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云学习方式研究之电子书包教学应用初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alz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云学习方式”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它的作用涵盖了课前的预习、学情调研、课上的即时交互、检测,有效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以及课后的作业、错题管理等。恰当运用手持移动终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 手持移动终端;云学习;自主学习;电子书包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7-002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与共享”[1-2]。手持移动终端学习走进校园、进入课堂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应用方面呈现出的新趋势。
  手持移动终端(电子书包)进入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课堂已有一年时间,渐已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的教学帮手,推动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对学习的过程都有了独特的感悟。
  1 电子书包带来的变革
  为学生量身定做课堂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来的状况去进行教学。”“原来的状况”就是指学生掌握新知识前已具有的知识基础,也即是我们说的学习起点,它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前提。
  每节新课前,我们依据教学内容编制前测试题(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技能等情况进行测试),一个班级由于人数众多,要想做出细致的学情分析,传统的前测方式要一张纸一张纸、一道题一道题地进行统计、计算,老师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后,我们只要将设计好的前测试题发送至学生端,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将文件回传到教师端,优课系统中的“考试功能”就会将数据统计出来,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充分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关注每一位学生情况。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预设,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前,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有47.1%的学生想了解百分数的意义,58.9%的学生想了解百分数的作用。因此,在完成教材中确立的百分数意义这个教学重点之外,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教学重点,即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百分数存在的价值。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使预设更显前瞻性。
  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每节课我们都会将课前编辑好试卷及答题卡,通过互联平台,利用考试功能,当堂发布试卷,学生当堂完成,实现知识课中测。系统的及时阅卷功能,使得我们在课堂上能及时了解学生对当堂学习的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对错的情况分析,能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并当堂及时进行讲评。
  每节课后,我们将精心编制的作业发布到学生的账号上,学生通过登录优课系统学生端,点击“写作业”,就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答题了,答题完毕系统自动批阅,并提供详细的统计分析。我们依据这份详细的统计分析就能了解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整个班级的总体情况,以此来决定下一步的教学。
  为学生拓宽交流渠道 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现代合作教学理论也非常重视课堂学习中的生生互动状态,主张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相互沟通,从而起到一种“共振”作用,这就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温伯特所谓学习中的“共生效应”,这种效应能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仿效和矫正,共同发展。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直接交往,缺少学生个体间自由的直接交往,更无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直接交往。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时,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对象看待,恰恰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蕴藏着巨大的学习资源。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记下思考的过程,在学生写或者操作的时候,老师巡视,去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搜集上来,借助实物投影进行交流,交流面受条件所限较窄。而在运用电子书包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作业和练习进行在线批改,让学生更加迅速、便捷地了解到自己当前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一在线功能,与教师进行课上或者是课下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书包的网络服务,使得师生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而且电子书包支持的师生、生生、师师间的即时交流,还能做到彼此间的资料共享,保证了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为师生记录教学足迹 以往每每涉及实操部分,我们都要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学具,课上学生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在有限的操作时间中,老师就像一个上满发条的机器,穿梭在行间,到各个桌前巡视,尽最大的可能去捕捉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再拿到实物投影下,进行展示。受条件所限,学生的操作过程不能一一展示,大多是看个结果或大概过程,而个性化的思考过程往往转瞬即逝,根本就留不下来。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后,学生利用老师事先做好的Flash课件,在平板电脑上进行拖拽、操作,如图3所示。操作完成后,学生通过截屏,保留下自己特有的操作结果。是学生最朴素的学习过程,最有研究价值,这里记录下的学生学习轨迹,对课后的反思很有帮助。
  2 书包带来的思考
  电子书包的使用为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但电子书包的使用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忧虑。有些家长会问:“孩子会不会养成网络依赖症?”“学生课堂上会不会偷玩网络游戏?”“长时间使用电子书包,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这些问题也是我们所困惑和担忧的,在近一年的应用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
  加强课堂监控 经过一年的尝试,我们发现,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操作、使用,比我们预想的要好。有的功能,没等老师教,一两个学生一摸索就会了,周围的学生也就跟着学会了,一段时间后,桌面也换了,头像也换了,日历也调出来了,居然还偷偷地用它聊起了天,甚至自己在书城下载了一本现在正使用的课本。由于孩子的年龄尚小,自控能力较弱,因此在课上,我们对学生的电子书包使用采取了监控,一旦发现有学生自由地操作,出现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操作,我们随时可以中断他们的“不法”操作。
  关注身心健康 书包进入课堂,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但是,它再先进,它的功能再强大,对学生来说,它也只是学习的工具,是为学生服务的,使用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此外,在使用电子书包时,我们也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视力的保护????——合理安排使用时间,连续使用时间不要过长;课间休息时引导学生放松眼睛;与此同时,要一如既往地关注学生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定期检查学生的视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推广,使节水技术和栽培技术紧密结合,在效果、效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关系到个人、团体以及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为此,需要每个共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
摘 要 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四大工程的核心,在实践教学中广泛设课。但实验中存在发酵液易染菌等问题,且无法根据需要进行pH值、补气和助剂等相关补给调节。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根据现有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开发三级发酵罐接种、补料及水循环利用自控系统,收到可喜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发酵工程;实践教学;接种;补料  中图分类号: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摘 要 结合教学经验,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细化课程管理、强化教师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加以分析,探讨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轻负高质的途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156-02  高中课堂相比初中来说更为紧张,知识点多概念多,很多理论很抽象,难以理解。学生既要承担高考的升学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