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医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实验课的成功率。
关键词:医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综合性实验
医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有验证科学规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功能,而且在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与理论知识同等重要。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显然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对实验教学有所疏忽或者重视不够,以致于出现高分低能,动手能力较差、进入临床工作后适应性较弱的现象。故此,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实验教学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主干、以训练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思想,激发学生上好实验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学校在实验教学中,加强了实验课前的准备环节,开展了一些综合性实验项目,改进了实验课的考核,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都是以后从事医学的工作人员,而医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所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大多也都很复杂,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取得较好结果,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学习,钻研专业技能,经常去医院了解医学发展动态,以便使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其次,上课前要熟悉每个实验的目的、要求、试剂配制、用具的准备、提前预示,以掌握实验的全过程和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微生物基础实验课中如果标本制作的结构不清楚、不典型、染色模糊、有人工假象,那么学生观察起来则很吃力,不能独立找到所要了解和掌握的结构内容。还有在进行细菌生化鉴定方面实验时,如果没有进行预示,不知道细菌培养生长的情况如何,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就很难给学生解释,这就必然影响学生的实验情绪,影响实验教学结果。因此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二、在教学中运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多以“满堂灌”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故导致学生有依赖心理,不动脑思考,对实验过程及结果不甚明了,从而使整个实验课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开展了综合性实验教学,即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一次实验,教师只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提出实验技术要求和操作事项。例如,临床检验实验中我们将培养基制备、消毒与灭菌、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生长特征的观察、细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细菌血清学反应、细菌药物敏感实验、细菌动物感染等数个小实验设计为一个系统性较强的系列实验,“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实验课前我们以“如何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检测出病原菌”为题,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的大体方案,放在小组讨论,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和完善实验设计,对富有创造的成分予以明确肯定,从而使学生对实验流程中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使学生既巩固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培养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贴近临床工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学生对自我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实验理论和完成技术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实验课的成功率。
三、完善实验课的考核方法
以往实验成绩的考核,过分依赖实验报告的优劣,导致学生不注重实验过程,片面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篇幅与整洁程度,严重制约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不当回事。近几年我们将实验课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一门课后,学生普遍重视起来。现在考核实验,我们是综合一个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成绩。采取的方法是实验课平时表现占lO%,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中的现场考核占30%,以小组为单位有自主设计实验的占10%,实验理论单独考试占20%,实验课考核不及格者,不准许参加理论课的考试。这样做既可做到实验课考核的公平、公正,也可彻底扭转学生重理论课轻实验课的错误作法,提高了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为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另外,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其空间想像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要旁征博引,并时常介绍学科研究的新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总之,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目的,真正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学生愉快地度过学习阶段,就会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医学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综合性实验
医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有验证科学规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功能,而且在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与理论知识同等重要。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显然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对实验教学有所疏忽或者重视不够,以致于出现高分低能,动手能力较差、进入临床工作后适应性较弱的现象。故此,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实验教学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主干、以训练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思想,激发学生上好实验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学校在实验教学中,加强了实验课前的准备环节,开展了一些综合性实验项目,改进了实验课的考核,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都是以后从事医学的工作人员,而医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所做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大多也都很复杂,为了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取得较好结果,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学习,钻研专业技能,经常去医院了解医学发展动态,以便使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其次,上课前要熟悉每个实验的目的、要求、试剂配制、用具的准备、提前预示,以掌握实验的全过程和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微生物基础实验课中如果标本制作的结构不清楚、不典型、染色模糊、有人工假象,那么学生观察起来则很吃力,不能独立找到所要了解和掌握的结构内容。还有在进行细菌生化鉴定方面实验时,如果没有进行预示,不知道细菌培养生长的情况如何,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就很难给学生解释,这就必然影响学生的实验情绪,影响实验教学结果。因此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二、在教学中运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多以“满堂灌”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故导致学生有依赖心理,不动脑思考,对实验过程及结果不甚明了,从而使整个实验课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开展了综合性实验教学,即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一次实验,教师只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提出实验技术要求和操作事项。例如,临床检验实验中我们将培养基制备、消毒与灭菌、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生长特征的观察、细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细菌血清学反应、细菌药物敏感实验、细菌动物感染等数个小实验设计为一个系统性较强的系列实验,“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实验课前我们以“如何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检测出病原菌”为题,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的大体方案,放在小组讨论,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和完善实验设计,对富有创造的成分予以明确肯定,从而使学生对实验流程中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使学生既巩固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培养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贴近临床工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学生对自我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实验理论和完成技术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实验课的成功率。
三、完善实验课的考核方法
以往实验成绩的考核,过分依赖实验报告的优劣,导致学生不注重实验过程,片面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篇幅与整洁程度,严重制约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不当回事。近几年我们将实验课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一门课后,学生普遍重视起来。现在考核实验,我们是综合一个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成绩。采取的方法是实验课平时表现占lO%,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中的现场考核占30%,以小组为单位有自主设计实验的占10%,实验理论单独考试占20%,实验课考核不及格者,不准许参加理论课的考试。这样做既可做到实验课考核的公平、公正,也可彻底扭转学生重理论课轻实验课的错误作法,提高了他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为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另外,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其空间想像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逻辑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要旁征博引,并时常介绍学科研究的新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总之,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目的,真正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学生愉快地度过学习阶段,就会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