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缝中流回的记忆

来源 :新校园·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k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好似刺眼的光芒,在我们仰头观望却睁不开眼的时候,就带走了记忆。翩飞的树叶枯黄了,秋天过去了,绵软的冰雪融化了,冬天也已经渐行渐远。小时候,喜欢在沙滩边上玩耍,让那涓涓流水裹挟着两岸的細沙,从我的手心滑过,冰凉触感,总能让人回到朦胧的昨天。
  儿时的时候上课总爱走神,开小差,拆拆笔,观察—下桌子的紋路,跟同桌说说悄悄话,脸上总挂着默契的笑容,彼此心照不宣。虽然十分幼稚,但现在回想起来,就像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电影——昏黄的光线,闪烁的影像。但不知为什么,这些画面就像带有魔力一般,被完整地刻画在脑海里。有人说:“开始回忆时,就已经变老了。”我变老了吗?没有吧,只是在努力的用这些残存的记忆祭奠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现在的我,依然是一名喜欢回忆的学生,只是比以前更认真。如果是在阳光灿烂的下午,我更愿意让一束束的光线透过窗棂,照射在黑板上,书桌上,笔尖上,让炽热的阳光带给我心安的力量。
  记忆如流水,伴随着两岸四季的更替和河畔柳树的生长,富有活力地向前奔腾着,有时裹挟着一片落叶,有时又成为花的归宿,等待它到达入海口的时候,回望从前,已是“咫尺的天南地北,月缺花飞”。即使再想扭转,也只能无力地激起两三个水花,作为对往日的呼唤。
  初中校园,在我入校那一年,十分古朴典雅。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历史代入感。方块青白色的墙砖,饱经风霜的大理石地面,吱呀呀响的铁门,成排成列的大杨树挺拔而多姿。“两点一线”虽然枯燥,但是在这样的校园里,我挥洒过汗水与泪水,观看过紫色的如烟般的晚霞,品味过花的馥郁与雪的冰凉,也许下过踏雪而行的诺言。有了这些,终究不是浪费和错过。
  曾经在校园门口看过那蜂拥而出的人群,格外亲切而又熟悉的面孔。曾经以为格外重要的中考,走过了,也不过尔尔。日子就这样不断向身后行走,带着每个人独有的生活气息,向着渺茫的未来走去。记得考完试的那个下午,同学们相拥着走出校园,密密麻麻的人群在日光的辉映下,透射出的却是单薄的影子。随着时间流逝,那些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光芒四射的人,已经化为旧迹。一堵斑驳的泥墙,总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也许未来的某个时间,会有那么一部分人站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在回想着过去。
  在这样庞杂的世界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和我们擦肩而过,就像绚烂的流星,一瞬间的美丽过后,独留茫茫黑暗。有时候,感觉一个人站在时间的回廊里,像焦点透视一样,那些曾经的美好,一一浮现在眼前却又随波而逝。
  时间像风呼啦啦地吹过,卷着记忆走了。我们只是伸着手,期许能有那么一片落回到手心。然而,宇宙又是残酷的。黑洞无边无际,其余的物质只有被吸入的变数,美好的记忆虽然留不住,但这个过程也足以令我们开心欢颜。
  恬淡的回忆是要有的,但是如果一味沉浸在回忆中,未免让人心伤。儿时河边的流沙顺着指缝溜走,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握住手心里残存的感觉,把它作为力量源泉,鼓舞自己不断向前。
其他文献
记忆如同一座城,开始空无一人,渐渐地迎来了人家,直至现在的车水马龙。但不管里面有多拥挤,我们总能在那些角角落落里找到一些记忆的底片——那些记忆里最淡的、也是最浓的却会藏进我们的心底。  烈日炎炎,蝉因太阳如此晒着而不满地放肆叫着。终于,预示着解放的放学铃打响了。骑着电动车,热风也因心情而变成了凉爽的风,微微滑过耳边。风中多了一个孩子天真的笑声,便看见,在一片并不算凉爽的树荫下,坐着一位环卫工人和一
期刊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
期刊
《红楼梦》系列写了三四十篇,突然发现我虽然在《霉霉、曲筱绡和林黛玉:逮住男神,只有美和才華是不够的,还得生动》《林黛玉为什么会自卑?》《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等几篇文章中写过林黛玉,却没有专门为林黛玉写一篇文章,实在太不应该。  当初写第一篇跟林黛玉有关的文章时,霉霉和抖森刚刚曝光恋情,现在人家早就分手了,也该专门写一写林黛玉了。可是专门写的时候又发现,想说的话在之前的文章里都零零星星地说完
期刊
摘要:现代小学生学习知识从初步感知到形成逻辑思维,达到知识系统化,需要一定的认知过程。学生认识新知识,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智慧开始,在课堂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使知识由枯燥单调变为生动活泼,切入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深刻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彰显学习的认知
期刊
我上初中是在1956年。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份,就像我们今天说“2013年、2014年”那样。但是对于中国的语文教育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这一年,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实施了中学语文分科的试验,原来的“语文”一科分成了“汉语”“文学”两门课,分别由两位教师来上。这一试验只进行了两届,1956级和1957级,到1958年就戛然而止了。之后“汉语”、“文学”重新合并为一课。  “语”“文”分科,文
期刊
《红楼梦》里的最佳女演员是谁?王熙凤如果自谦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凤姐的人生在努力诠释一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这边厢笑靥如花,哄得贾母王夫人团团转,一转脸就能对着下人横眉立眼,比川剧变脸还快;宁国府治丧理家,展示精明强干的CEO范儿,贾琏偷腥鲍二家的,又能立马放下精英贵妇架子撒泼打滚,堪比市井泼妇;贾琏养了外室,她当面贤良淑德骗得尤二姐信任,背后折磨二姐至死,绝不手软;更兼放贷敛财,贪婪好利
期刊
今天接着写贾母,贾母作为一位资深贵族妇女,也是一位生活美学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品位十分高雅,既有条件讲究,也会讲究,是一个用心品味生活之美的人,堪称生活美学家。从这方面看,她之所以喜欢林黛玉,不仅因为黛玉是她的外孙女,对贾家有经济贡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们都是文艺女青年,贾母欣赏林黛玉的文艺调调,因为这十分符合她自己的审美品位。  夫子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贾府真
期刊
岁月如歌,青春是岁月的悠悠长河中,最为嘹亮的那首。时光匆匆,最让人回味无穷的就是青春岁月。青春是一条河,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也许我们在过河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又一个浪头,也许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迷失方向,但不变的是前进信念。青春,就是要无悔地去闯、去拼,去活出一个最真实的自己,谱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青春如歌,繁华几度,迷了双眼,几度相思,几多忧愁。青春里的苦
期刊
贾宝玉在大观园里特别显眼,因为一堆女孩子里就他一个男孩子,还是个大帅哥,又尊重爱护女性,是个典型的暖男。  贾宝玉颜值高是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古代没有“颜即正义”的说法,但迷妹也是一群一群的,《世说新语》记载美男子潘安每次出游,都会有大批少女追随,并且给他献花献果,每次潘安回家都满载一车鲜花水果,这就是“掷果盈车”典故的由来,相比之下,现代当红小鲜肉明星被粉丝围得水泄不通,收到各种礼物,也没有什么好
期刊
最后一场春雪刚刚从枯黄转青的草地上融化,风,开始从尖利转得柔和,最早的几只风筝就出现在天空。  在我的童年,生活是那样困苦,能吃饱肚子己是最大的幸福,玩具是根本没有的。唯一的例外是在春天,我们可以玩风筝。  在六岁以前,我没有独立地放过风筝,妈妈怕我在山冈上摔断腿,只让我跟着隔壁的贵松哥哥,做他的“跟屁虫”。  贵松哥哥比我大三岁,在村里以掏鸟窠和打架著名,大人们甚至把他作为顽皮的榜样来教诫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