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口服治疗,采用B超对患者子宫肌瘤与子宫的大小进行检查,通过实验室对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进行检测,记录患者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显著缩小子宫肌瘤与子宫的体积;孕酮水平(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均得到改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较少不良反应,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84-01
妇科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中子宫肌瘤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30~50岁的育龄妇女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发病率高达20~25%左右[1]。本文回顾性总结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39.8±3.5)岁。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时均通过彩色超声进行检查,均符合子宫肌瘤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本组研究对象排除肝、肾、脑、心等器官疾病。患者临床上均出现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症状。
1.2 方法。本组50例子宫肌瘤研究对象在月经结束3d后给予10mg米非司酮口服,每晚1次,1个疗程为3个月。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分别对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情况进行测量,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在用药前后的大小进行计算,在患者治疗的1个疗程后停止用药治疗,完成治疗的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1.3 临床观察指标。分别测量患者在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与子宫的大小,并对孕酮水平(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观察。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子宫大小、月经量、月经周期均恢复到正常状态,肌瘤完全消失。
(2)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变,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对比子宫肌瘤在用药前后的体积,缩小范围超过一半。
(3)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得到轻微改变,子宫体积没有明显的缩小,子宫肌瘤与治疗前对比体积缩小超过1/3。
(4)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出现改变的情况,子宫肌瘤、子宫的体积和治疗前对比,没有缩小的趋势。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子宫肌瘤与子宫治疗前后的体积变化情况。本组50例患者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显著缩小子宫肌瘤与子宫的体积,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对比血清激素水平治疗前后的改变情况。本组50例患者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孕酮水平(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均得到改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 随访。本组患者在完成治疗的3个月后进行随访工作,49例患者成功随访,随访率为98%。本组49例随访对象中,年龄超过50岁的2例患者月经没有恢复;停止药物治疗后30d内月经恢复的有35例患者;停药治疗60d后月经恢复的有12例患者。本组47例恢复月经的患者中,子宫肌瘤没有出现显著增大情况的有30例,总有效率为61.2%;4例患者在6个月后子宫肌瘤复查工作中有明显增大的情况,3例患者通过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1例患者采用全切子宫手术进行治疗。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有着孕激素受体(PR)与雌激素受体(ER)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与孕激素与雌激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疾病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2]。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一种,其主要是利用和孕激素进行受体竞争将拮抗的作用全面发挥,同时还能够利用非竞争性抗雌激素对丘脑-垂体-卵巢轴起到抑制的作用,加快子宫肌瘤萎缩的速度,对闭经起到诱发的作用。患者采用子宫肌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子宫内膜、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肌瘤血管生成的情况,逐渐减少子宫内膜的血流情况能够使螺旋动脉出现萎缩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膜增生的情况。米非司酮药物能够起到明显阻断孕激素加快血管生长机制的目的。米非司酮药物对新生毛细血管内合成皮细胞DNA能够起到干扰的作用,降低生成血管的发生率。
分析本组研究数据得知,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肌瘤有着较小的体积,则有着更好的疗效,属于较为良好的治疗方式。如患者属于绝经期,且子宫肌瘤的体积<400cm3的情况时,则临床上能够通过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着较大肌瘤患者则采用米非司酮药物将肌瘤缩小,将患者临床上出现贫血的情况有效改善。本组50例研究对象,采用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后明显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各方面临床治疗在用药治疗后均有所下降,表明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肌瘤体积能够起到明显缩小的作用,有着降低盆腔充血、纠正贫血等基本特征,比较适合在手术前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本组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低血压、色素沉着、体重增加、肝肾功能改变等严重不良反应,只是少数患者存在阴道干燥、轻微潮热、轻度恶心等不良反应,所以,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着较大的安全性。
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患者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将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同时能够给慢性失血造成贫血症状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如患者属于严重贫血的情况,无法立即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前服用米非司酮能够将肌瘤有效缩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洪鸽.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4(05):176-177
[2] 曾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7(05):196-197
方法:选取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口服治疗,采用B超对患者子宫肌瘤与子宫的大小进行检查,通过实验室对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进行检测,记录患者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显著缩小子宫肌瘤与子宫的体积;孕酮水平(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均得到改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较少不良反应,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84-01
妇科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中子宫肌瘤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30~50岁的育龄妇女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发病率高达20~25%左右[1]。本文回顾性总结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39.8±3.5)岁。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时均通过彩色超声进行检查,均符合子宫肌瘤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本组研究对象排除肝、肾、脑、心等器官疾病。患者临床上均出现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症状。
1.2 方法。本组50例子宫肌瘤研究对象在月经结束3d后给予10mg米非司酮口服,每晚1次,1个疗程为3个月。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分别对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情况进行测量,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在用药前后的大小进行计算,在患者治疗的1个疗程后停止用药治疗,完成治疗的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
1.3 临床观察指标。分别测量患者在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与子宫的大小,并对孕酮水平(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观察。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子宫大小、月经量、月经周期均恢复到正常状态,肌瘤完全消失。
(2)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变,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对比子宫肌瘤在用药前后的体积,缩小范围超过一半。
(3)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体征得到轻微改变,子宫体积没有明显的缩小,子宫肌瘤与治疗前对比体积缩小超过1/3。
(4)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出现改变的情况,子宫肌瘤、子宫的体积和治疗前对比,没有缩小的趋势。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子宫肌瘤与子宫治疗前后的体积变化情况。本组50例患者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显著缩小子宫肌瘤与子宫的体积,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对比血清激素水平治疗前后的改变情况。本组50例患者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孕酮水平(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均得到改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 随访。本组患者在完成治疗的3个月后进行随访工作,49例患者成功随访,随访率为98%。本组49例随访对象中,年龄超过50岁的2例患者月经没有恢复;停止药物治疗后30d内月经恢复的有35例患者;停药治疗60d后月经恢复的有12例患者。本组47例恢复月经的患者中,子宫肌瘤没有出现显著增大情况的有30例,总有效率为61.2%;4例患者在6个月后子宫肌瘤复查工作中有明显增大的情况,3例患者通过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1例患者采用全切子宫手术进行治疗。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有着孕激素受体(PR)与雌激素受体(ER)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与孕激素与雌激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疾病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2]。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一种,其主要是利用和孕激素进行受体竞争将拮抗的作用全面发挥,同时还能够利用非竞争性抗雌激素对丘脑-垂体-卵巢轴起到抑制的作用,加快子宫肌瘤萎缩的速度,对闭经起到诱发的作用。患者采用子宫肌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子宫内膜、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肌瘤血管生成的情况,逐渐减少子宫内膜的血流情况能够使螺旋动脉出现萎缩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膜增生的情况。米非司酮药物能够起到明显阻断孕激素加快血管生长机制的目的。米非司酮药物对新生毛细血管内合成皮细胞DNA能够起到干扰的作用,降低生成血管的发生率。
分析本组研究数据得知,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肌瘤有着较小的体积,则有着更好的疗效,属于较为良好的治疗方式。如患者属于绝经期,且子宫肌瘤的体积<400cm3的情况时,则临床上能够通过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着较大肌瘤患者则采用米非司酮药物将肌瘤缩小,将患者临床上出现贫血的情况有效改善。本组50例研究对象,采用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后明显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各方面临床治疗在用药治疗后均有所下降,表明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肌瘤体积能够起到明显缩小的作用,有着降低盆腔充血、纠正贫血等基本特征,比较适合在手术前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本组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低血压、色素沉着、体重增加、肝肾功能改变等严重不良反应,只是少数患者存在阴道干燥、轻微潮热、轻度恶心等不良反应,所以,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有着较大的安全性。
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患者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将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同时能够给慢性失血造成贫血症状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如患者属于严重贫血的情况,无法立即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前服用米非司酮能够将肌瘤有效缩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洪鸽.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4(05):176-177
[2] 曾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7(05):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