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师德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一些人,包括部分教育研究者却怀疑甚至否定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的必要性。有网友说,“师德不是培训出来的!别浪费有限的财力了!”也有人说,“师德培训经常举行,可是全国各地‘禽兽’教师还是层出不穷。”可见,不少人怀疑、否定师德培训,这个问题值得认真对待。
人们怀疑师德培训的原因不外乎,他们认为师德不能通过培训提高。这种观点直接否定了师德的可教性。其实,“师德是否可教”涉及一个哲学问题——“美德是否可教”。两千多年来,关心道德的哲学家们对此争论不休。
让我们先探讨另一个与“师德是否可教”类似的现实问题——“生德是否可教”。这是一个涉及学校德育课程有效性的问题。在学术界,人们对“学校德育课程能否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德育课程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没有影响。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也不应当否定“师德可教”;假如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也应当否定“师德可教”。对两个命题的回答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实际情况是,尽管学校德育长期遭受批评、怀疑、否定,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取消德育课程。这意味着,人们在实践中假定:学校德育或多或少能够影响学生道德的发展。同理,师德培训也应当或多或少地有助于教师的道德发展。当然,两者存在显著差别:学生的道德还处于形成中,相对容易受他者影响,教师的道德品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到师德培训的影响。但其实,人们对师德培训的怀疑不是否定所有的师德培训,而是怀疑某些具体形式的师德培训,质疑那些不仅很难影响教师们的道德水平,甚至令人反感、厌恶的培训。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类型的师德培训是令人怀疑的?怎样的师德培训是有益的?
细览网友对师德培训的评论,不难发现他们主要怀疑、反感三种类型的培训,分别可称之为说教式、榜样式、理论式师德培训。说教式培训的主要表现是专家告诉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品德和行为规范、怎样才能做到,等等。一般来说,教师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因而他们基本上知道,一名称职的教师应当具备的品质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说,教师们在认知方面需要提高的内容不多,至多专家讲得更详尽、更系统一些。说教式培训潜在地假定:教师们不知道、不懂这些道德行为规范。这种教育方式也许对品德仍处于形成期的未成年学生有一定作用(其实这种作用亦有限),但对成年人的教师不仅难有积极作用,而且往往使他们厌恶培训。因为,在教师们看来,专家们自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在居高临下地唱高调,可以对教师“应当怎样”指手划脚。这表明,这类专家其实并不理解教师真正需要什么。结果,这类培训对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无效,而且有害。
榜样式“师德培训”的典型表现是“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人通常是师德高尚的一线教师,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刻苦钻研业务,对学生极具奉献精神,并为此感到很幸福。这一培训模式的假设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丝毫不怀疑“报告人”的真诚及其事迹的真实性,但这种形式对师德提高的作用甚微。毕竟,绝大部分教师是普通人:在校内,他们每天与学生、家长、领导打交道,要处理大量琐碎的事务;在校外,他们有子女、双亲,必需承担大量的责任。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榜样式的培训似乎向教师们召唤:大家向“我”学习——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无怨无悔。相比之下,榜样式培训使教师们自身显得渺小。考虑到我国当前教师们工作压力和收入水平,许多教师难以达到“报告人”的觉悟水平,但这并不就意味他们没有“报告人”一样高尚的品性。其实,教师们不反对“先进事迹报告会”,他们反感的是借助密集地宣传“先进事迹”来树“标杆”,忽视教师作为平凡的“小人物”的一面。企图要求教师成为“圣人”,结果必定适得其反。
第三类是理论式培训。这种模式较之于“说教式”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仅告诉教师“应当如何”,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为什么“应当如何”的根据。理论学习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是必须的,理论学习可以使教师超越具体教育情境,理性看待师德问题。但理论式培训之所以受到怀疑是因为它与教师们日常实践中的师德问题脱节,常见的情形是专家们在进行慷慨激昂的理论独白,教师们则神游天外,无动于衷。结果自然是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不可否认,这类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启发教师们对师德问题的理论思考,但对他们的实际道德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因为理论式培训不易触动教师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价值观,难以真正影响教师的道德水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有益的“师德培训”至少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平等原则,即专家与教师虽在知识上有差异,但在人格和道德上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应当居高临下地对教师“应当怎样”指手划脚;倾听原则,即专家要想触动教师,就应当倾听教师们的心声,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教师们“应当如何”;情感原则,即真正有益的培训不仅应当为教师提供理智上的启发,更要唤起他们的情感来影响其道德思考和行动。
与学生德育一样,师德培训通常不会产生直观的结果,其效果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弥散性。或许有的教师某一天会突然醒悟到培训时的某一句话或某个观点的深意,也许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一刻。但师德培训正努力为这样的“一瞬间”创造更多可能性,这或许正是师德培训真正的价值。
责任编辑 颜雪梅
人们怀疑师德培训的原因不外乎,他们认为师德不能通过培训提高。这种观点直接否定了师德的可教性。其实,“师德是否可教”涉及一个哲学问题——“美德是否可教”。两千多年来,关心道德的哲学家们对此争论不休。
让我们先探讨另一个与“师德是否可教”类似的现实问题——“生德是否可教”。这是一个涉及学校德育课程有效性的问题。在学术界,人们对“学校德育课程能否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德育课程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没有影响。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也不应当否定“师德可教”;假如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也应当否定“师德可教”。对两个命题的回答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实际情况是,尽管学校德育长期遭受批评、怀疑、否定,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取消德育课程。这意味着,人们在实践中假定:学校德育或多或少能够影响学生道德的发展。同理,师德培训也应当或多或少地有助于教师的道德发展。当然,两者存在显著差别:学生的道德还处于形成中,相对容易受他者影响,教师的道德品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到师德培训的影响。但其实,人们对师德培训的怀疑不是否定所有的师德培训,而是怀疑某些具体形式的师德培训,质疑那些不仅很难影响教师们的道德水平,甚至令人反感、厌恶的培训。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类型的师德培训是令人怀疑的?怎样的师德培训是有益的?
细览网友对师德培训的评论,不难发现他们主要怀疑、反感三种类型的培训,分别可称之为说教式、榜样式、理论式师德培训。说教式培训的主要表现是专家告诉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品德和行为规范、怎样才能做到,等等。一般来说,教师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因而他们基本上知道,一名称职的教师应当具备的品质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说,教师们在认知方面需要提高的内容不多,至多专家讲得更详尽、更系统一些。说教式培训潜在地假定:教师们不知道、不懂这些道德行为规范。这种教育方式也许对品德仍处于形成期的未成年学生有一定作用(其实这种作用亦有限),但对成年人的教师不仅难有积极作用,而且往往使他们厌恶培训。因为,在教师们看来,专家们自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在居高临下地唱高调,可以对教师“应当怎样”指手划脚。这表明,这类专家其实并不理解教师真正需要什么。结果,这类培训对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无效,而且有害。
榜样式“师德培训”的典型表现是“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人通常是师德高尚的一线教师,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刻苦钻研业务,对学生极具奉献精神,并为此感到很幸福。这一培训模式的假设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丝毫不怀疑“报告人”的真诚及其事迹的真实性,但这种形式对师德提高的作用甚微。毕竟,绝大部分教师是普通人:在校内,他们每天与学生、家长、领导打交道,要处理大量琐碎的事务;在校外,他们有子女、双亲,必需承担大量的责任。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榜样式的培训似乎向教师们召唤:大家向“我”学习——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无怨无悔。相比之下,榜样式培训使教师们自身显得渺小。考虑到我国当前教师们工作压力和收入水平,许多教师难以达到“报告人”的觉悟水平,但这并不就意味他们没有“报告人”一样高尚的品性。其实,教师们不反对“先进事迹报告会”,他们反感的是借助密集地宣传“先进事迹”来树“标杆”,忽视教师作为平凡的“小人物”的一面。企图要求教师成为“圣人”,结果必定适得其反。
第三类是理论式培训。这种模式较之于“说教式”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仅告诉教师“应当如何”,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为什么“应当如何”的根据。理论学习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是必须的,理论学习可以使教师超越具体教育情境,理性看待师德问题。但理论式培训之所以受到怀疑是因为它与教师们日常实践中的师德问题脱节,常见的情形是专家们在进行慷慨激昂的理论独白,教师们则神游天外,无动于衷。结果自然是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不可否认,这类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启发教师们对师德问题的理论思考,但对他们的实际道德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因为理论式培训不易触动教师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价值观,难以真正影响教师的道德水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有益的“师德培训”至少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平等原则,即专家与教师虽在知识上有差异,但在人格和道德上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应当居高临下地对教师“应当怎样”指手划脚;倾听原则,即专家要想触动教师,就应当倾听教师们的心声,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教师们“应当如何”;情感原则,即真正有益的培训不仅应当为教师提供理智上的启发,更要唤起他们的情感来影响其道德思考和行动。
与学生德育一样,师德培训通常不会产生直观的结果,其效果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弥散性。或许有的教师某一天会突然醒悟到培训时的某一句话或某个观点的深意,也许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一刻。但师德培训正努力为这样的“一瞬间”创造更多可能性,这或许正是师德培训真正的价值。
责任编辑 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