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支模的施工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因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案是进行高支模施工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某人防工程,对人防工程高支模三种搭设方案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及用途需要改进的地方。
關键词:人防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改进;角度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逐渐扩大,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工艺,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也十分危险,失稳、坍塌等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选取最适宜的高大模板施工方案不仅能保证施工的安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提高施工效率。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地下室面积1537.12m2,地下室层高6.15m,为框剪结构。该地下室属人防工程,地下室顶板属高支模的结构梁有16根,其中最大梁截面尺寸为梁宽(b)900mm×梁高(h)1600mm,顶板厚度为230mm。其他非高支模区域的结构梁最小截面尺寸为梁宽(b)200mm×梁高(h)400mm,顶板厚度为200mm。
大梁模板支撑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所有梁、柱和楼板混凝土模板均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大模板,板枋选用75mm×75mm方木,采用φ48×3.0mm钢管作承力架和支撑,铸铁可调托座,梁侧采用M12型对拉螺栓,支撑体系(梁板混合)采用钢管搭设成满堂支撑架。工程地下室支撑体系由高支模与非高支模相结合的模板支撑系统构成。
2 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对于方案的分析与改进,笔者以梁宽(b)900mm×梁高(h)1600mm为例说明。
2.1 高支模搭设界面的主要参数
经过安全软件的计算,有三种搭设方案的参数满足受力计算要求。基本参数:
梁截面尺寸:梁宽×梁高=900mm×1600mm
梁侧楼板厚度:230mm
梁计算跨度:6.75m
梁底模搭设的支撑高度:6.15-1.60=4.55m
立柱步距:1500mm
三种方案的主要搭设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三种方案的主要搭设参数
2.2 高支模搭设方案的支撑架平面图及剖面图
2.2.1 方案1
高支模搭设方案1的支撑架剖面图见图1。
图1 高支模搭设方案1的剖面图
2.2.2 方案2
高支模搭设方案2的支撑架剖面图见图2。
图4 高支模搭设方案2的剖面图
2.2.3 方案3
高支模搭设方案3的支撑架剖面图见图3。
图3 高支模搭设方案3的剖面图
2.2.4 方案的改进
根据上述三个方案的搭设界面参数、支撑架平面图及剖面图,改进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施工操作角度
经安全软件计算,非高支模区域的板立杆纵、横间距均为1100mm(板厚230mm,搭设高度6.15m)。由此可见,为和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有效拉结,方案2中的立杆纵横间距取700mm显然是不够合理的;而方案3中的立杆纵横间距取500mm,若将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调整为1000mm,与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成倍数关系,在不增加立杆布置的情况下,便可将高支模区域与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间距均匀划分,纵横方向有效拉结,形成整体、稳定的支撑体系。从梁底立杆根数而言,方案1、方案3均为两根,间距467mm,相对方案2立杆根数为3根,间距300mm而言,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相对要宽裕,更便于操作。
由于高支模大梁的两端是截面比较大的框架柱,为避免妨碍框架柱侧模的搭设及拆除,梁侧立杆间距应留有足够的空间,因此,比较三个搭设方案,梁侧立杆间距为1400mm为首选方案,即方案1、方案3合理,方案2不利用操作人员操作。
(2)施工进度角度
方案2的高支模立杆纵横间距为700mm,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为1100mm,因此,搭设满堂支撑架体时,在高支模与非高支模区域交接处,立杆的拉结很难处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就是:将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调整为1050mm,高支模区域的立杆在交接处的三跨内增加立杆布置,即立杆的纵横间距加密到350mm,方可将高支模与非高支模交接处的立杆有效拉结。
同理,方案1的高支模立杆纵距为500mm,橫距为700mm,若要处理高支模与非高支模交接处的立杆拉结,有效的措施是:非高支模立杆纵距调整为1000mm,橫距调整为1050mm,然后增加交接处高支模立杆纵距三跨内的立杆布置,即在三跨内的立杆纵距为350mm,如此方可将高支模与非高支模交接处的立杆有效拉结。
而方案3如前所述,只需调整非高支模立杆的纵横间距为1000mm即可,相对方案1、方案2的处理措施要简单得多,操作人员不易出错,减少了返工的机会,无形中加快了施工作业的时间,节约了搭设满堂架的时间成本。
(3)材料用量角度
如上第二点所述,比较三个搭设方案,同一搭设区域内,所用的可调托撑、立杆及梁板底部沿梁长度方向的主梁数量合计,方案3所耗用的材料是最省的。
综上所述,取方案3作为高支模的搭设方案,同时调整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为1000mm。改进后高支模与非高支模区域搭设的平面图见图4,图中阴影区域为高支模区域,以外为非高支模区域。
图4 改进后高支模与非高支模区域搭设的平面图
3 结语
本工程现已开始施工,该支撑架体在施工过程中非常稳定,整体性良好,在混凝土浇筑时未出现异常情况,拆模后混凝土实体质量符合要求。这也说明了本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的改进十分有效,不仅减少了施工成本,还降低操作的难易程度,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梁志远.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7期
[2] 余金东.高支模板施工技术中方案的选取与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1期
關键词:人防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改进;角度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逐渐扩大,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工艺,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也十分危险,失稳、坍塌等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选取最适宜的高大模板施工方案不仅能保证施工的安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提高施工效率。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地下室面积1537.12m2,地下室层高6.15m,为框剪结构。该地下室属人防工程,地下室顶板属高支模的结构梁有16根,其中最大梁截面尺寸为梁宽(b)900mm×梁高(h)1600mm,顶板厚度为230mm。其他非高支模区域的结构梁最小截面尺寸为梁宽(b)200mm×梁高(h)400mm,顶板厚度为200mm。
大梁模板支撑在地下室混凝土底板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所有梁、柱和楼板混凝土模板均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大模板,板枋选用75mm×75mm方木,采用φ48×3.0mm钢管作承力架和支撑,铸铁可调托座,梁侧采用M12型对拉螺栓,支撑体系(梁板混合)采用钢管搭设成满堂支撑架。工程地下室支撑体系由高支模与非高支模相结合的模板支撑系统构成。
2 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对于方案的分析与改进,笔者以梁宽(b)900mm×梁高(h)1600mm为例说明。
2.1 高支模搭设界面的主要参数
经过安全软件的计算,有三种搭设方案的参数满足受力计算要求。基本参数:
梁截面尺寸:梁宽×梁高=900mm×1600mm
梁侧楼板厚度:230mm
梁计算跨度:6.75m
梁底模搭设的支撑高度:6.15-1.60=4.55m
立柱步距:1500mm
三种方案的主要搭设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三种方案的主要搭设参数
2.2 高支模搭设方案的支撑架平面图及剖面图
2.2.1 方案1
高支模搭设方案1的支撑架剖面图见图1。
图1 高支模搭设方案1的剖面图
2.2.2 方案2
高支模搭设方案2的支撑架剖面图见图2。
图4 高支模搭设方案2的剖面图
2.2.3 方案3
高支模搭设方案3的支撑架剖面图见图3。
图3 高支模搭设方案3的剖面图
2.2.4 方案的改进
根据上述三个方案的搭设界面参数、支撑架平面图及剖面图,改进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施工操作角度
经安全软件计算,非高支模区域的板立杆纵、横间距均为1100mm(板厚230mm,搭设高度6.15m)。由此可见,为和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有效拉结,方案2中的立杆纵横间距取700mm显然是不够合理的;而方案3中的立杆纵横间距取500mm,若将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调整为1000mm,与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成倍数关系,在不增加立杆布置的情况下,便可将高支模区域与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间距均匀划分,纵横方向有效拉结,形成整体、稳定的支撑体系。从梁底立杆根数而言,方案1、方案3均为两根,间距467mm,相对方案2立杆根数为3根,间距300mm而言,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相对要宽裕,更便于操作。
由于高支模大梁的两端是截面比较大的框架柱,为避免妨碍框架柱侧模的搭设及拆除,梁侧立杆间距应留有足够的空间,因此,比较三个搭设方案,梁侧立杆间距为1400mm为首选方案,即方案1、方案3合理,方案2不利用操作人员操作。
(2)施工进度角度
方案2的高支模立杆纵横间距为700mm,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为1100mm,因此,搭设满堂支撑架体时,在高支模与非高支模区域交接处,立杆的拉结很难处理,有效的处理措施就是:将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调整为1050mm,高支模区域的立杆在交接处的三跨内增加立杆布置,即立杆的纵横间距加密到350mm,方可将高支模与非高支模交接处的立杆有效拉结。
同理,方案1的高支模立杆纵距为500mm,橫距为700mm,若要处理高支模与非高支模交接处的立杆拉结,有效的措施是:非高支模立杆纵距调整为1000mm,橫距调整为1050mm,然后增加交接处高支模立杆纵距三跨内的立杆布置,即在三跨内的立杆纵距为350mm,如此方可将高支模与非高支模交接处的立杆有效拉结。
而方案3如前所述,只需调整非高支模立杆的纵横间距为1000mm即可,相对方案1、方案2的处理措施要简单得多,操作人员不易出错,减少了返工的机会,无形中加快了施工作业的时间,节约了搭设满堂架的时间成本。
(3)材料用量角度
如上第二点所述,比较三个搭设方案,同一搭设区域内,所用的可调托撑、立杆及梁板底部沿梁长度方向的主梁数量合计,方案3所耗用的材料是最省的。
综上所述,取方案3作为高支模的搭设方案,同时调整非高支模区域的立杆纵横间距为1000mm。改进后高支模与非高支模区域搭设的平面图见图4,图中阴影区域为高支模区域,以外为非高支模区域。
图4 改进后高支模与非高支模区域搭设的平面图
3 结语
本工程现已开始施工,该支撑架体在施工过程中非常稳定,整体性良好,在混凝土浇筑时未出现异常情况,拆模后混凝土实体质量符合要求。这也说明了本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的改进十分有效,不仅减少了施工成本,还降低操作的难易程度,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梁志远.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7期
[2] 余金东.高支模板施工技术中方案的选取与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