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期间著名的武器装备数不胜数,其中有一把著名的战斗匕首,它的出现影响了整整一代匕首的设计风格,而且它的诞生地是中国的上海。这把战斗匕首就是费尔白恩-西克斯匕首,也称为F-S战斗匕首。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还要从当时上海特殊的历史背景说起。
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在随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并允许外国在上海设立租界。后来,随着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在上海租界的规模和权利也越来越大,俨然成了国中之国。中国的军队、警察不可随意进入租界,租界内的治安由帝国主义国家设立的“巡捕房”负责管理。这巡捕房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上海租界设立的警察机构。F-S战斗匕首的两位设计者——费尔白恩和西克斯当时就在巡捕房任职。这两人是单兵格斗的专家,对西方的格斗技巧和中国武术都很精通。
据费尔白恩和西克斯的一位同事奥尼尔回忆,F-S匕首的设计制造是由当时驻上海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4团提议的。因那时上海的社会状况十分复杂,各种匪徒、海盗、黑社会组织的活动十分猖獗,并且上海的街道既黑暗又狭窄,使得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也感到很不安全,所以都希望有一把防身的利器带在身上。
一个叫雅顿的美国上尉在研制这把匕首的过程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费尔白恩收集了大量的英国刺刀,雅顿利用它们作原料,试验匕首的最佳尺寸和造型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性。
经过一番努力,这款匕首终于制成了,生产量不大,大约500把左右,双刃刀身,可乐瓶形刀柄,S形护手。护手长度最初为7.5cm,明显过大,只生产了几把,以后就改为5cm。这一批产品被称为第一代F-S匕首,集中体现的设计思想就是突出其格斗的作用,而不附加其他功能。这和很多现代刀具追求多功能的设计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其中间粗、两端细的刀柄正适合捅刺时刀尖向前的握持姿势,手掌下部的凸起部分正与刀柄后端较细的部分相贴合,刀柄中间较粗的部分与掌心相贴合,而拇指和食指正好握在前端较细的部位。刀柄用黄铜材料制成,使其有一定的重量,可确保捅刺时的威力;刀柄表面刻有斜方格纹路,可起防滑作用;非常尖锐的刀身更是将捅刺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而且两侧开刃,砍削也很灵活。
这一批产品有一个不够理想的地方,就是它的护手设计成了S形,可能是当时认为这样比较美观一些吧,但实践证明这种造型不可取,因为它容易钩挂衣服。
这一型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其靠近护手的一小段刀身不开刃,也不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变薄,而是在这个位置上形成一块方形的平面区域,英文称为 “recasso”,但是找不到一个中文词汇和它对应,受手枪的“套筒座”、“转轮座” 的启发,我们不妨称之为“刀身座”。这种设计是为了方便在上面刻制铭文,但加工起来比较麻烦。
1940年,费尔白恩和西克斯回到了英国,当年8月,英国组建了一支“突击队”,这可以说是一支具有现代意义的特种部队,主要作战任务是以奇袭的方式,破坏敌人的重要军事设施,截获情报等。这支突击队,就是现在英军SBS(特别舟艇团)的前身。鉴于费尔白恩、西克斯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阅历,他们被任命为教官,专门负责队员的格斗技术训练。突击队正缺少一种合适的匕首,于是在上海设计的这种匕首正好派上了用场,他们在第一代F-S匕首的基础上又作了改进,将S形护手改成了直的,这样不但避免了钩挂衣服的麻烦,而且使它在握持的时候不必再管哪一侧的刀刃向上。另一个变化是取消了刀身座,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而且全部的刀身都开刃,使切割东西变得更加容易。这一时期生产的F-S匕首被称为第二代产品,从1941 年初期生产,生产了近两年的时间。由于它的黄铜刀柄很重,英国人给它取了一个俗名:“胖子”。
称为“肋骨形”,这就是第三代F-S匕首。由于费尔白恩和西克斯并没有参与这一次改型,有人认为这以后的产品不应再称为F-S匕首,英国军方也将它改称为“突击队战斗匕首”,但是F-S匕首的名称早已深入人心,有的工厂在生产时仍然刻上“F-S”字样。
这时已有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生产F-S匕首,其刀柄、刀首、刀鞘等也越来越多样,但其基本特征始终保持不变。二战结束以后,仍然有工厂制造F-S匕首, 还出现了专供收藏的产品,制作十分精美。
F-S匕首被二战期间多支著名部队装备过,除了英国突击队外,还有英国空降部队、加拿大空降部队,SAS(法国特别空勤团)、SOE(英国特战执行处)、OSS(美国战略勤务局)等特种部队、美国巡逻骑警等,除了装备部队之外,个人购买的也不在少数。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一代战斗匕首的风格,二战期间许多著名的战斗匕首,如美国的V-42匕首、海上袭击者短剑等,都明显受了F-S匕首的影响。如果说吉姆·鲍伊是19世纪的匕首之王,那么F-S匕首则是20世纪最耀眼的明星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