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风劲吹
20世纪初,来华的西方人很多,他们也学着打麻将。在苏州美孚石油公司上班的约翰•巴布考克,在中国出版了一本教西方人玩麻将的书《巴布考克麻将规则手册》。他将麻将译为“Mah-jongg”。从1920年到1924年,这本书印了12版,还漂洋过海,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刷和出售。
现在有记载的是,1922年9月,旧金山的木材商哈蒙特从上海进口一批总价为5万美元的麻将,成立了麻将销售公司。麻将开始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在美国形成热潮。1922年,美国进口的1.3万多副麻将被抢购一空,售价高达500美元一副;1923年的销售量猛增到150万副。1923年,纽约公园大道举行年度街会,准备邀请12名中国人给大家示范打麻将,结果街会第一天,用于展示的麻将就被看客强行买走了。
当时,大量的骨头从芝加哥出口到中国,中国人用该原料制作成麻将后,再返销到美国,以满足美国市面上对高品质手工制作的麻将的需求。为满足西方人的需求,很多麻将还在几条和几饼的牌上标明阿拉伯数字。
截至1923年,大概有1500万美国人在玩麻将。其繁荣程度,从当年报纸杂志的报道可见一斑。1923年,美国《纽约时报》上刊登的麻将广告称,某教会开了一个麻将学习班,正招聘学员,每人学费10美元。同年3月号的《名利场》,刊登了福斯特的麻将推荐文章。文章称:去年4月在西太平洋登陆的麻将风暴的中心,正以其毫不减弱的风力向美国东部劲吹,已于今年早些时候转移到美国东部波士顿和缅因州的一些社交场所,预计麻将风暴中心将向纽约城进发……
1924年4月24日出版的《生活》杂志封面上,是一对中国老夫妇在打麻将,标题有谐音的趣味:“老爸老妈(麻)将”。牌桌底下一东一西扔着两张牌,似乎暗示着东风传入西风,麻将风靡东西两边。
时髦游戏
一张拍摄于1924年的老照片,展示了麻将进入美国的时间及其特色。照片中有四名身穿泳衣、神态悠闲的美国女性,在泳池里的浮桌上打麻将。
事实上,这张照片包含了麻将“移民”后的三个典型因素——女性、休闲、夏天。麻将游戏也因而染上一些美国特色:它为女性,尤其是犹太裔女性所热爱,并且同夏天和休闲产生了紧密联系。
20年代初、中期,美国正处于最灿烂和繁华的年代。麻将这种新奇而又耗费脑力的小骨牌进入美国女性的视野。此时,男性在公司里任职,女性生活越来越时尚,不用终日在家操持家务,麻将便成了她们打发时光的休闲活动。一名女性曾如此描述:麻将是她的一种“形式上的治疗方法”,用以排解她对在城市中工作的丈夫的担忧情绪。
白人女性瓦雷利每周打麻将的时间大约为三十个小时,被当地人称为“白人中的麻后”。她每周打九次麻将,外加两次马拉松式的麻将——从周日上午一直玩到晚上11点半,再从次日上午11点玩到晚上7点。
麻将游戏广泛流行,以至于不仅美国女性的生活大大改变,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也丰富了很多。1927年,胡适旅美途中,发现美国俱乐部里差不多桌桌都是麻将,书店里摆满许多研究麻将的小册子。没有钱的中国留学生甚至可以靠教麻将挣钱吃饭。胡适受到莫大的刺激:“谁也梦想不到,东方文明征服西方的先锋队,却是那136个麻将军!”
其实,许许多多留学生就是将麻将带去美国的先驱。漫漫航途十分无聊,他们便带了麻将玩。“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这是钱锺书《围城》开头的场景。它不完全是虚构。
代代相传
许多美国人开始在微风习习的花园里,吆喝着别别扭扭的中文:“碰”、“吃”、“红中”、“五条”。麻将怪异的汉字、奇特的玩法,对于美国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滑溜溜的消磨时间的小玩意,还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法国汉学家伊丽莎白•巴比诺在《中国透视》一书里写道:“麻将文化,它的一套隐语,它令人眩晕的声音和手势,打麻将时品茶、饮酒和吸烟的气氛,这一切破除了命定的东西及人与世俗权力的关系。”
有些书误以为麻将是中国最古老的游戏,是孔子时代发明于广州或宁波的游戏。更有甚者,直接将孔子作为麻将的代言人。
《西班牙麻将游戏手册》的作者奥特伊萨宣称,经过实地考察,他发现麻将在中国流传的路线,与孔夫子周游列国的路线一样。麻将里的红中、白板与绿发,是孔子周游列国的三种核心道德观:仁、信、孝。平生最爱鸟的孔子,更是以“麻雀”命名这种游戏。麻将中的碰、吃也与孔子有关:碰对应孔子姓氏孔,吃则暗合孔子的妻子名字。
还有一位自称“字桑居士”的中国作者,以英文撰写《麻雀正诠》,在上世纪20年代颇受重视。书中有专门的章节,验证麻将的玩法是否蕴含《易经》的哲学。
由此可见,对当时的很多西方人来说,玩麻将是向往东方情调的中产阶级证明身份地位的方式。
1924年9月,美国《桥牌与麻将》杂志发出五万张选票,拟将五花八门的麻将规则统一。经过麻将迷两轮投票,仍有三种玩法势均力敌,僵持不下。
1937年,美国最大的麻将协会——全美麻将联合会在纽约成立。这个协会的会员大都是犹太裔女性,她们以母亲传女儿的方式将麻将流传下去。不过到了50年代,很多年轻女性忙于女权运动,无暇学习麻将技艺,美国出现了一个麻将玩家的断层。60年代,麻将再度兴起,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妇女还流行举行“麻将之夜”,在家里挂上灯笼,穿着中式服饰,通宵达旦地玩麻将。
到90年代中期,随着个人电脑的兴起,麻将不再是祖母的游戏,世界互联网赢得了新的麻将爱好者。
(摘自《周末》图/阿达)
20世纪初,来华的西方人很多,他们也学着打麻将。在苏州美孚石油公司上班的约翰•巴布考克,在中国出版了一本教西方人玩麻将的书《巴布考克麻将规则手册》。他将麻将译为“Mah-jongg”。从1920年到1924年,这本书印了12版,还漂洋过海,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刷和出售。
现在有记载的是,1922年9月,旧金山的木材商哈蒙特从上海进口一批总价为5万美元的麻将,成立了麻将销售公司。麻将开始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在美国形成热潮。1922年,美国进口的1.3万多副麻将被抢购一空,售价高达500美元一副;1923年的销售量猛增到150万副。1923年,纽约公园大道举行年度街会,准备邀请12名中国人给大家示范打麻将,结果街会第一天,用于展示的麻将就被看客强行买走了。
当时,大量的骨头从芝加哥出口到中国,中国人用该原料制作成麻将后,再返销到美国,以满足美国市面上对高品质手工制作的麻将的需求。为满足西方人的需求,很多麻将还在几条和几饼的牌上标明阿拉伯数字。
截至1923年,大概有1500万美国人在玩麻将。其繁荣程度,从当年报纸杂志的报道可见一斑。1923年,美国《纽约时报》上刊登的麻将广告称,某教会开了一个麻将学习班,正招聘学员,每人学费10美元。同年3月号的《名利场》,刊登了福斯特的麻将推荐文章。文章称:去年4月在西太平洋登陆的麻将风暴的中心,正以其毫不减弱的风力向美国东部劲吹,已于今年早些时候转移到美国东部波士顿和缅因州的一些社交场所,预计麻将风暴中心将向纽约城进发……
1924年4月24日出版的《生活》杂志封面上,是一对中国老夫妇在打麻将,标题有谐音的趣味:“老爸老妈(麻)将”。牌桌底下一东一西扔着两张牌,似乎暗示着东风传入西风,麻将风靡东西两边。
时髦游戏
一张拍摄于1924年的老照片,展示了麻将进入美国的时间及其特色。照片中有四名身穿泳衣、神态悠闲的美国女性,在泳池里的浮桌上打麻将。
事实上,这张照片包含了麻将“移民”后的三个典型因素——女性、休闲、夏天。麻将游戏也因而染上一些美国特色:它为女性,尤其是犹太裔女性所热爱,并且同夏天和休闲产生了紧密联系。
20年代初、中期,美国正处于最灿烂和繁华的年代。麻将这种新奇而又耗费脑力的小骨牌进入美国女性的视野。此时,男性在公司里任职,女性生活越来越时尚,不用终日在家操持家务,麻将便成了她们打发时光的休闲活动。一名女性曾如此描述:麻将是她的一种“形式上的治疗方法”,用以排解她对在城市中工作的丈夫的担忧情绪。
白人女性瓦雷利每周打麻将的时间大约为三十个小时,被当地人称为“白人中的麻后”。她每周打九次麻将,外加两次马拉松式的麻将——从周日上午一直玩到晚上11点半,再从次日上午11点玩到晚上7点。
麻将游戏广泛流行,以至于不仅美国女性的生活大大改变,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也丰富了很多。1927年,胡适旅美途中,发现美国俱乐部里差不多桌桌都是麻将,书店里摆满许多研究麻将的小册子。没有钱的中国留学生甚至可以靠教麻将挣钱吃饭。胡适受到莫大的刺激:“谁也梦想不到,东方文明征服西方的先锋队,却是那136个麻将军!”
其实,许许多多留学生就是将麻将带去美国的先驱。漫漫航途十分无聊,他们便带了麻将玩。“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这是钱锺书《围城》开头的场景。它不完全是虚构。
代代相传
许多美国人开始在微风习习的花园里,吆喝着别别扭扭的中文:“碰”、“吃”、“红中”、“五条”。麻将怪异的汉字、奇特的玩法,对于美国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滑溜溜的消磨时间的小玩意,还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法国汉学家伊丽莎白•巴比诺在《中国透视》一书里写道:“麻将文化,它的一套隐语,它令人眩晕的声音和手势,打麻将时品茶、饮酒和吸烟的气氛,这一切破除了命定的东西及人与世俗权力的关系。”
有些书误以为麻将是中国最古老的游戏,是孔子时代发明于广州或宁波的游戏。更有甚者,直接将孔子作为麻将的代言人。
《西班牙麻将游戏手册》的作者奥特伊萨宣称,经过实地考察,他发现麻将在中国流传的路线,与孔夫子周游列国的路线一样。麻将里的红中、白板与绿发,是孔子周游列国的三种核心道德观:仁、信、孝。平生最爱鸟的孔子,更是以“麻雀”命名这种游戏。麻将中的碰、吃也与孔子有关:碰对应孔子姓氏孔,吃则暗合孔子的妻子名字。
还有一位自称“字桑居士”的中国作者,以英文撰写《麻雀正诠》,在上世纪20年代颇受重视。书中有专门的章节,验证麻将的玩法是否蕴含《易经》的哲学。
由此可见,对当时的很多西方人来说,玩麻将是向往东方情调的中产阶级证明身份地位的方式。
1924年9月,美国《桥牌与麻将》杂志发出五万张选票,拟将五花八门的麻将规则统一。经过麻将迷两轮投票,仍有三种玩法势均力敌,僵持不下。
1937年,美国最大的麻将协会——全美麻将联合会在纽约成立。这个协会的会员大都是犹太裔女性,她们以母亲传女儿的方式将麻将流传下去。不过到了50年代,很多年轻女性忙于女权运动,无暇学习麻将技艺,美国出现了一个麻将玩家的断层。60年代,麻将再度兴起,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妇女还流行举行“麻将之夜”,在家里挂上灯笼,穿着中式服饰,通宵达旦地玩麻将。
到90年代中期,随着个人电脑的兴起,麻将不再是祖母的游戏,世界互联网赢得了新的麻将爱好者。
(摘自《周末》图/阿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