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千年来,在与西方世界的对话中,茶叶始终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今天,中国茶业如何顺应变化,走出规模和产量论英雄的历史,进而创造新供给、新增长,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在中国茶产业版图上,浙江的规模和产量无法与许多省份相提并论,但论质量和效益却名列前茅。以“十二五”以来的6年为例,浙江茶园总面积增长不到30万亩,但一产产值却增长了整整七成。
专家预判,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后工业化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出现巨大变化:服务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一切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设定都将被重构,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更加个性,也更注重符号世界的创建。
到了后工业化时代,我们如何构建茶叶生产与消费的引领能力?在这方面,浙江又能给予哪些启迪?
向“结构”要效益,而不是向规模要增长
浙江是茶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尤其在茶业综合竞争力方面,一直为人称道。但浙江茶叶种植面积其实并不大,而且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六年时间只增加了30万亩。
浙江资源比较匮乏,对扩大面积一直比较谨慎。改革开放后,取消统购统销,茶叶发展歧路彷徨。由于比较效益下降,生产规模一度下滑,出现抛荒、弃采,甚至改种。不断萎缩的茶产业,以及屡屡发生的卖茶难现象,让浙江陷入思考:依靠数量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依靠产品的适销对路,才能真正提高效益。
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告诉笔者,上世纪90年代以前,浙江提出“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此后变更为“稳定面积,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不仅没有扩大规模,而且连“提高单产”也不再提起。“外延式的规模化高增长,不仅要付出环境资源成本,而且潜藏着‘卖茶难’的社会风险!”
因此,这么些年来,浙江从未在规模扩张上推波助澜,而一些宜茶地区,如丽水出台鼓励性政策,也仅仅是区域性的作为,从全省层面来看,恰恰弥补了茶叶恢复性增长的需要,达到了总体上的供需平衡。更多的地方则鼓励坡度高于25度,或者产能过低的茶园“退茶还林”。这也是全国性产大于销,价格下降,甚至出现滞销,但浙江茶叶“风景这边独好”,一路平稳健康发展的奥秘所在。
后工业化时代强调经济、环境、自然协调发展,浙茶的成长与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同步前进的要求不谋而合。那么,浙江如何做到让茶叶适销对路呢?笔者调查发现,主要做法是进行各种结构的调整。
首先是调整季节结构,提高春茶比重。浙江茶叶一年产三季,如果正常采摘,夏秋茶比重在六成以上。但因为春茶效益明显高于夏秋茶,浙江从理念、技术配套等方面主动引导,调整季节结构,加大春茶比例。现在在浙江,春茶占60%,夏秋茶占40%。控制总产量,缓和产销矛盾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其次是调整良种结构。无性系茶树品质优、产量高、发芽整齐,非有性系品种可比。确立名优茶战略后,浙江将龙井43、迎霜等11个品种列为重点推广良种。
2001年,浙江省政府再次出台专项文件,加快茶树良种改良。此后十年,浙江茶园良种率从12%直接提升到了62%。在全国的“良种率”排名,浙江也从倒数,一下子蹿到了前三。
为了适应求新、求变、求个性、求特色的时代特征,在提高良种化的同时,浙江潜心研发特色珍稀品种。最为典型的有“白叶一号”、天台黄茶、黄金芽等,个个风味独特,个性十足。像口味鲜爽的安吉白茶,其主打品种“白叶一号”占到安吉茶园总面积的八成以上,每年当地还繁育近亿株无性系良种茶苗,光白茶产业,就可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
最后是调整机炒与手工的结构。现阶段,无论从商品流通的要求来看,还是从人工成本日益抬升的困扰来说,机械化都是必由之路。浙江自2013年启动标准化茶厂建设以来,已升级投产194条生产线,覆盖全省48个县,产值近15亿元。由于实施“机器换人”,很好地保障了浙江茶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化水平。但与此同时,浙江并不排斥手工炒制,那些有意为之的“非标”茶叶,往往个性鲜明,成为“皇冠上的明珠”。
大品牌固然诱人,“小而美”更加可行
后工业化时代,需求的重要变化就是从物质需求转向非物质需求,继而商品服务的文化要求与精神要求也越来越强。因此,企业所供给的商品或服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所有的农产品中,茶叶是最具文化性的产品。那么现阶段,茶产业应该如何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的做法是通过创建品牌,增强茶叶的文化内涵。“在产品和市场的沟通中,品牌是唯一的桥梁和纽带。消费者只有通过品牌,才能感知产品质量和信誉。”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局长成灿土认为。
在品牌建设上,浙江可谓领风气之先。首先,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一县一品”,倡导在县域层面进行茶叶品牌的整合;第二,最早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加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结构模式;第三,最早开展“十大名茶”评定,并举办各类茶事节庆活动,进行品牌推广。
比照“立顿”,浙江能否同样创建出此类驰名世界的大品牌?浙江人普遍认为,“立顿”固然值得学习和效仿,但这种工厂化、标准化统一生产的产品,属于工业化时代的需求,适应的是快速消费需求。而中國茶叶由于地理、气候、品种、工艺、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仅浙江全省就有48个茶叶主产区,每个地方的茶叶都各具特色,这正是品牌个性化、差异化定位所不可或缺的优势。后工业化时代的消费一定是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的,“立顿”的价值,只是作为诸多品牌形态中的一种。
中茶所副所长鲁成银、资深茶人阮浩耕等专家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普遍持此观点。他们认为:“我们固然要有自己的‘立顿’,但也没有必要削足适履。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应该是个性化特征的世界表达。”
在中国茶产业版图上,浙江的规模和产量无法与许多省份相提并论,但论质量和效益却名列前茅。以“十二五”以来的6年为例,浙江茶园总面积增长不到30万亩,但一产产值却增长了整整七成。
专家预判,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后工业化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出现巨大变化:服务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一切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设定都将被重构,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更加个性,也更注重符号世界的创建。
到了后工业化时代,我们如何构建茶叶生产与消费的引领能力?在这方面,浙江又能给予哪些启迪?
向“结构”要效益,而不是向规模要增长
浙江是茶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尤其在茶业综合竞争力方面,一直为人称道。但浙江茶叶种植面积其实并不大,而且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六年时间只增加了30万亩。
浙江资源比较匮乏,对扩大面积一直比较谨慎。改革开放后,取消统购统销,茶叶发展歧路彷徨。由于比较效益下降,生产规模一度下滑,出现抛荒、弃采,甚至改种。不断萎缩的茶产业,以及屡屡发生的卖茶难现象,让浙江陷入思考:依靠数量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依靠产品的适销对路,才能真正提高效益。
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告诉笔者,上世纪90年代以前,浙江提出“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此后变更为“稳定面积,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不仅没有扩大规模,而且连“提高单产”也不再提起。“外延式的规模化高增长,不仅要付出环境资源成本,而且潜藏着‘卖茶难’的社会风险!”
因此,这么些年来,浙江从未在规模扩张上推波助澜,而一些宜茶地区,如丽水出台鼓励性政策,也仅仅是区域性的作为,从全省层面来看,恰恰弥补了茶叶恢复性增长的需要,达到了总体上的供需平衡。更多的地方则鼓励坡度高于25度,或者产能过低的茶园“退茶还林”。这也是全国性产大于销,价格下降,甚至出现滞销,但浙江茶叶“风景这边独好”,一路平稳健康发展的奥秘所在。
后工业化时代强调经济、环境、自然协调发展,浙茶的成长与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同步前进的要求不谋而合。那么,浙江如何做到让茶叶适销对路呢?笔者调查发现,主要做法是进行各种结构的调整。
首先是调整季节结构,提高春茶比重。浙江茶叶一年产三季,如果正常采摘,夏秋茶比重在六成以上。但因为春茶效益明显高于夏秋茶,浙江从理念、技术配套等方面主动引导,调整季节结构,加大春茶比例。现在在浙江,春茶占60%,夏秋茶占40%。控制总产量,缓和产销矛盾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其次是调整良种结构。无性系茶树品质优、产量高、发芽整齐,非有性系品种可比。确立名优茶战略后,浙江将龙井43、迎霜等11个品种列为重点推广良种。
2001年,浙江省政府再次出台专项文件,加快茶树良种改良。此后十年,浙江茶园良种率从12%直接提升到了62%。在全国的“良种率”排名,浙江也从倒数,一下子蹿到了前三。
为了适应求新、求变、求个性、求特色的时代特征,在提高良种化的同时,浙江潜心研发特色珍稀品种。最为典型的有“白叶一号”、天台黄茶、黄金芽等,个个风味独特,个性十足。像口味鲜爽的安吉白茶,其主打品种“白叶一号”占到安吉茶园总面积的八成以上,每年当地还繁育近亿株无性系良种茶苗,光白茶产业,就可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
最后是调整机炒与手工的结构。现阶段,无论从商品流通的要求来看,还是从人工成本日益抬升的困扰来说,机械化都是必由之路。浙江自2013年启动标准化茶厂建设以来,已升级投产194条生产线,覆盖全省48个县,产值近15亿元。由于实施“机器换人”,很好地保障了浙江茶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化水平。但与此同时,浙江并不排斥手工炒制,那些有意为之的“非标”茶叶,往往个性鲜明,成为“皇冠上的明珠”。
大品牌固然诱人,“小而美”更加可行
后工业化时代,需求的重要变化就是从物质需求转向非物质需求,继而商品服务的文化要求与精神要求也越来越强。因此,企业所供给的商品或服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所有的农产品中,茶叶是最具文化性的产品。那么现阶段,茶产业应该如何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的做法是通过创建品牌,增强茶叶的文化内涵。“在产品和市场的沟通中,品牌是唯一的桥梁和纽带。消费者只有通过品牌,才能感知产品质量和信誉。”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局长成灿土认为。
在品牌建设上,浙江可谓领风气之先。首先,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一县一品”,倡导在县域层面进行茶叶品牌的整合;第二,最早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加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结构模式;第三,最早开展“十大名茶”评定,并举办各类茶事节庆活动,进行品牌推广。
比照“立顿”,浙江能否同样创建出此类驰名世界的大品牌?浙江人普遍认为,“立顿”固然值得学习和效仿,但这种工厂化、标准化统一生产的产品,属于工业化时代的需求,适应的是快速消费需求。而中國茶叶由于地理、气候、品种、工艺、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仅浙江全省就有48个茶叶主产区,每个地方的茶叶都各具特色,这正是品牌个性化、差异化定位所不可或缺的优势。后工业化时代的消费一定是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的,“立顿”的价值,只是作为诸多品牌形态中的一种。
中茶所副所长鲁成银、资深茶人阮浩耕等专家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普遍持此观点。他们认为:“我们固然要有自己的‘立顿’,但也没有必要削足适履。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应该是个性化特征的世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