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教育的现代意蕴及其实现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情怀是人们基于对家、国的归属意识和热爱的情感而生成的使命与责任,是儒家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精神命脉。儒家文化家国情怀以“家国同构”为社会政治伦理基础,以“忠孝一体”为核心内容,以“修身济世”为实践方式,并随着时代发展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家国情怀教育是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者唤醒、激发、引导和培育学习者主体性、感恩心、公共性、国家认同、民胞物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情感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不仅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要结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具有侧重点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有效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根据专业典型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按照规范的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完成基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重构,形成了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逻辑性和可持续更新性等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弥补了传统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构建基于国际专业认证要求的课程体系,是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制定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
摘 要: 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亟需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导致人才培养出现“所学知识与岗位不匹配”、“实操能力低”等问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以培养掌握英语和跨境电商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跨境电商职业为导向,依托校企合作开展建设。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内容应从专业实训课程模块、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深入改革与开发,并制定保障措施以便
摘 要: 高等院校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人才的摇篮,工程实训课程思政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增强就业实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但当前工程实训课程思政的推进存在着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资源不丰富等问题。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主体出发,针对工程实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与国家发展要求的新工科人才。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程实训;
摘 要: “反向设计法”是先确定教学目标,再通过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评估标准,最后结合目标来评估教学的方法。梳理分析运动规律课程中面临的问题,使用“反向设计法”对运动规律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依据课程预期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项目任务和评估标准,再使用“反向设计法”实施课堂教学,以项目任务为教学具体目标,学生通过“步骤评估标准”完成学习、评估、优化作品的闭环训练来提高技能水平,有效解决课程教学质量欠佳的问题
鉴于近年来权威主义非主流儿童观返潮,借鉴贝卡利亚倡导废除死刑时的分析框架,笔者对权威主义儿童观从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进行跨学科批判和分析.笔者认为,体罚无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