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一款虚构纳粹德国赢得二战胜利的游戏《德军总部:新秩序》问世,其以科幻化的游戏设计、主角历尽艰难摧毁纳粹总部的独特游戏体验给广大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这款游戏的续作《德军总部:旧血脉》推出,其与前作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定位为谍战的游戏背景
从游戏情节来看,本作实际上是《德军总部·新秩序》的续作,其扣合了《新秩序》的剧情,主角仍然是出现在《新秩序》中的那名高大强壮的美军战士。游戏反映的是1946年的故事:随着德军军事实力的不断膨胀,盟军已经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1946年,盟军决定集中全力发起一次殊死反击,主角和同伴的任务是化装成德军军官,在盟军发起反击前设法从一名纳粹党卫军女军官手中获取一份绝密级的军事文件,因此游戏整体更类似于特工或间谍游戏。
在游戏第一关,主角与同伴的身份即被识破,他们同时被捕,主角伺机逃脱,而同伴则在严刑拷打中不幸死去。之后,主角继续开展艰难的情报搜集工作,在抵抗组织的协助下,最终获取到绝密情报,并加入到盟军的反攻行动中。
不过,作为谍战类题材,游戏的设计存在硬伤,一是主角与同伴深入德军机构及德国境内获取情报,而主角居然根本不会讲德语,在游戏开始通过德军检查站时就险些被识破身份;二是游戏中主角有数次被敌人识破身份,遭到逮捕与酷刑,但最终却总能安全逃脱,继续进行任务,犹如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当然,作为游戏本身而言,其流畅感和沉浸感还是相当好的。
游戏环境的设定
本作游戏中武器方面全部是常规武器,没有出现任何科幻或电子、磁力等武器,车辆、装备等也大都回归了现实。除了部分机甲敌人外,绝大多数敌人都回归了德军的传统形象。
游戏的地域设定为德国本土,玩家将深入德国阿尔卑斯山、沃尔夫斯堡等地开展行动,虽然很难想像纳粹德国在战场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主角居然还可以单枪匹马在德国国内开展行动。玩家需要进入德军基地、城镇等各类区域完成任务。游戏的最后出现了一头巨兽,这头巨兽居然首先杀死了德军军官,玩家在击杀巨兽后从敌人身上获得情报。
相比上一部作品,本作加入了僵尸情节,在游戏后期被杀死的德军甚至包括德国市民会复活并异化为僵尸,其近战攻击力比普通德军士兵还要厉害,而一旦被僵尸打伤,伤者也会受到感染变为僵尸。协助主角开展行动的一名女性抵抗组织成员就在主角眼前因为受到僵尸咬伤也变为僵尸,主角不得不被迫亲手结束她的生命。游戏中的机甲战士很难对付,通常需要打断其背部连接的电缆或装备才能使其瘫痪,而即使如此也需要连续击杀两次才能杀死机甲战士,因此必须快速周旋才能利用机甲战士行动缓慢的缺点将其杀死。
游戏的潜伏与渗透元素明显比前作要高,玩家将拥有类似于雷达一样的感知能力,能够知晓敌兵的距离和位置。尽可能采取消声武器射杀敌人,因为一旦惊动敌人必将激发警报,引来大批前来增援的敌军,作战难度大增。
游戏中武器、技能等都会随着杀敌数的增加而升级,武器装弹量、瞄准镜等都可以获得升级,而主角的杀敌技能也会不断获得提升。
本作包括武器的携带与使用在内的很多设计都延续了前作,主角如超人般可以携带游戏中几乎所有的主战枪械及大量弹药,玩家甚至会为了来不及切换武器而懊恼。游戏对于枪械的刻画非常细致,其中出现的枪械其实大部分是二战中德军的主力轻武器,只是部分武器外形有所变化。如游戏中出现的非自动步枪,威力极大,一枪即可以杀死一名敌人,但采用的是侧插式弹匣,类似于FG42步枪;还出现了爆射手枪,外形类似于信号枪但发射榴弹,具有较强的面杀伤能力,一发榴弹即可杀死数个敌人,诸如此类。玩家手中的枪械很多时候比敌人要丰富。但游戏中主角最基本、也是最惯用的武器居然是两节水管。这两节水管可以分解并结合,用来攀爬、撬门、支撑,甚至很多时候一击必杀或肉搏使用的也是这个家伙,简单实用到了极致。
除了作战场景外,游戏场景营造得非常生活化、非常逼真:烂醉如泥的纳粹士兵,安静朴素的德国乡镇等等,玩家可以好好欣赏一番游戏所营造的景色。
游戏主题令人反思
如同前作一样,本作营造的也依然是一种黑暗与阴冷的氛围——随着纳粹德国的不断胜利,德军的狂妄与狰狞也达到了顶点:拿监狱囚犯喂养军犬的德军军官,掌握重要情报同时杀人如麻的党卫军女头目,为战争胜利肆意狂欢的德军士兵等等,给人以恐怖、压抑的感觉。另一方面则是平民的惨痛与无助,作为下层民众尤其是德占区民众,不得不忍受亲人死去、备受压迫的屈辱生活。当然,就情节设计而言,本作比前作要少,更偏重于展现作战。但就主角直面纳粹的场景而言,纳粹的丑恶显露无疑,主角为了获取情报,不得不冒着巨大的危险不断前行。不过主角的战斗能力显然远远超过伪装能力。一个不会说德语同时破绽百出的美国人想要开展情报获取工作实在是难以想像,主角在行动时面对纳粹军官的问话说出简单而蹩脚的德语单词时想必屏幕前的玩家都会发笑,这怎么可能不被敌人识破?
游戏采用一种比较少见的倒叙的情节表达方式:通常游戏都是连贯推出续集,而本作却反其道而行,先推出后作,再推出前传。游戏所要呈现的主题思想与前作一致:如果纳粹真的统治世界,将是一个令人难以想像的黑暗世界,我们应当对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更加珍惜。
编辑/王晓西
定位为谍战的游戏背景
从游戏情节来看,本作实际上是《德军总部·新秩序》的续作,其扣合了《新秩序》的剧情,主角仍然是出现在《新秩序》中的那名高大强壮的美军战士。游戏反映的是1946年的故事:随着德军军事实力的不断膨胀,盟军已经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1946年,盟军决定集中全力发起一次殊死反击,主角和同伴的任务是化装成德军军官,在盟军发起反击前设法从一名纳粹党卫军女军官手中获取一份绝密级的军事文件,因此游戏整体更类似于特工或间谍游戏。
在游戏第一关,主角与同伴的身份即被识破,他们同时被捕,主角伺机逃脱,而同伴则在严刑拷打中不幸死去。之后,主角继续开展艰难的情报搜集工作,在抵抗组织的协助下,最终获取到绝密情报,并加入到盟军的反攻行动中。
不过,作为谍战类题材,游戏的设计存在硬伤,一是主角与同伴深入德军机构及德国境内获取情报,而主角居然根本不会讲德语,在游戏开始通过德军检查站时就险些被识破身份;二是游戏中主角有数次被敌人识破身份,遭到逮捕与酷刑,但最终却总能安全逃脱,继续进行任务,犹如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当然,作为游戏本身而言,其流畅感和沉浸感还是相当好的。
游戏环境的设定
本作游戏中武器方面全部是常规武器,没有出现任何科幻或电子、磁力等武器,车辆、装备等也大都回归了现实。除了部分机甲敌人外,绝大多数敌人都回归了德军的传统形象。
游戏的地域设定为德国本土,玩家将深入德国阿尔卑斯山、沃尔夫斯堡等地开展行动,虽然很难想像纳粹德国在战场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主角居然还可以单枪匹马在德国国内开展行动。玩家需要进入德军基地、城镇等各类区域完成任务。游戏的最后出现了一头巨兽,这头巨兽居然首先杀死了德军军官,玩家在击杀巨兽后从敌人身上获得情报。
相比上一部作品,本作加入了僵尸情节,在游戏后期被杀死的德军甚至包括德国市民会复活并异化为僵尸,其近战攻击力比普通德军士兵还要厉害,而一旦被僵尸打伤,伤者也会受到感染变为僵尸。协助主角开展行动的一名女性抵抗组织成员就在主角眼前因为受到僵尸咬伤也变为僵尸,主角不得不被迫亲手结束她的生命。游戏中的机甲战士很难对付,通常需要打断其背部连接的电缆或装备才能使其瘫痪,而即使如此也需要连续击杀两次才能杀死机甲战士,因此必须快速周旋才能利用机甲战士行动缓慢的缺点将其杀死。
游戏的潜伏与渗透元素明显比前作要高,玩家将拥有类似于雷达一样的感知能力,能够知晓敌兵的距离和位置。尽可能采取消声武器射杀敌人,因为一旦惊动敌人必将激发警报,引来大批前来增援的敌军,作战难度大增。
游戏中武器、技能等都会随着杀敌数的增加而升级,武器装弹量、瞄准镜等都可以获得升级,而主角的杀敌技能也会不断获得提升。
本作包括武器的携带与使用在内的很多设计都延续了前作,主角如超人般可以携带游戏中几乎所有的主战枪械及大量弹药,玩家甚至会为了来不及切换武器而懊恼。游戏对于枪械的刻画非常细致,其中出现的枪械其实大部分是二战中德军的主力轻武器,只是部分武器外形有所变化。如游戏中出现的非自动步枪,威力极大,一枪即可以杀死一名敌人,但采用的是侧插式弹匣,类似于FG42步枪;还出现了爆射手枪,外形类似于信号枪但发射榴弹,具有较强的面杀伤能力,一发榴弹即可杀死数个敌人,诸如此类。玩家手中的枪械很多时候比敌人要丰富。但游戏中主角最基本、也是最惯用的武器居然是两节水管。这两节水管可以分解并结合,用来攀爬、撬门、支撑,甚至很多时候一击必杀或肉搏使用的也是这个家伙,简单实用到了极致。
除了作战场景外,游戏场景营造得非常生活化、非常逼真:烂醉如泥的纳粹士兵,安静朴素的德国乡镇等等,玩家可以好好欣赏一番游戏所营造的景色。
游戏主题令人反思
如同前作一样,本作营造的也依然是一种黑暗与阴冷的氛围——随着纳粹德国的不断胜利,德军的狂妄与狰狞也达到了顶点:拿监狱囚犯喂养军犬的德军军官,掌握重要情报同时杀人如麻的党卫军女头目,为战争胜利肆意狂欢的德军士兵等等,给人以恐怖、压抑的感觉。另一方面则是平民的惨痛与无助,作为下层民众尤其是德占区民众,不得不忍受亲人死去、备受压迫的屈辱生活。当然,就情节设计而言,本作比前作要少,更偏重于展现作战。但就主角直面纳粹的场景而言,纳粹的丑恶显露无疑,主角为了获取情报,不得不冒着巨大的危险不断前行。不过主角的战斗能力显然远远超过伪装能力。一个不会说德语同时破绽百出的美国人想要开展情报获取工作实在是难以想像,主角在行动时面对纳粹军官的问话说出简单而蹩脚的德语单词时想必屏幕前的玩家都会发笑,这怎么可能不被敌人识破?
游戏采用一种比较少见的倒叙的情节表达方式:通常游戏都是连贯推出续集,而本作却反其道而行,先推出后作,再推出前传。游戏所要呈现的主题思想与前作一致:如果纳粹真的统治世界,将是一个令人难以想像的黑暗世界,我们应当对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更加珍惜。
编辑/王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