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心理学因素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影响,加强对高中美术鉴赏心理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要分析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现状,然后探讨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心理学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心理学;应用策略
在高中的美术鉴赏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需要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以后,他们会对这些美术作品有更深的理解。不仅如此,美术鉴赏还会提高他们审美的能力,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审美方法。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
(一)教学质量不高
首先,现阶段我国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总体上讲,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部分教师与学生都不重视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久而久之就导致整个课堂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兴趣不高,学生难以接受、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无法获得基本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导致整个教学质量不高。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其次,现阶段我国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又一大问题就是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前面已经提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美术教师对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并不重视,从而在教学中难以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整个课堂缺乏必要的支撑,降低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导致学生不重视美术鉴赏课程,不利于后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脱离生活实际
最后,现阶段我国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最后一大问题就是整个课程的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内容以及书本知识都缺乏与学生生活的基本联系。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末尾,会存在其特有的心理反应,我们的教学太过于脱离实际会导致学生认为美术鉴赏太过枯燥,从而产生相应的抵触心理,导致整个教学无法进行下去。
二、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心理学策略
(一)基于学生性格,组织美术鉴赏活动,提升学生人文意识
不同的人在活动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中,美术作品是文化多元性最直接的反映,其蕴含的含义和价值是一个包括情感、理想、人生态度等多方面的结构整体。所以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的活动组织,既要考虑美术作品是具有文化多元性的,又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正是因为这样,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性格特征出发,组织美术鉴赏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对于有效教学的形成和人文意识的提升更有意义。
例如在合作性学习中,不同性格同学在一个学习小组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团队的作用,在自我展示环节主要由性格外向,主动热情,自信大胆的同学发挥作用;在探究规律环节主要由冷静,内向、的同学发挥作用。这样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作学习小组都有学生发挥作用,参与活动,充分展示团队合作的力量。基于性格,充分发挥学生不同性格的作用,教师组织丰富多样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在美术作品感性的形式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的人文意识得到有效的形成与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鉴赏中,美术作品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然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一一把这些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出发,尊重学生,根据学生性格组织活动,促进学生人文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为高中美术鉴赏中有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独立个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开设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欣赏美的能力,也能够开启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这也就要求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在教学上让学生们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同样的作品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例如,当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由于画面采用的是抽象表现形式,作品不是对客观的再现,而是对主观意愿符号性的表达。所以如果老师直接给学生讲解艺术作品,学生可能会难以接受,他们可能会看不懂画中表达的内容。那么,我们应该从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着手,因为《格尔尼卡》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由展示二战时期战乱的图片入手,让学生感受二战给人民所带来的各种痛苦情绪。再拿出作品《格尔尼卡》,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抽象符号的内涵。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可以各抒己见,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尊重学生们独特的精神空间和内心感受。
(三)从认知上出发,不断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认知是一项信息加工的活动。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需要把知觉以及想象进行加工,不仅如此,有的时候,还需要把记忆进行加工,所以在平常的上课的时候,老师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培养,这样还可以让学生们对美术鉴赏产生兴趣,可以对美术的本质有更深的了解。
首先,老师在上美术鉴赏课之前,需要播放一些导学视频,让他们对本学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独特的魅力。
其次,在老师进行作品讲解的时候,需要把这幅作品的优点说的清楚一些。不能够只是单单让学生知道这个作品哪里好,还要让他们知道具体好在哪。而且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体验,更加充分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再次,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美术教师還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探寻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故事,克服他们对美术操作的胆怯情绪。
总的来说,美术作品十分丰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时十分有限,需要美术教师充分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上下工夫,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独立个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李妮; 杨晓飞; 王先华.探析民间美术鉴赏的心理现象[J].艺术科技.2015
[2].李海燕.论高职院校开设美术鉴赏课对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中).2015
[3].魏萍.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14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心理学;应用策略
在高中的美术鉴赏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需要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以后,他们会对这些美术作品有更深的理解。不仅如此,美术鉴赏还会提高他们审美的能力,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审美方法。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
(一)教学质量不高
首先,现阶段我国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总体上讲,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部分教师与学生都不重视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久而久之就导致整个课堂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兴趣不高,学生难以接受、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无法获得基本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导致整个教学质量不高。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其次,现阶段我国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又一大问题就是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前面已经提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美术教师对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并不重视,从而在教学中难以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整个课堂缺乏必要的支撑,降低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导致学生不重视美术鉴赏课程,不利于后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脱离生活实际
最后,现阶段我国高中美术鉴赏课存在的最后一大问题就是整个课程的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内容以及书本知识都缺乏与学生生活的基本联系。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末尾,会存在其特有的心理反应,我们的教学太过于脱离实际会导致学生认为美术鉴赏太过枯燥,从而产生相应的抵触心理,导致整个教学无法进行下去。
二、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心理学策略
(一)基于学生性格,组织美术鉴赏活动,提升学生人文意识
不同的人在活动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中,美术作品是文化多元性最直接的反映,其蕴含的含义和价值是一个包括情感、理想、人生态度等多方面的结构整体。所以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的活动组织,既要考虑美术作品是具有文化多元性的,又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正是因为这样,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性格特征出发,组织美术鉴赏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对于有效教学的形成和人文意识的提升更有意义。
例如在合作性学习中,不同性格同学在一个学习小组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团队的作用,在自我展示环节主要由性格外向,主动热情,自信大胆的同学发挥作用;在探究规律环节主要由冷静,内向、的同学发挥作用。这样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作学习小组都有学生发挥作用,参与活动,充分展示团队合作的力量。基于性格,充分发挥学生不同性格的作用,教师组织丰富多样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在美术作品感性的形式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的人文意识得到有效的形成与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鉴赏中,美术作品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然而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一一把这些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出发,尊重学生,根据学生性格组织活动,促进学生人文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为高中美术鉴赏中有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独立个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开设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欣赏美的能力,也能够开启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这也就要求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在教学上让学生们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同样的作品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例如,当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由于画面采用的是抽象表现形式,作品不是对客观的再现,而是对主观意愿符号性的表达。所以如果老师直接给学生讲解艺术作品,学生可能会难以接受,他们可能会看不懂画中表达的内容。那么,我们应该从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着手,因为《格尔尼卡》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由展示二战时期战乱的图片入手,让学生感受二战给人民所带来的各种痛苦情绪。再拿出作品《格尔尼卡》,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抽象符号的内涵。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可以各抒己见,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尊重学生们独特的精神空间和内心感受。
(三)从认知上出发,不断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认知是一项信息加工的活动。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需要把知觉以及想象进行加工,不仅如此,有的时候,还需要把记忆进行加工,所以在平常的上课的时候,老师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培养,这样还可以让学生们对美术鉴赏产生兴趣,可以对美术的本质有更深的了解。
首先,老师在上美术鉴赏课之前,需要播放一些导学视频,让他们对本学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独特的魅力。
其次,在老师进行作品讲解的时候,需要把这幅作品的优点说的清楚一些。不能够只是单单让学生知道这个作品哪里好,还要让他们知道具体好在哪。而且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体验,更加充分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再次,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美术教师還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探寻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故事,克服他们对美术操作的胆怯情绪。
总的来说,美术作品十分丰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时十分有限,需要美术教师充分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上下工夫,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独立个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李妮; 杨晓飞; 王先华.探析民间美术鉴赏的心理现象[J].艺术科技.2015
[2].李海燕.论高职院校开设美术鉴赏课对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中).2015
[3].魏萍.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