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高一新生亟须弥补的一项功课,这能为他们顺利适应高中历史课程提供很大帮助。教师应帮助高一新生解决好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等问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课外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实现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外阅读 初高中衔接
初高中衔接是我国当前中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中考后,大批的初中毕业生都涌入各种初高中衔接的培训班。高中开学之初,教师也都会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给刚跨入高中的新生进行初高中衔接辅导。在这种大环境下,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外阅读辅导,以及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等问题并未受到应有重视。
一、历史课外阅读在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中的重要性
1.历史课外阅读是高一新生亟须弥补的一项功课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道出了广泛阅读对学习的重要性。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习历史也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历史囊括古今,包罗万象。仅仅依托教科书是很难学好历史的。鉴于此,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初高中历史课程对于课外阅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在课程资源方面强调:除了历史教科书外,图书馆、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指出:学生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课程资源方面强调:除了历史教科书以外,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存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前,教育部的历史课标研制专家们在多个场合透露: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显而易见,要落实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深化初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就离不开在学生中推广历史课外阅读。然而,众所周知,当前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十分匮乏。历史课外阅读是广大中学生亟须弥补的一项功课。而高一阶段则是学生改变旧习惯、重视历史课外阅读的一个契机。
2.历史课外阅读是高一新生克服初高中衔接障碍,顺利适应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课程从宏观角度入手,按照时序编排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侧重于识记。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基本掌握知识,应对中考。高中历史课程兼顾宏观与微观,按照专题编排教材,教学内容的时空跳跃性很大,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远远超过了初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上升到了侧重理解与应用的层面。高考更是突显能力,对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查。习惯了初中历史的高一新生,一跨入高中,就面对着迥然不同、难度骤增的历史课,往往很不适应,难以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的衔接,进而影响了学习,而历史课外阅读能帮助高一新生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一些可读性较强的历史课外读物能帮助高一新生缓解畏难情绪,重拾学习历史的兴趣与信心。其次,与教材相关的历史课外读物能帮助高一新生适应教学内容跳跃性大的特点,有利于拓展知识面,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此外,广泛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及相应的交流探讨有助于高一新生领悟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与方法技巧,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史证能力、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二、改进高一新生历史课外阅读状况的策略
历史课外阅读对于高一新生的初高中历史衔接是很重要的,但他们却对于历史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如何改变这一狀况,帮助高一新生养成历史课外阅读的习惯呢?
1.开门见山,讲明为什么读
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性,教师很容易明白,但学生就不一定能明白。所以,在学生刚跨入高中,刚接触历史时,教师就应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对于读好高中历史的重要作用。我习惯于借助高一新生的第一堂历史课上一节《导言课》。在这节课里,我会简单介绍初高中历史的差别与联系、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学习高中历史的建议等内容。我会向学生强调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好高中历史的重要作用。
2.推荐书目,指明读什么
由于历史包罗万象,历史类读物汗牛充栋,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读完。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却又良莠不齐,高一新生在阅读历史课外之初应由教师推荐阅读书目。适合高一新生阅读的历史读物有以下几类:
(1)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谌旭彬的《汉朝:被掩盖的真相》《中国:1864—1911》,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历史的底稿》,(美)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带一本书去巴黎》等。这些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有助于学生提升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提升历史素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市场上的历史通俗读物鱼龙混杂,各种穿越、戏说、秘史充斥其间,低俗化、娱乐化的倾向较为严重,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甄别优劣。
(2)名家名著。历史课外阅读应重点读名家名著。但历史类书籍多,名家名著也多,切忌贪多求全,要从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际出发,精选与高中历史教材相关、与高中生认知水平相契合的名家名著。值得推荐的中国史方面的书籍有: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葛剑雄的《统一与分裂》,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美)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王奇生的《革命与反革命》,(美)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等。世界史方面的书籍有:陈哲衡的《西洋史》,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钱乘旦的《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李剑鸣的《美国的奠基时代》,(美)帕尔默等合著的《现代世界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等。 (3)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这些是国内中学历史教学圈内公认的四大学术刊物。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数不胜数的历史类文章充斥着网络与各类报纸杂志,令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又因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与辨别能力尚显稚嫩。鉴于此,我认为,学生要阅读历史类文章应首选优秀历史杂志中的文章,专业的学术杂志论文对他们来说过于高深。上述四种刊物中有很多的内容都适合学生阅读,能对他们学习高中历史以帮助与启迪。
3.言传身教,教会怎么读
首先,大多高一新生由于长期不注重历史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应加以辅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课外阅读习惯。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先有一桶水。而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就要喜爱阅读,通过榜样作用去影响学生,通过渊博的学识去感染学生。我就很喜欢购书与阅读,家中藏书近千册,长期保持着每月精读两本书的习惯,工作之余也常常手捧一卷,埋头阅读,虽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难以在知识层面上给予学生深刻启迪,但我爱读书的习惯还是影响了部分学生。
其次,要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一讲到课外阅读,很多学生马上就会说:“学习任务那么重,作业那么多,根本没时间读。”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利用零散时间来阅读,让阅读代替玩手机、玩游戏,使之成为一种消遣的方式。面对茫茫书海,动辄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大著作,学生往往容易退缩,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选读与全读、精读与略读等阅读技巧。有的学生说:“教科书都记不牢,课外书更是看了就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不追求过目不忘,只要书看多了,就会有一定积累,自然会润物细无声般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应有所问、有所思,当有想法时要及时记录下来,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但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对于深入探究此问题的学生可阅读美国学者艾德勒的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
最后,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历史小论文比赛、读書报告会、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评选、历史辩论会和编排历史话剧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当然,很多交流探讨无须大张旗鼓,只要随时随地、轻松自由地进行即可。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发地交流探讨。如学生向教师借书,教师可适时询问“读到哪里”“有什么感受”等。当碰到两位同学交流问题时,教师也可以加入其中,给予他们以鼓励与肯定,并解答疑问。
三、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课外阅读是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教师应重视历史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高中教育的实际与高一新生的特殊学情出发,对他们的历史课外阅读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历史课外阅读习惯,让历史课外阅读在学生的初高中历史衔接中以及以后的学习中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陆宏慧.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J].考试周刊,2008(4).
[4]余延学.让课外阅读成为中学历史课程的一部分[C].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外阅读 初高中衔接
初高中衔接是我国当前中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中考后,大批的初中毕业生都涌入各种初高中衔接的培训班。高中开学之初,教师也都会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给刚跨入高中的新生进行初高中衔接辅导。在这种大环境下,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外阅读辅导,以及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等问题并未受到应有重视。
一、历史课外阅读在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中的重要性
1.历史课外阅读是高一新生亟须弥补的一项功课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道出了广泛阅读对学习的重要性。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习历史也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历史囊括古今,包罗万象。仅仅依托教科书是很难学好历史的。鉴于此,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初高中历史课程对于课外阅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在课程资源方面强调:除了历史教科书外,图书馆、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指出:学生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课程资源方面强调:除了历史教科书以外,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存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前,教育部的历史课标研制专家们在多个场合透露: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显而易见,要落实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深化初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就离不开在学生中推广历史课外阅读。然而,众所周知,当前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十分匮乏。历史课外阅读是广大中学生亟须弥补的一项功课。而高一阶段则是学生改变旧习惯、重视历史课外阅读的一个契机。
2.历史课外阅读是高一新生克服初高中衔接障碍,顺利适应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课程从宏观角度入手,按照时序编排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侧重于识记。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基本掌握知识,应对中考。高中历史课程兼顾宏观与微观,按照专题编排教材,教学内容的时空跳跃性很大,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远远超过了初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上升到了侧重理解与应用的层面。高考更是突显能力,对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查。习惯了初中历史的高一新生,一跨入高中,就面对着迥然不同、难度骤增的历史课,往往很不适应,难以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的衔接,进而影响了学习,而历史课外阅读能帮助高一新生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一些可读性较强的历史课外读物能帮助高一新生缓解畏难情绪,重拾学习历史的兴趣与信心。其次,与教材相关的历史课外读物能帮助高一新生适应教学内容跳跃性大的特点,有利于拓展知识面,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此外,广泛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及相应的交流探讨有助于高一新生领悟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与方法技巧,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史证能力、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二、改进高一新生历史课外阅读状况的策略
历史课外阅读对于高一新生的初高中历史衔接是很重要的,但他们却对于历史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如何改变这一狀况,帮助高一新生养成历史课外阅读的习惯呢?
1.开门见山,讲明为什么读
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性,教师很容易明白,但学生就不一定能明白。所以,在学生刚跨入高中,刚接触历史时,教师就应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对于读好高中历史的重要作用。我习惯于借助高一新生的第一堂历史课上一节《导言课》。在这节课里,我会简单介绍初高中历史的差别与联系、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学习高中历史的建议等内容。我会向学生强调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好高中历史的重要作用。
2.推荐书目,指明读什么
由于历史包罗万象,历史类读物汗牛充栋,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读完。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却又良莠不齐,高一新生在阅读历史课外之初应由教师推荐阅读书目。适合高一新生阅读的历史读物有以下几类:
(1)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谌旭彬的《汉朝:被掩盖的真相》《中国:1864—1911》,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历史的底稿》,(美)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带一本书去巴黎》等。这些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有助于学生提升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提升历史素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市场上的历史通俗读物鱼龙混杂,各种穿越、戏说、秘史充斥其间,低俗化、娱乐化的倾向较为严重,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甄别优劣。
(2)名家名著。历史课外阅读应重点读名家名著。但历史类书籍多,名家名著也多,切忌贪多求全,要从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际出发,精选与高中历史教材相关、与高中生认知水平相契合的名家名著。值得推荐的中国史方面的书籍有: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葛剑雄的《统一与分裂》,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美)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王奇生的《革命与反革命》,(美)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等。世界史方面的书籍有:陈哲衡的《西洋史》,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钱乘旦的《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李剑鸣的《美国的奠基时代》,(美)帕尔默等合著的《现代世界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等。 (3)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这些是国内中学历史教学圈内公认的四大学术刊物。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数不胜数的历史类文章充斥着网络与各类报纸杂志,令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又因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与辨别能力尚显稚嫩。鉴于此,我认为,学生要阅读历史类文章应首选优秀历史杂志中的文章,专业的学术杂志论文对他们来说过于高深。上述四种刊物中有很多的内容都适合学生阅读,能对他们学习高中历史以帮助与启迪。
3.言传身教,教会怎么读
首先,大多高一新生由于长期不注重历史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应加以辅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课外阅读习惯。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先有一桶水。而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就要喜爱阅读,通过榜样作用去影响学生,通过渊博的学识去感染学生。我就很喜欢购书与阅读,家中藏书近千册,长期保持着每月精读两本书的习惯,工作之余也常常手捧一卷,埋头阅读,虽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难以在知识层面上给予学生深刻启迪,但我爱读书的习惯还是影响了部分学生。
其次,要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一讲到课外阅读,很多学生马上就会说:“学习任务那么重,作业那么多,根本没时间读。”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利用零散时间来阅读,让阅读代替玩手机、玩游戏,使之成为一种消遣的方式。面对茫茫书海,动辄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大著作,学生往往容易退缩,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选读与全读、精读与略读等阅读技巧。有的学生说:“教科书都记不牢,课外书更是看了就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不追求过目不忘,只要书看多了,就会有一定积累,自然会润物细无声般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应有所问、有所思,当有想法时要及时记录下来,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但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对于深入探究此问题的学生可阅读美国学者艾德勒的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
最后,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历史小论文比赛、读書报告会、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评选、历史辩论会和编排历史话剧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当然,很多交流探讨无须大张旗鼓,只要随时随地、轻松自由地进行即可。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发地交流探讨。如学生向教师借书,教师可适时询问“读到哪里”“有什么感受”等。当碰到两位同学交流问题时,教师也可以加入其中,给予他们以鼓励与肯定,并解答疑问。
三、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课外阅读是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教师应重视历史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高中教育的实际与高一新生的特殊学情出发,对他们的历史课外阅读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历史课外阅读习惯,让历史课外阅读在学生的初高中历史衔接中以及以后的学习中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陆宏慧.高中生课外阅读与历史课学习[J].考试周刊,2008(4).
[4]余延学.让课外阅读成为中学历史课程的一部分[C].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