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国际风电市场,中国26家风电整机厂商的数量依然庞大。
“未来,中国风电产业将加速淘汰整合。”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日前在2016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这并非危言耸听。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774万千瓦,同比减少了142万千瓦。弃风电量32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高达21%。
产能利用率也在降低。虽然对于风电整机产能业内尚未有完整的统计,但据中国风能协会内部人士介绍,预计2016年中国风电整机总产能在5000万千瓦左右、市场新增装机量在2500万千瓦左右。这意味着,2016年国内风电产能利用率可能降至50%,明显低于80%-85%的国际水平。
更为严峻的是,受制于消纳问题,国家能源局今年不仅暂停了向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含兵团)等地区下达新增项目建设规模,而且拟调整“十三五”期间风电发展的理念,不再以规模为导向。
多位受访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风电市场两极分化较为严重,部分中小企业或将在新一轮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市场两级分化严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风电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商共26家,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6740台。其中,前四大风电整机厂商总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占全国当年总装机容量的55%;前10大厂商占据了超过81%的市场份额,两极分化非常明显。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政策研究主管彭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风电市场讲究历史装机记录。历史装机多,即能证明设备的可靠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效应,反之则不被认可。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起步较晚。直到1997年在国家“乘风计划”的支持下,才真正从科研走向市场,并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引导下,得以迅速发展。但各地盲目上马风电整机制造。鼎盛时期,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近百家。盲目无序的竞争导致风电进入了工信部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名单。
2014年,回暖后的风电产业,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并呈现两极分化趋势。2015年,虽然新增装机的风电整机企业数量较2014年没有增减,但市场份额最大的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装机达到775万千瓦,占比高达25.2%,比2014年提升6.08%。市场份额最小的江苏新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装机仅仅2万千瓦,占比不到0.1%。
在经营业绩方面,风电整机企业同样表现出强者恒强的特点。2016年上半年,行业排名首位的金风科技,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32.43%;而排名16位的华锐风电,扣非净利润-5.92亿元,经营惨淡。
丹麦风能研究咨询机构MAKE高级顾问黄静文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风电整机商规模效应明显,领先的整机企业已经建立了优越的采购、供应、研发体系,未来更加容易持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想赶超难度很大。
中小企业前景堪忧
然而“十三五”期间风电市场依然有较大想象空间,中小企业不甘心在竞争中失利。
根据MAKE对中国风电历年装机容量及质保期的计算,未来十年,风电后市场的体量也将从目前的80亿元成长为400亿元左右。2015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期间,微电网将完成从示范项目到大范围推广应用。
这让部分处于生存线上的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专注于风电后市场的企业已经超过50家。然而,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湘电风能等巨头都已经把后市场作为重要的业务板块。
业内人士介绍,风电龙头企业都意识到,仅通过销售风机不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绝对优势,为越来越大的存量市场做好服务,是未来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这一迹象在全球风电市场也有体现。近几个月,丹麦风电巨头维斯塔斯先后收购了北美运维公司Upwind和德国运维公司Availon。这两次收购都是围绕维斯塔斯的盈利性增长战略,以便于其能够发挥出运维服务业务的全部潜能,使其实现从单纯出售风电机组到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转型。
黄静文表示,相对于行业巨头,中小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具备竞争优势。而新兴的智能微电网还处于应用示范阶段,尚难以突破成本等关键问题,并未形成合理商业模式。对于意图在风电领域掘金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前景难言乐观。
洗牌期将至
可以预见,随着风电标杆上网电价逐步下调,未来风电运营商将投入更多精力提高风电场的效率,这将加快设备制造市场的整合。
事实上,中国风电已经进行过一轮洗牌。2006年前后,以华锐风电为代表的企业通过门槛低、成效快的技术引进迅速占领新兴的风电市场,企业蜂拥而至,出现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局面,导致2011年风电整机厂商出现明显业绩下滑。
最终,华锐风电由中国最大风电整机厂商跌落至2015年的行业排名第16,国内市场份额仅1.43%。新增装机的风电整机厂商也由原来上百家降低到现在的26家。
中国风能协会名誉理事长施鹏飞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相对于国际风电市场,中国26家风电整机厂商的数量依然庞大。”由于整机厂家数量较多,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和浪费,已经产生海上风电投入分散、可选机型太少等问题。
黄静文表示,从当前格局判断,未来5年为中国风电的再度洗牌期,新一轮洗牌将以整合为主。近年来,风电装机迅速增加,部分企业将产能扩大,而未来订单下降,不足以支撑这些企业运营,这些企业就会考虑关闭和出售。此外,未来不计划将风电作为主营业务的集团,也会逐步剥离退出风电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一年,全球风电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并购趋势,横向并购是一家整机制造商并购另一家整机制造商,包括西门子并购歌美飒、Nordex并购Acciona。此外,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并购也在进行,GE近日宣布以16.5亿美元收购全球风电叶片巨头LM。
业内人士表示,国外风电企业并购的经验和方向,会促使中国风电企业在新一轮洗牌中,加大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形成几个较有实力的全产业链风电企业集团。
“未来,中国风电产业将加速淘汰整合。”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日前在2016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这并非危言耸听。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774万千瓦,同比减少了142万千瓦。弃风电量32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高达21%。
产能利用率也在降低。虽然对于风电整机产能业内尚未有完整的统计,但据中国风能协会内部人士介绍,预计2016年中国风电整机总产能在5000万千瓦左右、市场新增装机量在2500万千瓦左右。这意味着,2016年国内风电产能利用率可能降至50%,明显低于80%-85%的国际水平。
更为严峻的是,受制于消纳问题,国家能源局今年不仅暂停了向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含兵团)等地区下达新增项目建设规模,而且拟调整“十三五”期间风电发展的理念,不再以规模为导向。
多位受访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风电市场两极分化较为严重,部分中小企业或将在新一轮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市场两级分化严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风电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商共26家,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6740台。其中,前四大风电整机厂商总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占全国当年总装机容量的55%;前10大厂商占据了超过81%的市场份额,两极分化非常明显。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政策研究主管彭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风电市场讲究历史装机记录。历史装机多,即能证明设备的可靠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效应,反之则不被认可。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起步较晚。直到1997年在国家“乘风计划”的支持下,才真正从科研走向市场,并在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引导下,得以迅速发展。但各地盲目上马风电整机制造。鼎盛时期,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近百家。盲目无序的竞争导致风电进入了工信部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名单。
2014年,回暖后的风电产业,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并呈现两极分化趋势。2015年,虽然新增装机的风电整机企业数量较2014年没有增减,但市场份额最大的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装机达到775万千瓦,占比高达25.2%,比2014年提升6.08%。市场份额最小的江苏新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装机仅仅2万千瓦,占比不到0.1%。
在经营业绩方面,风电整机企业同样表现出强者恒强的特点。2016年上半年,行业排名首位的金风科技,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32.43%;而排名16位的华锐风电,扣非净利润-5.92亿元,经营惨淡。
丹麦风能研究咨询机构MAKE高级顾问黄静文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风电整机商规模效应明显,领先的整机企业已经建立了优越的采购、供应、研发体系,未来更加容易持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想赶超难度很大。
中小企业前景堪忧
然而“十三五”期间风电市场依然有较大想象空间,中小企业不甘心在竞争中失利。
根据MAKE对中国风电历年装机容量及质保期的计算,未来十年,风电后市场的体量也将从目前的80亿元成长为400亿元左右。2015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期间,微电网将完成从示范项目到大范围推广应用。
这让部分处于生存线上的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专注于风电后市场的企业已经超过50家。然而,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湘电风能等巨头都已经把后市场作为重要的业务板块。
业内人士介绍,风电龙头企业都意识到,仅通过销售风机不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绝对优势,为越来越大的存量市场做好服务,是未来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这一迹象在全球风电市场也有体现。近几个月,丹麦风电巨头维斯塔斯先后收购了北美运维公司Upwind和德国运维公司Availon。这两次收购都是围绕维斯塔斯的盈利性增长战略,以便于其能够发挥出运维服务业务的全部潜能,使其实现从单纯出售风电机组到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转型。
黄静文表示,相对于行业巨头,中小企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具备竞争优势。而新兴的智能微电网还处于应用示范阶段,尚难以突破成本等关键问题,并未形成合理商业模式。对于意图在风电领域掘金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前景难言乐观。
洗牌期将至
可以预见,随着风电标杆上网电价逐步下调,未来风电运营商将投入更多精力提高风电场的效率,这将加快设备制造市场的整合。
事实上,中国风电已经进行过一轮洗牌。2006年前后,以华锐风电为代表的企业通过门槛低、成效快的技术引进迅速占领新兴的风电市场,企业蜂拥而至,出现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局面,导致2011年风电整机厂商出现明显业绩下滑。
最终,华锐风电由中国最大风电整机厂商跌落至2015年的行业排名第16,国内市场份额仅1.43%。新增装机的风电整机厂商也由原来上百家降低到现在的26家。
中国风能协会名誉理事长施鹏飞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相对于国际风电市场,中国26家风电整机厂商的数量依然庞大。”由于整机厂家数量较多,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和浪费,已经产生海上风电投入分散、可选机型太少等问题。
黄静文表示,从当前格局判断,未来5年为中国风电的再度洗牌期,新一轮洗牌将以整合为主。近年来,风电装机迅速增加,部分企业将产能扩大,而未来订单下降,不足以支撑这些企业运营,这些企业就会考虑关闭和出售。此外,未来不计划将风电作为主营业务的集团,也会逐步剥离退出风电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一年,全球风电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并购趋势,横向并购是一家整机制造商并购另一家整机制造商,包括西门子并购歌美飒、Nordex并购Acciona。此外,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并购也在进行,GE近日宣布以16.5亿美元收购全球风电叶片巨头LM。
业内人士表示,国外风电企业并购的经验和方向,会促使中国风电企业在新一轮洗牌中,加大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形成几个较有实力的全产业链风电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