了相应报道,由此可以窥见,在时效性上,《中国日报》不及《纽约时报》。而从报道强度上而言,《中国日报》在前两周的报道数量上远不及《纽约时报》,在第十周才达到最大强度,相比之下,《纽约时报》在前两周的报道数量上最为突出,特别是第一周,几乎占据了3个月所有报道数量的一半,这充分显示出《纽约时报》比《中国日报》更能抓住时机,在新闻关注度最高的期间内予以最大强度的报道。而在后续报道上,《纽约时报》则明显发力不足,在整个报道期间,《中国日报》的报道数量起伏不大,比较平均,能够长时间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从图片的使用数量和类型上来看,《中国日报》无论是在图片使用数量还是在图片使用类型上,都比《纽约时报》更为丰富,特别是漫画和图表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能显示出《中国日报》的实证主义思维方式以及较强的幽默感意识。
2. 报道体裁
报纸的栏目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类的,以方便读者阅读或查找信息。同时,栏目本身也向读者传递着其他隐含的信息,比如一篇报道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是经济议题还是政治议题,是国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等等。因此,观察两报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报道的栏目分布特征,有助于我们判断两报的报道倾向。
首先,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就其本身而言,应该是属于“经济新闻”的,但这一事件被两报分到了诸多的类别当中,可见这一事件已绝不仅仅被两报当做纯粹的经济事件处理。其中,《中国日报》有11次将相关新闻放在了头版位置,可见其对这一事件的重视程度。
其次,两报都发表了大量的新闻评论,而《纽约时报》更是发表了3篇社论,一方面表明了两报对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是该事件被政治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与中国两会相关的报道中,《中国日报》也两次将该事件划到两会特别报道版块中。
最后,就报道体裁而言,《中国日报》比《纽约时报》多。此外,《中国日报》共刊载了五篇“读者来信”,而《纽约时报》仅为一篇。这一区别似乎可以解释为,中国大众比美国大众更关心谷歌退出中国事件。
3. 稿源
稿源指新闻稿件的撰稿人或提供机构。《中国日报》的撰稿人在多元化方面明显优于《纽约时报》,但是鉴于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主要发生在中国,而《纽约时报》自己的记者所撰写的新闻比例高于《中国日报》,有大量驻外记者发回的报道,从这一方面来说,《纽约时报》不愧为世界一流大报,对于国外新闻的采写效率并不比被采写国低。此外,《纽约时报》有一篇报道来自不明信源,使其真实性受到怀疑。
4. 发稿地点
国际新闻报道是在外国现场采写还是在本国改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报道的质量和倾向。相比而言,《纽约时报》的发稿地点比《中国日报》更广泛,甚至在重庆都有发稿点,而《中国日报》在内地的发稿点仅限于北京,在国外更比不上《纽约时报》。
遗憾的是,两报刊登的大量未署明发稿地点的报道更多,《中国日报》有40篇,占总数的56%,《纽约时报》有14篇,占总数的32%。
5. 信源
在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报道中,《纽约时报》比《中国日报》更倚重信源。前者平均每篇报道中引用了3.42次,后者仅为1.37次。信源的引用次数与报道的质量密切相关。至少从形式上可以说,《纽约时报》在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报道方面比《中国日报》显得更加规范。
从信源分布来看,《纽约时报》的报道也似乎更加平衡一些,它比《中国日报》更加注重采取多方信源。就中国国内信源方面,两报都倾向于采用来自中国社会精英的信源,而在中国国外信源方面,两报也是更倾向于采用来自美国社会精英的信源。
6. 关键词
在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报道中,可以看出两报共有的高频词有:Free(自由),Censor(审查),Hack(非法入侵他人电脑),Rights(权利)。而这些词正是西方国家用来控诉中国的词语,出现在《中国日报》是为了反驳西方国家的观点,出现在《纽约时报》是为了攻击中国的民主制度。除此之外,《纽约时报》的报道里还出现了许多政治敏感词,这些明显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词汇被反复提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证明,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不是作为单纯的经济事件,而是被高度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了。而且,这些政治敏感词在《纽约时报》中反复出现,往往并不是因为新闻事件本身的性质使然,而是因为记者的刻意牵连。
7. 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日报》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绝大多数都是中性的,《中国日报》在报道时,注重了多方观点的引用,没有一味地吹捧自己的国家,而是从比较客观、公正的角度去陈述事实,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看到中国的不足,但是也能看到中国的闪光点。
而《纽约时报》从表面上看,似乎也是注重了多方面的观点,引述专业人士的言论,注重观点的差异性,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与立场,为读者充分展现了事实的全貌,正视并报道了各种客观存在的声音,似乎充分尊重了读者的知情权,营造了一个客观公正、有信服力的媒体形象。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纽约时报》除引用了中国发言人的正面言辞外(而且引用的正面言辞也是放在质疑、批判的语境中去的),来自其他国家的声音都是警戒的、怀疑的甚至是指责的。而事实上,国际上对中国有利的呼声都被《纽约时报》自行消解了。这种对事实的任意取舍都暗示着中国的自圆其说,似乎除了中国之外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网络审查制度都怀有强烈的指责与怀疑倾向,用所谓的人权问题、宗教问题、言论自由问题来攻击、污蔑中国。《纽约时报》巧妙之处就在于它总是把对中国的反对隐藏于细微之中,以暗示、嘲讽的方式来打击中国的正面形象。
参考文献:
[1]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孙有中。
[2]《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戴元光。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谷歌事件 中国日报 纽约时报
一. 案例
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是指2010年1月13日,Google公司声明受到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并将与中国政府谈判,要求取消谷歌中国搜索引擎的内容审查,否则Google会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事件。事件引起了关于网络自由、言论自由的讨论,导致了中美关系的紧张。两个多月后,从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起,Google公司决定将原有谷歌中国的两域名(google.cn和g.cn)中的网页搜索、图片搜索和资讯(新闻)搜索重定向至Google香港的域名(google.com.hk),并使用通过其在香港的服务器实现未经审查过滤的搜索引擎服务,但大陆用户搜索敏感词汇会因防火长城而导致链接被重置。
二. 研究对象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析的样本是《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2010年1月13日开始的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在《中国日报》的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daily.com.cn/ 和《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 http://www.nytimes.com/ 上在线检索,设定日期范围为2010年1月13日到2010年4月30日之间,关键词为“China(中国)”、“Google(谷歌)”,获取了涉及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全部报道。考虑到之后事件的不断发展,将检索的截止日期延长到4月底显然是必要的。
三. 报道的比较分析
1. 报道篇幅、时间分布及其图片使用
从报道篇幅上看,《中国日报》共发稿件62篇,总长度31962字,《纽约时报》共发稿件50篇,总长度40397字。《中国日报》在报道数量上要多于《纽约时报》,但却在文章总长度上短于《纽约时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一篇新闻报道的字数与其报道的深度成正比的话,那么,《纽约时报》有更加深度的报道,该报最长的一篇报道有1463字,另外还有十二篇1000字以上的报道。而《中国日报》尽管最长的一篇报道有1922字,但除此之外,仅有两篇1000字以上的报道,其余报道的篇幅都十分短小。
从时间分布上看,作为日报,《中国日报》没有在谷歌宣布退出中国的当天(即2010年1月13日)及时报道,而《纽约时报》则从1月13日开始便有了相应报道,由此可以窥见,在时效性上,《中国日报》不及《纽约时报》。而从报道强度上而言,《中国日报》在前两周的报道数量上远不及《纽约时报》,在第十周才达到最大强度,相比之下,《纽约时报》在前两周的报道数量上最为突出,特别是第一周,几乎占据了3个月所有报道数量的一半,这充分显示出《纽约时报》比《中国日报》更能抓住时机,在新闻关注度最高的期间内予以最大强度的报道。而在后续报道上,《纽约时报》则明显发力不足,在整个报道期间,《中国日报》的报道数量起伏不大,比较平均,能够长时间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从图片的使用数量和类型上来看,《中国日报》无论是在图片使用数量还是在图片使用类型上,都比《纽约时报》更为丰富,特别是漫画和图表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能显示出《中国日报》的实证主义思维方式以及较强的幽默感意识。
2. 报道体裁
报纸的栏目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类的,以方便读者阅读或查找信息。同时,栏目本身也向读者传递着其他隐含的信息,比如一篇报道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是经济议题还是政治议题,是国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等等。因此,观察两报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报道的栏目分布特征,有助于我们判断两报的报道倾向。
首先,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就其本身而言,应该是属于“经济新闻”的,但这一事件被两报分到了诸多的类别当中,可见这一事件已绝不仅仅被两报当做纯粹的经济事件处理。其中,《中国日报》有11次将相关新闻放在了头版位置,可见其对这一事件的重视程度。
其次,两报都发表了大量的新闻评论,而《纽约时报》更是发表了3篇社论,一方面表明了两报对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是该事件被政治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与中国两会相关的报道中,《中国日报》也两次将该事件划到两会特别报道版块中。
最后,就报道体裁而言,《中国日报》比《纽约时报》多。此外,《中国日报》共刊载了五篇“读者来信”,而《纽约时报》仅为一篇。这一区别似乎可以解释为,中国大众比美国大众更关心谷歌退出中国事件。
3. 稿源
稿源指新闻稿件的撰稿人或提供机构。《中国日报》的撰稿人在多元化方面明显优于《纽约时报》,但是鉴于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主要发生在中国,而《纽约时报》自己的记者所撰写的新闻比例高于《中国日报》,有大量驻外记者发回的报道,从这一方面来说,《纽约时报》不愧为世界一流大报,对于国外新闻的采写效率并不比被采写国低。此外,《纽约时报》有一篇报道来自不明信源,使其真实性受到怀疑。
4. 发稿地点
国际新闻报道是在外国现场采写还是在本国改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报道的质量和倾向。相比而言,《纽约时报》的发稿地点比《中国日报》更广泛,甚至在重庆都有发稿点,而《中国日报》在内地的发稿点仅限于北京,在国外更比不上《纽约时报》。
遗憾的是,两报刊登的大量未署明发稿地点的报道更多,《中国日报》有40篇,占总数的56%,《纽约时报》有14篇,占总数的32%。
5. 信源
在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报道中,《纽约时报》比《中国日报》更倚重信源。前者平均每篇报道中引用了3.42次,后者仅为1.37次。信源的引用次数与报道的质量密切相关。至少从形式上可以说,《纽约时报》在谷歌退出中国事件报道方面比《中国日报》显得更加规范。
从信源分布来看,《纽约时报》的报道也似乎更加平衡一些,它比《中国日报》更加注重采取多方信源。就中国国内信源方面,两报都倾向于采用来自中国社会精英的信源,而在中国国外信源方面,两报也是更倾向于采用来自美国社会精英的信源。
6. 关键词
在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的报道中,可以看出两报共有的高频词有:Free(自由),Censor(审查),Hack(非法入侵他人电脑),Rights(权利)。而这些词正是西方国家用来控诉中国的词语,出现在《中国日报》是为了反驳西方国家的观点,出现在《纽约时报》是为了攻击中国的民主制度。除此之外,《纽约时报》的报道里还出现了许多政治敏感词,这些明显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词汇被反复提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证明,谷歌退出中国事件不是作为单纯的经济事件,而是被高度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了。而且,这些政治敏感词在《纽约时报》中反复出现,往往并不是因为新闻事件本身的性质使然,而是因为记者的刻意牵连。
7. 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日报》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绝大多数都是中性的,《中国日报》在报道时,注重了多方观点的引用,没有一味地吹捧自己的国家,而是从比较客观、公正的角度去陈述事实,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看到中国的不足,但是也能看到中国的闪光点。
而《纽约时报》从表面上看,似乎也是注重了多方面的观点,引述专业人士的言论,注重观点的差异性,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与立场,为读者充分展现了事实的全貌,正视并报道了各种客观存在的声音,似乎充分尊重了读者的知情权,营造了一个客观公正、有信服力的媒体形象。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纽约时报》除引用了中国发言人的正面言辞外(而且引用的正面言辞也是放在质疑、批判的语境中去的),来自其他国家的声音都是警戒的、怀疑的甚至是指责的。而事实上,国际上对中国有利的呼声都被《纽约时报》自行消解了。这种对事实的任意取舍都暗示着中国的自圆其说,似乎除了中国之外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网络审查制度都怀有强烈的指责与怀疑倾向,用所谓的人权问题、宗教问题、言论自由问题来攻击、污蔑中国。《纽约时报》巧妙之处就在于它总是把对中国的反对隐藏于细微之中,以暗示、嘲讽的方式来打击中国的正面形象。
参考文献:
[1]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孙有中。
[2]《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戴元光。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