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考试卷的考查为线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试图为学生们学习古诗文提供一些比较可靠、具体、实用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同时为他们在以后的古诗文阅读和学习实践中,积累一些长期有效的经验。
关键字:古诗文;学习方法;高考
研读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发现古诗文阅读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值也越来越大。就旧人教版全国卷试题赋分来看,一般为32分,即:文言文阅读19分,诗歌鉴赏8分,默写5分;而新课标卷赋分为35分左右,即:文言文阅读19分,诗歌鉴赏10分,默写6分。为此,我大胆的推测,古诗文阅读的考查,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被强化了的古诗文考查,在现实中与学生的重视程度落差较大。就现状而言,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乏味,如果让他们预习或自学一篇古诗文,简直比登天还难。面对这样的困境,本人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中,认为读注释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习古诗文的一项基本功。为此,教会学生巧借注释,解读诗文,也许会成为改变语文古诗文教学难的一条捷径。那么,如何巧借注释呢?
一、回归文本,逐个推敲
阅读古诗文时,要明确文中每条注释是针对哪些字、哪些词或句子,不应该脱离文本而单一地阅读,而应该逐字逐句地对上号,挂上钩,把它对应到原文中,分辨得清清楚楚,不得张冠李戴,造成混乱。如《六国论》中,有“大则得城”和“此言得之”的句子,课本只对后者的“得”注释为“适宜、得当”,阅读注释时一定要分辨得清清楚楚,逐个推敲,否则,会把“大则得城”中的意为“获得”的“得”也这样解释。又如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的句子,课本对“区区”均作了注释,前者为“愚拙”,后者为“情意真挚”。在阅读注释时,如果不逐字逐句地对上号,就会张冠李戴,造成混乱。
二、互相参照,前后呼应
有些词语在这课没有注释,但在前面或后面的课文里却注释了。这一类型的注释,有的本身就有“下文……意思相同”等语明确指出,也有不少是没有注明的,那就更要细琢磨。如《侍坐》一文中对“三子者出”这一句作了注释,并指出“者”是助词兼指示词,有“那几个人”的意思。而《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诚有百姓者”这个句子,对“者”并没有单独注释,而只是全句作了直译。但就“者”而言,用法和意思应该是一致的。又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君既若见录”一句,课本对“见”的解释为“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而在《陈情表》中,有“慈父见背”一句,课本只对全句作了注释,对“见”这一词未单独注释,如果对这两句互相参照,就会明白,两句中的“见”意思和用法是相同的。因此,阅读注释要互相参照,前后呼应。
三、串通文意,融会贯通
有的注释,只是交待了历史事实或人物关系,并未对文句作解释。解读文句时,就必须串通文意,融会贯通,做到准确理解。如在《陈情表》一文中,有“死当结草”一句,课本注释为:“《左传·宣公十五年》记的一个故事,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间梦见这个老人,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而在翻译时,只了解这个典故即可,不必引述其中的人物事件,做到串通文意,融会贯通,意译为“像结草老人那样再报答陛下之恩”就可以了。又如《伶官传序》中对“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一句的注释,也只交待了当时的历史事实,并未进行直译,在翻译时,也需要串通上下文,运用所学古汉语知识,连贯起来理解,从而做到准确翻译。如这句话可译为“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道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割断头发,对天发誓(愿以死报),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就可以了,不必翻译从什么地方“东出”,哪些“君臣相顾”,怎么“誓天断发”的等。
四、求疑质难,深入研究
看注释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有的注释,在粗心的人看来,没有什么疑点,而在善于深思者的眼中,却能发现问题。如《侍坐》一文中对“加之以师旅”的注释是“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师旅,指侵略军队。”许多粗心的同学看了这一条后,也许会把这里的“以”字理解为“有”。如果对这个“以”字稍加质疑:为什么这里会注释了一个“有”字呢?在质疑之后,或查一下工具书,或询问一下老师就会明白,“以”字在这儿是介词“用”的意思,这是一个倒装句,应为“以师旅加之”。注释只是意译罢了。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这句,“微”字课本注释为: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稍质疑一下,就会发现这儿“微”字用法特殊,查一下工具书,就会找到很多例证。如《诗·邶风·柏舟》中有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一句,《礼记·檀弓下》中 有“虽微晋而已”一句,它们均可解释为“不,没有”。因此,阅读注释,切忌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务必熟读深思,反复研究。
五、一词多义,衡量比较
古汉语中,由于造字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这时如果死记硬背的话,不但劳而无功,反而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这时,同学们就要手勤,将其几种用法及对应例句,进行归纳,衡量比较,然后理解它在不同语境下不同的意思。这样不但记得牢,而且不容易混淆,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游褒禅山记》中,出现了许多带“其”的句子:“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褒禅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指代慧空禪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余亦悔其随之”(代词,那些),“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他们),“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自己),“其孰能讥之乎”(副词,难道,加强反问语气)。而这些句子中 “其”字的意思和用法,基本涵盖了古汉语中“其”字的所有意思和用法。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运用衡量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一次全面掌握虚词“其”字的意思和用法。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很多,上面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归纳和完善。
关键字:古诗文;学习方法;高考
研读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发现古诗文阅读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值也越来越大。就旧人教版全国卷试题赋分来看,一般为32分,即:文言文阅读19分,诗歌鉴赏8分,默写5分;而新课标卷赋分为35分左右,即:文言文阅读19分,诗歌鉴赏10分,默写6分。为此,我大胆的推测,古诗文阅读的考查,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被强化了的古诗文考查,在现实中与学生的重视程度落差较大。就现状而言,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乏味,如果让他们预习或自学一篇古诗文,简直比登天还难。面对这样的困境,本人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中,认为读注释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习古诗文的一项基本功。为此,教会学生巧借注释,解读诗文,也许会成为改变语文古诗文教学难的一条捷径。那么,如何巧借注释呢?
一、回归文本,逐个推敲
阅读古诗文时,要明确文中每条注释是针对哪些字、哪些词或句子,不应该脱离文本而单一地阅读,而应该逐字逐句地对上号,挂上钩,把它对应到原文中,分辨得清清楚楚,不得张冠李戴,造成混乱。如《六国论》中,有“大则得城”和“此言得之”的句子,课本只对后者的“得”注释为“适宜、得当”,阅读注释时一定要分辨得清清楚楚,逐个推敲,否则,会把“大则得城”中的意为“获得”的“得”也这样解释。又如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的句子,课本对“区区”均作了注释,前者为“愚拙”,后者为“情意真挚”。在阅读注释时,如果不逐字逐句地对上号,就会张冠李戴,造成混乱。
二、互相参照,前后呼应
有些词语在这课没有注释,但在前面或后面的课文里却注释了。这一类型的注释,有的本身就有“下文……意思相同”等语明确指出,也有不少是没有注明的,那就更要细琢磨。如《侍坐》一文中对“三子者出”这一句作了注释,并指出“者”是助词兼指示词,有“那几个人”的意思。而《齐桓晋文之事》中的“诚有百姓者”这个句子,对“者”并没有单独注释,而只是全句作了直译。但就“者”而言,用法和意思应该是一致的。又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君既若见录”一句,课本对“见”的解释为“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而在《陈情表》中,有“慈父见背”一句,课本只对全句作了注释,对“见”这一词未单独注释,如果对这两句互相参照,就会明白,两句中的“见”意思和用法是相同的。因此,阅读注释要互相参照,前后呼应。
三、串通文意,融会贯通
有的注释,只是交待了历史事实或人物关系,并未对文句作解释。解读文句时,就必须串通文意,融会贯通,做到准确理解。如在《陈情表》一文中,有“死当结草”一句,课本注释为:“《左传·宣公十五年》记的一个故事,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间梦见这个老人,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而在翻译时,只了解这个典故即可,不必引述其中的人物事件,做到串通文意,融会贯通,意译为“像结草老人那样再报答陛下之恩”就可以了。又如《伶官传序》中对“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一句的注释,也只交待了当时的历史事实,并未进行直译,在翻译时,也需要串通上下文,运用所学古汉语知识,连贯起来理解,从而做到准确翻译。如这句话可译为“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道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割断头发,对天发誓(愿以死报),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就可以了,不必翻译从什么地方“东出”,哪些“君臣相顾”,怎么“誓天断发”的等。
四、求疑质难,深入研究
看注释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有的注释,在粗心的人看来,没有什么疑点,而在善于深思者的眼中,却能发现问题。如《侍坐》一文中对“加之以师旅”的注释是“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师旅,指侵略军队。”许多粗心的同学看了这一条后,也许会把这里的“以”字理解为“有”。如果对这个“以”字稍加质疑:为什么这里会注释了一个“有”字呢?在质疑之后,或查一下工具书,或询问一下老师就会明白,“以”字在这儿是介词“用”的意思,这是一个倒装句,应为“以师旅加之”。注释只是意译罢了。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这句,“微”字课本注释为: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稍质疑一下,就会发现这儿“微”字用法特殊,查一下工具书,就会找到很多例证。如《诗·邶风·柏舟》中有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一句,《礼记·檀弓下》中 有“虽微晋而已”一句,它们均可解释为“不,没有”。因此,阅读注释,切忌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务必熟读深思,反复研究。
五、一词多义,衡量比较
古汉语中,由于造字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这时如果死记硬背的话,不但劳而无功,反而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这时,同学们就要手勤,将其几种用法及对应例句,进行归纳,衡量比较,然后理解它在不同语境下不同的意思。这样不但记得牢,而且不容易混淆,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游褒禅山记》中,出现了许多带“其”的句子:“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褒禅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指代慧空禪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余亦悔其随之”(代词,那些),“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他们),“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自己),“其孰能讥之乎”(副词,难道,加强反问语气)。而这些句子中 “其”字的意思和用法,基本涵盖了古汉语中“其”字的所有意思和用法。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运用衡量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一次全面掌握虚词“其”字的意思和用法。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很多,上面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还有待于进一步归纳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