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前后的实验室结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分析结果,治疗主要采用更昔洛韦抗巨细胞感染。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相应。结论: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能反应患者临床病情,可靠便捷。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 IgM 新生儿 酶联免疫法【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66-02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HCM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感染的途径主要为先天性、围产期以及生后感染三种方式。巨细胞病毒属于疱疹病毒,感染后其发病隐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生存质量。在我国CMV感染率约3.7%,妊娠期孕妇的CMV感染率在4.3%-7%之间[1]。目前常用的检测有血清学检测CMV-IgM,及PCR检测CMV-DNA为主的病毒核酸检测等。本研究主要采用检测IgM抗体以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入选患者为2011年12月到2012年10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68名。患者年龄为1-28天(10.9±3.69d),出生体重1490-4010(2895±582)g。患者相关情况如下:肝脏大43例,脾大1例,原始反射异常25例;听力筛查异常者21例,肝功能受损者12例,神经测定评分<36分者15例。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诊断标准:参考《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2],①在受检的血或尿液中任何一种的病毒学检查中分离出CMV;②患儿外周血CMV-PP65阳性;③抗CMVIgG阳性;④结合临床。纳入标准:①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符合诊断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免疫缺陷者;②类风湿因子等干扰;③其他病因引起类似症状的感染疾病;④严重疾患急需治疗者。
1.3 检验方法。
1.3.1 患者IgM抗体检测采用: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为:北京现代高达生物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3.2 检测时间为患者经系统治疗前后。
1.3.3 检测方法为: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存放于4℃,避免反复冻融及溶血。实验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实验结果解释等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实验步骤包括:平衡、配液、设定、加样、加酶、温育、洗板、终止及测定。检测的实验原理为:以捕获法的原理检测血清中的CMV IgM抗体。其中包括:人IgM包被的微孔板、以HRP(即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重组巨细胞病毒CMV抗原作为示踪剂,采用TMB显色系统。
1.3.4 检验仪器为:酶标仪Mindray MR-96A、洗板机Mindray MW-12A。
1.4 治疗方法。患者的治疗为促胆汁排泄、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等。[3]更昔洛韦:诱导阶段:更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次,12h/次,共2周;之后停药(更昔洛韦)1周;后给予维持治疗:5mg/kg静脉滴注/次,每次滴注的时间在1h以上,1次/日,5次/周,总疗程2个月。
1.5 评价指标。
1.5.1 疗效评价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好转或痊愈,包括CMV IgM的阳性转阴,及转阴率。
1.5.2 不良反應检测。诱导阶段时期,患者每周检测血常规2次,肝肾功1次;维持治疗期间,每周检测血常规1次,肝肾功1次/2周。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以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结果CMV IgM的转归。治疗前、后相比较,患者CMV IgM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经治疗后CMV IgM转阴率93.93%。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症状体征及检查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3 少数患者有贫血、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减轻缓解。
3 讨论
新生儿的CMV感染临床表现无显著的特异性,以肝损害常见,可表现为肝脏大、黄疸、肝功异常、咳嗽、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多、听力障碍等。而HCMV感染胎儿病死率可达10%-30%,而存活的病患中,大部分多种神经系统相关后遗症,对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精神上的负担,对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也影响甚深,而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较为经济实用。
CMV感染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DNA检测等[4]。虽然病毒培养阳性是诊断CMV感染“金指标”,但因其不能快速确诊,临床少用。CMV-IgM阳性为血清学检测,可提示潜伏病毒被激活或CMV近期活动性感染。IgM抗体产生虽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检测费用低、方便、快速较为常用,且能反应病毒感染的状况以及通过检测,可以初步判断其治疗效果,故属于临床使用最广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IgM的检测结果还受机体免疫状态、时间窗等多种因素影响,可造成假阴性,故尚需综合考虑,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测,以尽早检测诊断患者的CMV病毒感染。虽然PCR检测CMV-DNA具有标本量小、敏感性高、快捷的特点,但PCR阳性并不一定存在有活动性的CMV感染,若作为CMV感染的诊断标准尚有欠妥当。
更昔洛韦对CMV抑制作用强,临床得到广泛肯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对比实验室的结果,与实际临床疗效相符合。
综上所述,检测CMV IgG能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病情,可靠便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平鹦.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现状及治疗[J].上海医药,2007,28(5):224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7):44
[3]贺晓日,陈平洋,谢宗德,王涛,薄涛,胡劲涛,盖建芳,不同剂量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8):641-644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 IgM 新生儿 酶联免疫法【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66-02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HCM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感染的途径主要为先天性、围产期以及生后感染三种方式。巨细胞病毒属于疱疹病毒,感染后其发病隐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生存质量。在我国CMV感染率约3.7%,妊娠期孕妇的CMV感染率在4.3%-7%之间[1]。目前常用的检测有血清学检测CMV-IgM,及PCR检测CMV-DNA为主的病毒核酸检测等。本研究主要采用检测IgM抗体以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入选患者为2011年12月到2012年10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68名。患者年龄为1-28天(10.9±3.69d),出生体重1490-4010(2895±582)g。患者相关情况如下:肝脏大43例,脾大1例,原始反射异常25例;听力筛查异常者21例,肝功能受损者12例,神经测定评分<36分者15例。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诊断标准:参考《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2],①在受检的血或尿液中任何一种的病毒学检查中分离出CMV;②患儿外周血CMV-PP65阳性;③抗CMVIgG阳性;④结合临床。纳入标准:①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符合诊断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免疫缺陷者;②类风湿因子等干扰;③其他病因引起类似症状的感染疾病;④严重疾患急需治疗者。
1.3 检验方法。
1.3.1 患者IgM抗体检测采用: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生产厂家为:北京现代高达生物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3.2 检测时间为患者经系统治疗前后。
1.3.3 检测方法为: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存放于4℃,避免反复冻融及溶血。实验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实验结果解释等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实验步骤包括:平衡、配液、设定、加样、加酶、温育、洗板、终止及测定。检测的实验原理为:以捕获法的原理检测血清中的CMV IgM抗体。其中包括:人IgM包被的微孔板、以HRP(即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重组巨细胞病毒CMV抗原作为示踪剂,采用TMB显色系统。
1.3.4 检验仪器为:酶标仪Mindray MR-96A、洗板机Mindray MW-12A。
1.4 治疗方法。患者的治疗为促胆汁排泄、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等。[3]更昔洛韦:诱导阶段:更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次,12h/次,共2周;之后停药(更昔洛韦)1周;后给予维持治疗:5mg/kg静脉滴注/次,每次滴注的时间在1h以上,1次/日,5次/周,总疗程2个月。
1.5 评价指标。
1.5.1 疗效评价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好转或痊愈,包括CMV IgM的阳性转阴,及转阴率。
1.5.2 不良反應检测。诱导阶段时期,患者每周检测血常规2次,肝肾功1次;维持治疗期间,每周检测血常规1次,肝肾功1次/2周。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以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结果CMV IgM的转归。治疗前、后相比较,患者CMV IgM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患者经治疗后CMV IgM转阴率93.93%。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症状体征及检查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3 少数患者有贫血、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减轻缓解。
3 讨论
新生儿的CMV感染临床表现无显著的特异性,以肝损害常见,可表现为肝脏大、黄疸、肝功异常、咳嗽、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增多、听力障碍等。而HCMV感染胎儿病死率可达10%-30%,而存活的病患中,大部分多种神经系统相关后遗症,对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精神上的负担,对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也影响甚深,而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较为经济实用。
CMV感染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DNA检测等[4]。虽然病毒培养阳性是诊断CMV感染“金指标”,但因其不能快速确诊,临床少用。CMV-IgM阳性为血清学检测,可提示潜伏病毒被激活或CMV近期活动性感染。IgM抗体产生虽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检测费用低、方便、快速较为常用,且能反应病毒感染的状况以及通过检测,可以初步判断其治疗效果,故属于临床使用最广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IgM的检测结果还受机体免疫状态、时间窗等多种因素影响,可造成假阴性,故尚需综合考虑,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测,以尽早检测诊断患者的CMV病毒感染。虽然PCR检测CMV-DNA具有标本量小、敏感性高、快捷的特点,但PCR阳性并不一定存在有活动性的CMV感染,若作为CMV感染的诊断标准尚有欠妥当。
更昔洛韦对CMV抑制作用强,临床得到广泛肯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对比实验室的结果,与实际临床疗效相符合。
综上所述,检测CMV IgG能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病情,可靠便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平鹦.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现状及治疗[J].上海医药,2007,28(5):224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组.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7):44
[3]贺晓日,陈平洋,谢宗德,王涛,薄涛,胡劲涛,盖建芳,不同剂量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8):64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