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角质形成细胞表达三种同种型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的转录,不表达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受体:1,25(OH)2维生素D3的效应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与甲状旁腺激素(PTH)的N末端具有同源性,均可结合并激活Ⅰ型PTH/PTHrP受体。表皮的棘细胞层和颗粒层、尤其毛囊的内根鞘,可表达PTHrP。已有实验表明PTHrP可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人的PTHrP可抑制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其他文献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从细胞因子的角度研究发现:γ-干扰素可以在蛋白及mRNA水平对分子量为230kD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进行转录前调控,而且这种调控对γ-干扰素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还可能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对γ-干扰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白介素家族中白介素1β、5、6在疱液或血液中的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病情严重性相关,可作为疾病监测指标;另外还证实部分白介素参与
该研究对伊曲康唑每日100mg/2周和每日200mg/1周治疗体癣和股癣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比较。材料与方法:按照赫尔辛基宣言,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进入该研究的体、股癣成年患者均通过镜检和培养确诊,且肝功能试验正常。其它皮肤病、甲真菌病及其它系统或局部的真菌感染不进入本研究。其它的剔除标准为治疗的同时使用利福平、苯妥英、地高辛、口服抗凝剂或特非那丁治疗者,患有严重疾病影响完
近年来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尿道内尖锐湿疣、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非侵人性检查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其中核酸扩增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作为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尿道内尖锐湿疣的诊断和疗效评定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HIV-抗体,以唾液为标本,具有与血清标本同样的诊断意义。
患者女,25岁。因肌痛、肌无力、肌酸激酶增高(2999IU/L,正常<160IU/L)诊断为皮肌炎。入院后即用泼尼龙60mg/d,硫唑嘌呤50mg/d,次日亦即首发症状出现4周后诉视力模糊,眼底检查:后极部散在棉毛斑和出血伴黄斑水肿。
期刊
1909年Hoffman在柏林皮肤病学会的一次会议上首报2例伴水肿性损害的红斑狼疮,命名为“水肿性红斑狼疮”。1930年Gougerot和Bournier报道了2例非暴露部位界限清楚、椭圆形、表面光滑的红色斑块,治愈后不留任何痕迹。此后法国与西班牙文献也报道了类似病例。作者认为水肿性红斑狼疮(TLE)是盘状红斑狼疮的一类特殊型。
先前的研究显示除了鸟粪外,新生隐球菌还可寄生于死亡或腐败的树叶和树干上,近年来也有从多种活树树干洞穴中分离出该菌的报道,有人认为新生隐球菌所寄生的树并不是特定的。作者从4种树(无花果属、山扁豆树、芒果树及陶土树)的树干洞穴中采集标本,标本为洞穴内壁上的纤维状并失去颜色的腐木。
期刊
药物在皮肤科中引起的副作用多种多样,有些可能酷似自发性皮肤病。通过这些病例可以研究某种疾病可能的病理机制。作者复习了抗疟药引发银屑病的特征,并提出病因假设。抗疟药引发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抗疟药是第一个被报告能引发银屑病的药物。
期刊
近年来银屑病遗传和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某些HLA抗原及HLA单倍型与银屑病关系密切,并与银屑病的发病年龄有关。通过“定点克隆”技术及全基因组扫描,已确定在染色体1q、4q、16q、17q、6p21及2、8、20上存在与银屑病易感基因相关的突变位点。
皮肤癣菌是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对其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因结构的分析、基因诊断、基因分类等方面。目前,已在红色毛癣菌等某些癣菌的线粒体DNA上发现了重要的呼吸链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NADH脱氢酶的结构基因,以及诸多氨基酸的tRNA基因簇;建立了用真菌特异性通用引物或癣菌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皮肤癣菌病的方法;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研究、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进行皮肤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是近来提出的一种与一般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所区别的新疾病.现从发病机理、病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等方面介绍系统性接触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