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研学旅行的不断兴起,大家普遍更加关注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考虑以河南大学的丰富资源作为依托,尝试对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探讨,设置理论配合实践,将其形成与课本更为紧密相连的研学课程。
关键词: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9.077
近年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X+X”为表现形式的跨界融合成为时下非常热门的话题,而“教育+旅游”便是其中之一。而现在市场上火爆的研学旅行,便是“教育+旅游”的产物之一。本文基于目前我国研学旅行蓬勃发展的市场背景,按照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的政策环境,以河南大学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尝试对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作一番探讨。
1 研学旅行的正式提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亦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传统而现代的素质教育手段被广泛关注。2008年广东省率先把研学旅行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写进教学大纲。2013年2月2日,《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要求全社会为研学旅行创造和提供条件。2014年8月,国务院31号文件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这些纲要、法规和意见为开展面向儿童青少年的课程化“研学旅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2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意义与可行性
2.1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意义
2.1.1 丰富研学课程开发经验,促进高校研学课程开发素养的提升
通过对网上有关于高校开发研学旅行课程的检索发现,普遍的学者对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所做的研究特别少,并且只仅限于表面现象的讨论,研究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认识,研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也不能够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利用河南大学身处开封市的优势,该项目结合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等特色,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以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发与此相关的研学课程,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为首个以大学校园为研学旅行的实践教育基地,为其他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1.2 创新研学课程开发方式,凸显河南大学文化特色
通过河南大学研学课程的开发,弥补中小学生学校课程学习中的不足,在结合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同时,促进了中小学教育与高校教育文化特色的衔接,既凸显了研学课程的特征,又融入了河南大学的学校文化特色。
2.1.3 探索一种新兴教育方式,助力河南大学品牌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全面体现。通过校园研学课程的开发,将各学院旅游文化、专业特色有机转变为具有体验性的研学旅游产品,展现给学生。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河南大学的知名度,扩大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高质量生源,突出学校特色,实现学校品牌建设。
2.1.4 实践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推动经济、文化、社会效益的提升
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形式共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应试教育只着力于教育智育,而忽略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则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更加注重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国家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缺乏切入素质教育的实践课程。研学旅行以社会资源为第二课堂,让学生与社会多层面、多维度地接触与联系,拓展他们学习成长的空间。因此,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一种践行。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也有助于推动经济、文化、社会效益的提升。在经济效益方面,有利于打造旅游精品研学课程,推动高校研学课程品牌化的发展,凸显研学旅行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在文化效益方面,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挖掘高校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传承高校文化;在社会效益方面,本项目的研究有利于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进一步完善研学旅游体系的发展。
2.2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2.2.1 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河南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作为一所拥有厚重文化底蕴,风景优美的百年名校,其本身的文化积淀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里能为中小学生提供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研学空间。
2.2.2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河南大学学术氛围浓厚,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辩论赛等学术活动,让中小学生充分感受到大学的学术氛围和河大学子的风采;学校科普旅游资源丰富;校园建筑风格独特,古典与现代并存。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活动涉及文艺、科教、讲座、展览等诸多方面。
2.2.3 具有雄厚的专业队伍
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成立的导游部,以接待外来宾客,讲解河大校园及校园文化为主要任务,每年都会吸收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并且有本专业的优秀教师进行指导培训,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对学校的历史沿革、校园文化也比较熟悉,工作热情高,具有一定的可接待能力。
3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
3.1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开发以河南大学为目的地的研学旅行课程。打破传统的旅游景区地点,选取学习氛围较为浓厚的大学校园,让学生改变固有的思维,在校园里尽量避免传统灌输式教育,在旅行中学习,在研学中旅行。另外需要注重综合学习。本项目关注的是知行合一、回归生活世界和注重综合学习的理念。让书本中的知识动起来,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来学习体会。 采取自主实践和发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一般采取传递——接受教育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而本项目则主要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关注学生个体角色。在传统教育中,抑制学生天性,而研学课程学习中的真实情感与学生个体性的发挥使得学生越来越趋向于“健全的人”,即让学生个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可以围绕如下维度展开:
一维:知识与技能。依托河南大学现有院系的特色教育资源及学生社团,结合中小学生的课本及成长需要,开发一些实用型、技术型研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维:过程与方法。在提倡过程性教学的背景下,通过开展如手工制作、观察动植物等参与性强的课程,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其形成过程性思维模式,同时培养学生待人处事的耐心与能力。
三维:情感及价值观。在学校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添加情景再现、体验式的研学课程,发挥河南大学老校区的人文优势,加深中小学生对中华经典,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1)根植文化,突出特色。课程的开发要在领会研学精神的同时,深入挖掘高校校园文化资源,让中小学生真正的游有所学。(2)加强高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其所在城市文化内涵的关联和互动,将高校旅游资源与城市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的研学课程。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难点在于:(1)我国的研学旅行起步较晚,对于高校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则是刚刚起步,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都很缺乏,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本项目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2)目前河南大学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还处在一种未开发的状态,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校方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如何保障河南大学研学课程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是本项目的难点。
3.3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分类设计
3.3.1 理论课程设计
基于目前日益发展的研学旅行市场,以国内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现状为背景,可以结合河南大学现有的教育型、文物型、展示型、观赏型等旅游资源设计出可行的、富有特色的研学理论课程。
例如:第一,在历史文化学院,由考古教师为中小学生带来考古的专业知识;第二,在环境规划学院实验室——黄河下游水沙与水环境研究室,让学生认识了解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第三,开展“国学文化传承”主题活动,由学校导游带领着中小学生参观河大校园景观、河南大学文物馆、考古实验室并讲解相关知识;第四,由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开展“全球村——国际文化节”交流活动、中外文化交流讲座、美食文化交流讲座;第五,在艺术学院开展豫剧课堂,普及豫剧知识,观看豫剧表演;第六,利用医学类学院的基础设施,由专业教师开展普及基础医药知识并进行护理实地操作等课程。
3.3.2 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通过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的有机融合,在结合河大现有的观光型旅游资源、参与型旅游资源、校园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实践课程活动。
(1)知识技能类研学实践课程。
可以设计如下课程活动:第一,法学院团委举办模拟法庭活动,学生们观看并实际参与模拟法庭;第二,围绕当前时事政治话题以及所学知识观点开设辩论;第三,天文社带领学生在铁塔湖进行简单的天文知识问答,并现场讲解、演示天文器材的使用,让学生观测夜晚的星象;第四,带领小学生在实验基地观察小型动植物,在实验基地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以及参与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还可以参与化学、物理课本相关的实验;第五,绿色联盟协会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并开展“绿色畅想——制作环保工艺品”活动,运用提供的废旧物等环保材料,在教师的协助下创作环保工艺品;第六,艺术学院建立手工艺制作小工坊,充分利用DIY制作朱仙镇木板年画、汴绣等开封市特色手工艺品等课程。
(2)责任情感类研学实践课程。
可以设计如下课程活动:第一,依托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协会社团,举办“小小导游风采大赛”,采取知识竞答、导游角色扮演等环节;第二,开展“体验播音主持,模拟新闻播报”活动;第三,运用语文课本中《一次难忘的采访——忆叶圣陶先生》的采访形式,举办模拟记者采访活动,依托河南大学丰富的名人资源,让学生与教授名人面对面进行交流;第四,开展“探望感动河大人物”活动,了解感动河大人物的光荣事迹,引导学生对自己人生进行思考,传承良好的美德;第五,组织参观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刘青霞故居等文化纪念馆,实地深度体验,追忆革命历史丰碑,传承革命精神等课程。
4 结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研学旅行中,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广阔的校外生活,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获得更真切的感悟。这些对于培养其综合素质以及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河南大学的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可以让研学旅行掀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劉继玲.对研学旅行的理解及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九)[C].2017.
[2]依托高校教育资源 开发研学旅游产品[EB/OL].http://travel.ce.cn/gdtj/201504/01/t20150401_2427671.shtml,2015-04-01.
[3]研学旅行带给社会的思考[EB/OL].http://www.sohu.com/a/201142363_587440,2017-10-30.
关键词: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9.077
近年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X+X”为表现形式的跨界融合成为时下非常热门的话题,而“教育+旅游”便是其中之一。而现在市场上火爆的研学旅行,便是“教育+旅游”的产物之一。本文基于目前我国研学旅行蓬勃发展的市场背景,按照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的政策环境,以河南大学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尝试对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作一番探讨。
1 研学旅行的正式提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亦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在此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传统而现代的素质教育手段被广泛关注。2008年广东省率先把研学旅行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写进教学大纲。2013年2月2日,《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要求全社会为研学旅行创造和提供条件。2014年8月,国务院31号文件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这些纲要、法规和意见为开展面向儿童青少年的课程化“研学旅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2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意义与可行性
2.1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意义
2.1.1 丰富研学课程开发经验,促进高校研学课程开发素养的提升
通过对网上有关于高校开发研学旅行课程的检索发现,普遍的学者对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所做的研究特别少,并且只仅限于表面现象的讨论,研究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认识,研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也不能够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利用河南大学身处开封市的优势,该项目结合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等特色,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以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发与此相关的研学课程,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为首个以大学校园为研学旅行的实践教育基地,为其他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1.2 创新研学课程开发方式,凸显河南大学文化特色
通过河南大学研学课程的开发,弥补中小学生学校课程学习中的不足,在结合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同时,促进了中小学教育与高校教育文化特色的衔接,既凸显了研学课程的特征,又融入了河南大学的学校文化特色。
2.1.3 探索一种新兴教育方式,助力河南大学品牌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全面体现。通过校园研学课程的开发,将各学院旅游文化、专业特色有机转变为具有体验性的研学旅游产品,展现给学生。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河南大学的知名度,扩大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高质量生源,突出学校特色,实现学校品牌建设。
2.1.4 实践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推动经济、文化、社会效益的提升
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形式共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种,应试教育只着力于教育智育,而忽略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则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更加注重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国家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缺乏切入素质教育的实践课程。研学旅行以社会资源为第二课堂,让学生与社会多层面、多维度地接触与联系,拓展他们学习成长的空间。因此,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一种践行。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也有助于推动经济、文化、社会效益的提升。在经济效益方面,有利于打造旅游精品研学课程,推动高校研学课程品牌化的发展,凸显研学旅行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在文化效益方面,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挖掘高校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传承高校文化;在社会效益方面,本项目的研究有利于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进一步完善研学旅游体系的发展。
2.2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2.2.1 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河南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开封,作为一所拥有厚重文化底蕴,风景优美的百年名校,其本身的文化积淀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里能为中小学生提供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研学空间。
2.2.2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河南大学学术氛围浓厚,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辩论赛等学术活动,让中小学生充分感受到大学的学术氛围和河大学子的风采;学校科普旅游资源丰富;校园建筑风格独特,古典与现代并存。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活动涉及文艺、科教、讲座、展览等诸多方面。
2.2.3 具有雄厚的专业队伍
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成立的导游部,以接待外来宾客,讲解河大校园及校园文化为主要任务,每年都会吸收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并且有本专业的优秀教师进行指导培训,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对学校的历史沿革、校园文化也比较熟悉,工作热情高,具有一定的可接待能力。
3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
3.1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开发以河南大学为目的地的研学旅行课程。打破传统的旅游景区地点,选取学习氛围较为浓厚的大学校园,让学生改变固有的思维,在校园里尽量避免传统灌输式教育,在旅行中学习,在研学中旅行。另外需要注重综合学习。本项目关注的是知行合一、回归生活世界和注重综合学习的理念。让书本中的知识动起来,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来学习体会。 采取自主实践和发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一般采取传递——接受教育方式,此种方式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而本项目则主要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关注学生个体角色。在传统教育中,抑制学生天性,而研学课程学习中的真实情感与学生个体性的发挥使得学生越来越趋向于“健全的人”,即让学生个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可以围绕如下维度展开:
一维:知识与技能。依托河南大学现有院系的特色教育资源及学生社团,结合中小学生的课本及成长需要,开发一些实用型、技术型研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维:过程与方法。在提倡过程性教学的背景下,通过开展如手工制作、观察动植物等参与性强的课程,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其形成过程性思维模式,同时培养学生待人处事的耐心与能力。
三维:情感及价值观。在学校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添加情景再现、体验式的研学课程,发挥河南大学老校区的人文优势,加深中小学生对中华经典,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1)根植文化,突出特色。课程的开发要在领会研学精神的同时,深入挖掘高校校园文化资源,让中小学生真正的游有所学。(2)加强高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其所在城市文化内涵的关联和互动,将高校旅游资源与城市文化进行有机整合,开发出适合中小学生的研学课程。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难点在于:(1)我国的研学旅行起步较晚,对于高校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则是刚刚起步,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都很缺乏,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本项目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2)目前河南大学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还处在一种未开发的状态,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校方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如何保障河南大学研学课程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是本项目的难点。
3.3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分类设计
3.3.1 理论课程设计
基于目前日益发展的研学旅行市场,以国内外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现状为背景,可以结合河南大学现有的教育型、文物型、展示型、观赏型等旅游资源设计出可行的、富有特色的研学理论课程。
例如:第一,在历史文化学院,由考古教师为中小学生带来考古的专业知识;第二,在环境规划学院实验室——黄河下游水沙与水环境研究室,让学生认识了解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第三,开展“国学文化传承”主题活动,由学校导游带领着中小学生参观河大校园景观、河南大学文物馆、考古实验室并讲解相关知识;第四,由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开展“全球村——国际文化节”交流活动、中外文化交流讲座、美食文化交流讲座;第五,在艺术学院开展豫剧课堂,普及豫剧知识,观看豫剧表演;第六,利用医学类学院的基础设施,由专业教师开展普及基础医药知识并进行护理实地操作等课程。
3.3.2 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通过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的有机融合,在结合河大现有的观光型旅游资源、参与型旅游资源、校园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实践课程活动。
(1)知识技能类研学实践课程。
可以设计如下课程活动:第一,法学院团委举办模拟法庭活动,学生们观看并实际参与模拟法庭;第二,围绕当前时事政治话题以及所学知识观点开设辩论;第三,天文社带领学生在铁塔湖进行简单的天文知识问答,并现场讲解、演示天文器材的使用,让学生观测夜晚的星象;第四,带领小学生在实验基地观察小型动植物,在实验基地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以及参与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还可以参与化学、物理课本相关的实验;第五,绿色联盟协会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并开展“绿色畅想——制作环保工艺品”活动,运用提供的废旧物等环保材料,在教师的协助下创作环保工艺品;第六,艺术学院建立手工艺制作小工坊,充分利用DIY制作朱仙镇木板年画、汴绣等开封市特色手工艺品等课程。
(2)责任情感类研学实践课程。
可以设计如下课程活动:第一,依托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协会社团,举办“小小导游风采大赛”,采取知识竞答、导游角色扮演等环节;第二,开展“体验播音主持,模拟新闻播报”活动;第三,运用语文课本中《一次难忘的采访——忆叶圣陶先生》的采访形式,举办模拟记者采访活动,依托河南大学丰富的名人资源,让学生与教授名人面对面进行交流;第四,开展“探望感动河大人物”活动,了解感动河大人物的光荣事迹,引导学生对自己人生进行思考,传承良好的美德;第五,组织参观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刘青霞故居等文化纪念馆,实地深度体验,追忆革命历史丰碑,传承革命精神等课程。
4 结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研学旅行中,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广阔的校外生活,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获得更真切的感悟。这些对于培养其综合素质以及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河南大学的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可以让研学旅行掀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劉继玲.对研学旅行的理解及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九)[C].2017.
[2]依托高校教育资源 开发研学旅游产品[EB/OL].http://travel.ce.cn/gdtj/201504/01/t20150401_2427671.shtml,2015-04-01.
[3]研学旅行带给社会的思考[EB/OL].http://www.sohu.com/a/201142363_587440,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