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调查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为探索提高农村初中生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连云港市某农村中学的21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中,环境满意度最高,消极情绪得分最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年级差异,初一学生得分最高,初三学生得分最低。结论: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尚待提高,特别是初三年级学生;家庭、教师、学校等应重视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和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①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部分,前者是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评价(即生活满意度);后者是指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正性情感(兴高采烈、心平气和等)和负性情感(抑郁、焦虑等)。②有研究表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③较强的负性情绪体验有碍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学习兴趣下降等④问题。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研究旨在了解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为教师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连云港市某农村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计6个班级,210名学生。其中,男生114人,女生96人;初一67人,初二74人,初三69人。
1.2 方法
采用张兴贵⑤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包括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两个分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具有二阶六因素结构,包括自我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两个一阶因子,家庭、友谊、学业、学校、自由和环境满意度六个二阶因子,共包含37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7分。快乐感量表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共14个条目,也采用7级评分法。
1.3 资料收集与分析
由调查者发放调查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由研究对象单独逐项认真填写。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27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问卷回收率为92.51%。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经正态性检验后,以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
均分为(3.80 €?1.41)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中,环境满意度最高,消极情绪得分最低。具体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N = 210)
2.2 不同性别、年级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
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男生,但二者并无统计学差异。各年级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差异,其中,初一年级得分最高,初三年级得分最低。
表2不同性别、年级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N = 210)
3 讨论
3.1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本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刘洋⑥的报道,这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因为农村初中生不仅承担学生一种角色,还需负责一部分家务,如照顾老人、烧饭、洗衣等,所以,除了学习,他们还需考虑家里的劳务、经济等问题,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表1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分析发现,环境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及学校满意度排名前四位,与胡芳等⑦的研究结果类似。学业满意度排名第六,提示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学业并不满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开始,给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尊重、理解、鼓励并认同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下转第27页)(上接第18页)
分析表2可以发现,农村初中男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无统计学差异,但女生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对各维度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女生对家庭和友谊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消极情绪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的心理成熟早于男生,更早担心自己的学业和身心素质的发展有关。
另外,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得分最高,初三学生得分最低,这可能与学生关注点不同有关。初一学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学生们成为了小大人,对问题有更多自行解决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就感。而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在思维和认知更加成熟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自我目标的实现情况,关注学业是否能顺利完成。特别是初三年级学生学习的任务、难度及压力均比较大。在友谊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消极情绪得分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家庭、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等密切相关。⑧提示我们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有哪些,我们不仅需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业成绩,更应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2 教学启示
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孩子主观幸福感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教师应告知学生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且善于倾听孩子的物质和心理需求。争取建立融洽、互相支持的家庭关系。
此外,师生关系是中学生学校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人际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始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初中生正处于特殊阶段,心理特点具有矛盾性,追求独立、同时又具有依赖性,需要被认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事实上,拥有和谐师生关系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可能更多地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扬,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绪。相反,冲突型学生因为常常不能明白老师的讲解、不敢与老师沟通、惧怕老师的权威而体验到更多的失落感与挫折感,这些消极经历影响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根据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学校可针对农村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的特点和人格特质,并帮助学生设定符合自身能力和特点的目标。而我们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注释
①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8(2):23-28.
②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志,2003(2).96-98.
③栗鑫.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习成绩的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3(20):275-276.
④叶淑敏.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及其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232.
⑤张兴贵.青少年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论文,2003:6.
⑥刘洋.初中生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4(24):43-47.
⑦胡芳,马迎华,胡利明,等.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42):323-329.
⑧邹泓,李彩娜.中学生的学业行为及其与人格、师生关系的相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2-58.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①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部分,前者是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评价(即生活满意度);后者是指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正性情感(兴高采烈、心平气和等)和负性情感(抑郁、焦虑等)。②有研究表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③较强的负性情绪体验有碍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学习兴趣下降等④问题。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研究旨在了解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为教师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连云港市某农村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计6个班级,210名学生。其中,男生114人,女生96人;初一67人,初二74人,初三69人。
1.2 方法
采用张兴贵⑤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包括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两个分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具有二阶六因素结构,包括自我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两个一阶因子,家庭、友谊、学业、学校、自由和环境满意度六个二阶因子,共包含37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7分。快乐感量表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维度,共14个条目,也采用7级评分法。
1.3 资料收集与分析
由调查者发放调查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由研究对象单独逐项认真填写。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27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问卷回收率为92.51%。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经正态性检验后,以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
均分为(3.80 €?1.41)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中,环境满意度最高,消极情绪得分最低。具体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N = 210)
2.2 不同性别、年级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
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男生,但二者并无统计学差异。各年级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差异,其中,初一年级得分最高,初三年级得分最低。
表2不同性别、年级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N = 210)
3 讨论
3.1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本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刘洋⑥的报道,这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因为农村初中生不仅承担学生一种角色,还需负责一部分家务,如照顾老人、烧饭、洗衣等,所以,除了学习,他们还需考虑家里的劳务、经济等问题,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表1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分析发现,环境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及学校满意度排名前四位,与胡芳等⑦的研究结果类似。学业满意度排名第六,提示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学业并不满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开始,给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尊重、理解、鼓励并认同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下转第27页)(上接第18页)
分析表2可以发现,农村初中男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无统计学差异,但女生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对各维度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女生对家庭和友谊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消极情绪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的心理成熟早于男生,更早担心自己的学业和身心素质的发展有关。
另外,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得分最高,初三学生得分最低,这可能与学生关注点不同有关。初一学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学生们成为了小大人,对问题有更多自行解决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就感。而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在思维和认知更加成熟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自我目标的实现情况,关注学业是否能顺利完成。特别是初三年级学生学习的任务、难度及压力均比较大。在友谊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消极情绪得分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家庭、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等密切相关。⑧提示我们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有哪些,我们不仅需帮助学生提高其学业成绩,更应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2 教学启示
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孩子主观幸福感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教师应告知学生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且善于倾听孩子的物质和心理需求。争取建立融洽、互相支持的家庭关系。
此外,师生关系是中学生学校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人际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始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初中生正处于特殊阶段,心理特点具有矛盾性,追求独立、同时又具有依赖性,需要被认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事实上,拥有和谐师生关系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可能更多地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扬,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绪。相反,冲突型学生因为常常不能明白老师的讲解、不敢与老师沟通、惧怕老师的权威而体验到更多的失落感与挫折感,这些消极经历影响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根据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学校可针对农村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的特点和人格特质,并帮助学生设定符合自身能力和特点的目标。而我们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注释
①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8(2):23-28.
②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志,2003(2).96-98.
③栗鑫.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习成绩的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3(20):275-276.
④叶淑敏.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及其培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232.
⑤张兴贵.青少年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论文,2003:6.
⑥刘洋.初中生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4(24):43-47.
⑦胡芳,马迎华,胡利明,等.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42):323-329.
⑧邹泓,李彩娜.中学生的学业行为及其与人格、师生关系的相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