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栋房子里住了20年,将其重新装修一下,家具也换一下,这就叫重组。我们公司的年龄已经超过了20岁,所以从2016年开始,我们也下决心打乱重组。
重组之后,公司的组织模式也就改变了。通过大量的交流训练,建立很多小组织,然后让它有创造性。我们称之为“小组织、自驱动,低成本、高回报”。
适应未来的公司模式一定是小组织。做大组织谁最高兴?金字塔尖的人最高兴。为什么?所有人都围着他们转。但是效率低下。我们把公司变成小组织,实现自驱动。
小组织怎么来做?实际上我们要建立一个平台,因为以后公司会没边界。所谓没边界,就是说不知道这家公司中到底哪些算你的人,有很多人是通过任务跟我们合作。
有一个词叫“U盘化生存”。整个公司的平台像一台电脑,有非常多的接口,然后我们把软件进一步完善。外部的能人就像一个个U盘插到我们这里,启动后就开始干活了。
2018年,我们会把平台建设得更好、软件做得更好,让所有愿意跟我们一起奋斗的人像U盘,插上就工作,任务完成后他们就会走。我们公司是平台,要干什么事,来人对接上了都可以做。而且我们会把这套程序逐步透明化,在社会上公开。之后,优秀的人过来,我们只要给他赋能,就可以开始工作。
比如:西安某个人说哪里有一栋楼,他有一套方法,可以和我们一起开发;他占多少利益,我们占多少利益;然后我们这边派几个经理人,把这套品牌给他,之后进行合作。
西安的活儿做完了,他可能就想在西安工作,不想去南京。按照过去的做法,合作就得签劳动合同,做完一个项目,我派你去哪儿你必须去哪儿。现在无所谓,他结束工作,南京再来个人,我们在南京又可以开始,甚至可以两地同时做。这就让公司变得无边界。
无边界但是有目标。无边界,有愿景、有价值观的目标,这样的公司是我们能够适应未来一二十年的竞争环境,并最终取胜的一个根本地方。
实际上自从我们有了手机,边界就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以前边界就存在,进到屋里不让你干啥,你就干不了。现在每一分钟都在去边界化,你拿着手机到底是在开会,还是在发信息、娱乐,或是买东西?说不清楚。
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建立一个新型的公司组织——平台加任务加人,再对应每个小组织,让我们的公司可以快速地适应外部的变化,同时无边界地自生长。建立这样一套制度,必须有一个保证,就是公司要契约化,要使公司内部人员互相信任。有信任很多事情就变简单了,信任使成本降低,小组织就更有力量;不信任就变复杂,成本也高。
我们用共同的价值观建立内部的契约制度。我们经常看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一个人能冲到敌人跟前,像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拉炸药包,这叫自驱动。组织上给的命令中没有这件事情,靠什么呢?靠价值观、靠信仰,不是靠利益。简单靠利益就能自驱动?不一定。利益的驱动力是有限的,而信仰、价值观、共同的使命和愿景,往往能让我們走得更远。
同类之间会信任。比如说信同一宗教,我们不说更复杂的,比如说信佛,走到全世界,我们都能看到,信佛的人见到佛像以后的神态和姿势几乎一样,边上有没有人他们都这样。这叫自驱动,叫协调性。靠什么?靠内心认知的一致性。
人和人怎么区别呢?如果有3个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彼此都了解。3个人一起出去以后,他们的行为为什么永远都不可能有交集呢?他们为什么不可能互相换换衣服,也换换吃的东西?因为他们内心的信仰不一样。
所以我们要想做到“小组织、自驱动,低成本、高回报”,前提是价值观一致。在共同的价值观下,我们会把组织变小,但是更有效。
如果说从上到下一管到底,价值观不一样,天天管也管不住。但只要“信了同样的教”,价值观一样,不用管,大家也一定朝着一个方向用力。
我们的团队很小,但坚持了12年,就有价值。我们在西安有团队,是小组织。每一个组织在当地都要成为项目公司。我们有很多小组织。在互联网时代,小组织灵活机动,可以随时改变。
接下来,我们仍然会做很多小组织。形式上我们是分散的,实际上我们用价值观协调。这些小组织按照我们的想法,朝着同一个价值观方向协调。最后我们能够攻坚克难,做成很多事情。
(繁星若尘摘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邝 飚图)
重组之后,公司的组织模式也就改变了。通过大量的交流训练,建立很多小组织,然后让它有创造性。我们称之为“小组织、自驱动,低成本、高回报”。
适应未来的公司模式一定是小组织。做大组织谁最高兴?金字塔尖的人最高兴。为什么?所有人都围着他们转。但是效率低下。我们把公司变成小组织,实现自驱动。
小组织怎么来做?实际上我们要建立一个平台,因为以后公司会没边界。所谓没边界,就是说不知道这家公司中到底哪些算你的人,有很多人是通过任务跟我们合作。
有一个词叫“U盘化生存”。整个公司的平台像一台电脑,有非常多的接口,然后我们把软件进一步完善。外部的能人就像一个个U盘插到我们这里,启动后就开始干活了。
2018年,我们会把平台建设得更好、软件做得更好,让所有愿意跟我们一起奋斗的人像U盘,插上就工作,任务完成后他们就会走。我们公司是平台,要干什么事,来人对接上了都可以做。而且我们会把这套程序逐步透明化,在社会上公开。之后,优秀的人过来,我们只要给他赋能,就可以开始工作。
比如:西安某个人说哪里有一栋楼,他有一套方法,可以和我们一起开发;他占多少利益,我们占多少利益;然后我们这边派几个经理人,把这套品牌给他,之后进行合作。
西安的活儿做完了,他可能就想在西安工作,不想去南京。按照过去的做法,合作就得签劳动合同,做完一个项目,我派你去哪儿你必须去哪儿。现在无所谓,他结束工作,南京再来个人,我们在南京又可以开始,甚至可以两地同时做。这就让公司变得无边界。
无边界但是有目标。无边界,有愿景、有价值观的目标,这样的公司是我们能够适应未来一二十年的竞争环境,并最终取胜的一个根本地方。
实际上自从我们有了手机,边界就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以前边界就存在,进到屋里不让你干啥,你就干不了。现在每一分钟都在去边界化,你拿着手机到底是在开会,还是在发信息、娱乐,或是买东西?说不清楚。
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建立一个新型的公司组织——平台加任务加人,再对应每个小组织,让我们的公司可以快速地适应外部的变化,同时无边界地自生长。建立这样一套制度,必须有一个保证,就是公司要契约化,要使公司内部人员互相信任。有信任很多事情就变简单了,信任使成本降低,小组织就更有力量;不信任就变复杂,成本也高。
我们用共同的价值观建立内部的契约制度。我们经常看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一个人能冲到敌人跟前,像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拉炸药包,这叫自驱动。组织上给的命令中没有这件事情,靠什么呢?靠价值观、靠信仰,不是靠利益。简单靠利益就能自驱动?不一定。利益的驱动力是有限的,而信仰、价值观、共同的使命和愿景,往往能让我們走得更远。
同类之间会信任。比如说信同一宗教,我们不说更复杂的,比如说信佛,走到全世界,我们都能看到,信佛的人见到佛像以后的神态和姿势几乎一样,边上有没有人他们都这样。这叫自驱动,叫协调性。靠什么?靠内心认知的一致性。
人和人怎么区别呢?如果有3个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彼此都了解。3个人一起出去以后,他们的行为为什么永远都不可能有交集呢?他们为什么不可能互相换换衣服,也换换吃的东西?因为他们内心的信仰不一样。
所以我们要想做到“小组织、自驱动,低成本、高回报”,前提是价值观一致。在共同的价值观下,我们会把组织变小,但是更有效。
如果说从上到下一管到底,价值观不一样,天天管也管不住。但只要“信了同样的教”,价值观一样,不用管,大家也一定朝着一个方向用力。
我们的团队很小,但坚持了12年,就有价值。我们在西安有团队,是小组织。每一个组织在当地都要成为项目公司。我们有很多小组织。在互联网时代,小组织灵活机动,可以随时改变。
接下来,我们仍然会做很多小组织。形式上我们是分散的,实际上我们用价值观协调。这些小组织按照我们的想法,朝着同一个价值观方向协调。最后我们能够攻坚克难,做成很多事情。
(繁星若尘摘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邝 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