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成长的阶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01 【文献标识码】A1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鼓励,它对学生的积极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鼓励是一门艺术,它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任何夸大其词,不符合实际的表扬和评价,非但不能起到积极的群体心理效应,而且对被表扬者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教育教学中,恰到好处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在一次口语交际的公开课上,我发现授课刘老师有这样一个细节:当他抽一个孩子起来朗读的时候,这个孩子可由于紧张,话説得不太流利,刘老师就说:“孩子,抬头挺胸,我们一起来做一次深呼吸,好吗?好,现在老师和你一起读。你个人再读第二遍。”这个孩子又接着第二次朗读,显然,有进步。刘老师接着对全班同学说:“给予他掌声!”礼堂内想起了孩子们鼓励、肯定的掌声。刘老师又接着让孩子第三次朗读,并这样对他说:“你会赢得同学们的第三次鼓掌。”在孙老师的鼓励下,这个孩子一次比一次朗读得好。我想,通过这堂课,这个孩子会越来越自信,会喜欢上朗读,并且,在多年以后,这个孩子对当时这个场景仍然会记忆犹新。
  课堂评价是课堂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性的评价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但在教學中,不能走进无原则的鼓励性评价的误区。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在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的教学中,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有一个学生回答:“老师,我最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游泳。”老师夸奖到:“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其实这位学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仅说出了自己喜爱的季节,还道出了理由,老师应该及时指出:“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还说出了喜欢的理由,让我们听得更明白了。”这样有针对性的鼓励评价才是真正的“润物细无声”的鼓励方式。而这位老师的鼓励性评语很可能会让学生觉得他的聪明是因为他会游泳,从而让学生错失了一次“扬长避短”的机会。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准确性,不能像个大帽子似的,随意扣在每个学生的头上。
  在课堂提问时,对于那些胆小、不爱主动回答课堂提问的学生,我们可以巧妙的去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启发式提问,当他们回答后,就深情并茂地表扬并鼓励他们,渐渐地他们就不会再因为回答问题而恐惧,不会因为回答不好而感到灰心,思维也会逐渐活跃,能与全班同学参与课堂讨论,学习成绩也就会有所提高。
  此外,在课堂提问时,我们要时时关注每个学生的表情,用关切与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对他们的表现要常常用点头、赞许的“表情鼓励”,向他们流露教师们的满意心声,去激荡起学生不断上进的潮涌;对他们的大胆想法要给予充分的点评和肯定,用掌声去促进他们大胆尝试,这种由衷的“信号鼓励”会引发全班学生的响应,形成“奋发而和谐”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适时适度地对“差生”进行鼓励性评语,可令他们步入学习的正轨。对于差生,鼓励可消除他们的胆怯,更新他们的认识,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这是使他们步入正轨的必要因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差生们那隐藏的闪光之处一经发现,我们就要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恰当地给予鼓励和诱导。而“差生”经过一个深刻的、动态的、发展的心理过程,很有可能发生一个质的突变,告别迷途,步入正轨。
  我们要把握好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才能在答问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更加努力,要求进步。因为鼓励时开启学生心理情感大门的钥匙。课堂提问中,我们一句中肯的鼓励语句,会让学生激动万分,学生还会模仿着老师的样子鼓励别人,“你能行,我为你加油”“你一定会坚持到底”“我希望坚强的你会再次笑起来”等等,他们都会为对方加油鼓劲。
  每个学生就像天上闪烁不定的星星,有明有暗,有近有远。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去寻找,就会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之处,然后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进行恰当的鼓励,这些闪光点很可能就会闪亮一点,照亮一片。
  在大力提倡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大胆鼓励,鼓励他们大胆答问。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培养,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最残酷的伤害是对一个人自信心的伤害,最大的帮助是给人以能支撑起人生自信风帆的信任、掌声和喝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要给学生多点鼓励和喝彩、少些批评与指责,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成为不断进取的、具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生发生争吵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辩证地看待。本文就小学生争吵的心理进行剖析,解读了学生争吵背后的心理倾向,做到正确归因,将矛盾化解在摇篮,从而让学生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学生争吵;心理解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对于小学生,特别是现今独生子女学生,与人争吵是不可避免的。独生子女是一个非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教育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物理课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使命,现就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如下几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并希望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期刊
【摘 要】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為当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关键词】 课程改革;教师教育;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社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
【中图分类号】G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众所周知,语言是我们用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而作为钢琴教师,要教授孩子知识,语言则是和孩子交流的最好平台。亲切的语言会给孩子们带来温暖,趣味的语言会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我们的教学效果,因此钢琴教师要时刻注意
期刊
【摘 要】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传递者,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班主任教师的重大使命和责任,班主任教师必须肩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与时俱进、科学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动机,并适时调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重点从班主任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策略等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2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艺术,对提高人们的素质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是活跃大脑思维,提高智力,促进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根据本人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并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