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如今,各个城市都在争抢生态园林城市的美誉,且都在紧罗密布的开展城市园林规划与建设工作,做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有效建设是核心内容。给予生态理念下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较为复杂,其中存在着诸多复杂性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进行了简要分析,仅供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园林;应用
一、概述
(一)生态园林的内涵
(1)以科学为基础,合理安排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提供一个适合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2)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使小气候得到调节,吸收环境中对人体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使生态系统得到基本平衡。(3)美化景观,在净化环境的同时提高艺术水平,增加游客观赏的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应和提高保健修养的能力,尽可能的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适合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城市生态园林的基本特征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便是生态园林,在系统中,由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群落,种群间相互融合,构成不同的层次和适合的季相色彩,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发挥其功能,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得到充分利用,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便形成,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便是如此,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巅峰。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
(三)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
绿地系统建设在整个城市系统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绿地的建设兼具多重属性,这些属性主要有建设城市生态、调节经济功能、改善社会环境等,对城市规划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绿地周围的环境因素,因为绿地系统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能够净化城市空气质量,有利于保持城市水土,也有利于维护城市的水循环与物质循环。另一方面,城市绿地的建设对于整座城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美化作用,各种树木、花草、植被的种植,在净化空气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营造了优美、和谐的居住环境,凸显了城市的人文气息,进而提升了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因此,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对于所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绿地系统建设,使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当前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按传统的模式常常仅有绿地系统的规划,缺乏由生态学、经济学、美学等理论和原理指导。
(二)在城市生态园林系统规划中,大多只做绿地规划,而且仅突出考虑的是公共绿地的设置、范围服务半径和面积,忽略了城市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间的生态关系。
(三)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注重绿地率等指标,而缺乏对“点、线与面”有机整体的生态学指导。
(四)目前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指标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最高值达到33%,而绝大多数城市绿化覆盖率在20%左右;发达国家公园绿地人均占有量达4m2,我国公园绿地人均占有量只有0.6 ~ 3m2;发达国家绿化率达20%,我国绿化率只有5%~ 16%。
(五)对城市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的认识限于传统园林范围之内。仅仅停留在功能及美学意义上的景观布置,同时也忽略了各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生态位以及种间的关系。
(六)对于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等的绿化,一般只提绿地率指标。不同程度或不完全忽视绿地斑块的相互生态关系及面与点线形成的生态关系。也缺乏对其跟踪调查与监督。
(七)对道路、滨河等线状绿地往往强调绿地率及功能性的遮荫及美感,而忽略线状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特殊的生态地位。
(八)树种选择时以建设方及规划方的个人喜好为主,甚至出现“长官”意志树种。缺乏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考虑,对各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组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
三、生态园林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一)做好城市绿地建设的系统规划工作
城市绿地的规划方向应注重其生态性能,将绿地建设规划置于城市整体规划当中,协调好总体规划与局部规划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形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对生態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时,应注重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建设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充分考虑绿地周围的地形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布局情况,尽量做到统筹规划、内外协调、全面统一的建设要求,使城市绿地建设处于一个完整系统的发展格局中,保证绿地系统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借助植物造景创造生态绿化的审美价值
在绿地系统的生态建设中,植物造景可以为生态绿化提供丰富的审美价值,对植物的色相、形态、姿势、造型等的塑造能够增强绿地系统的自然美感,使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地中得到很好地运用,从而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文化内涵。另外,各种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发育规律各不相同,为了很好地实现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应该合理搭配多种植物的平面距离和立体结构,不仅考虑到各种植物之间的轮廓美感,还要合理设计植物的韵律表达,在实现植被合理布局的同时,提高城市绿地的自然美感,使城市的绿色文化得到充分地体现。
(三)加强绿地系统的生态网络建设
生态园林在城市绿地中的建设,为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实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构建,应该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引进更多的绿色植物,尤其注重引进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的植物,与此同时,注意对原有植被和稀有植物进行保护,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网络建设,从而构成和谐自然的绿色生态系统,使生态绿地系统的自然调节属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四)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绿地系统
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要注重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还要强调对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生态园林理念在城市绿地中的体现,需要融入当地城市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人文精神以及发展历史。由于生态园林的建设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个性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绿地规划人员应该将城市的文化、历史及自然等因素充分融入到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当中,从而创建出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生态绿地系统,这种建设理念将人文、自然和人工进行了完美地融合,既凸显了生态绿地的自然属性,也兼具了当地城市的地域特色,使生态绿地系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绿色文化。
结束语
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构建是自然与人文的高度融合。生态园林理念下的城市绿地建设,应该在遵循当地城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生态园林的建设特点,进而创建符合城市特色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宜居环境,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营造出一个“人在绿中”、“家在园中”、“城在林中”。
参考文献:
[1]张静茹,秦华.浅析生态园林城市建设[J].南方农业,2017(31).
[2]刘晓丹.浅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J].山东工业,2015(12).
[3]王江红.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20).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园林;应用
一、概述
(一)生态园林的内涵
(1)以科学为基础,合理安排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提供一个适合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2)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使小气候得到调节,吸收环境中对人体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使生态系统得到基本平衡。(3)美化景观,在净化环境的同时提高艺术水平,增加游客观赏的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应和提高保健修养的能力,尽可能的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适合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城市生态园林的基本特征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便是生态园林,在系统中,由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群落,种群间相互融合,构成不同的层次和适合的季相色彩,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发挥其功能,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得到充分利用,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便形成,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便是如此,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巅峰。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
(三)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
绿地系统建设在整个城市系统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绿地的建设兼具多重属性,这些属性主要有建设城市生态、调节经济功能、改善社会环境等,对城市规划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绿地周围的环境因素,因为绿地系统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能够净化城市空气质量,有利于保持城市水土,也有利于维护城市的水循环与物质循环。另一方面,城市绿地的建设对于整座城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美化作用,各种树木、花草、植被的种植,在净化空气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营造了优美、和谐的居住环境,凸显了城市的人文气息,进而提升了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因此,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对于所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绿地系统建设,使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当前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按传统的模式常常仅有绿地系统的规划,缺乏由生态学、经济学、美学等理论和原理指导。
(二)在城市生态园林系统规划中,大多只做绿地规划,而且仅突出考虑的是公共绿地的设置、范围服务半径和面积,忽略了城市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间的生态关系。
(三)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注重绿地率等指标,而缺乏对“点、线与面”有机整体的生态学指导。
(四)目前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指标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最高值达到33%,而绝大多数城市绿化覆盖率在20%左右;发达国家公园绿地人均占有量达4m2,我国公园绿地人均占有量只有0.6 ~ 3m2;发达国家绿化率达20%,我国绿化率只有5%~ 16%。
(五)对城市生态园林系统中各系统的认识限于传统园林范围之内。仅仅停留在功能及美学意义上的景观布置,同时也忽略了各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生态位以及种间的关系。
(六)对于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等的绿化,一般只提绿地率指标。不同程度或不完全忽视绿地斑块的相互生态关系及面与点线形成的生态关系。也缺乏对其跟踪调查与监督。
(七)对道路、滨河等线状绿地往往强调绿地率及功能性的遮荫及美感,而忽略线状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特殊的生态地位。
(八)树种选择时以建设方及规划方的个人喜好为主,甚至出现“长官”意志树种。缺乏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考虑,对各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组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
三、生态园林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一)做好城市绿地建设的系统规划工作
城市绿地的规划方向应注重其生态性能,将绿地建设规划置于城市整体规划当中,协调好总体规划与局部规划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形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对生態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时,应注重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建设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充分考虑绿地周围的地形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布局情况,尽量做到统筹规划、内外协调、全面统一的建设要求,使城市绿地建设处于一个完整系统的发展格局中,保证绿地系统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借助植物造景创造生态绿化的审美价值
在绿地系统的生态建设中,植物造景可以为生态绿化提供丰富的审美价值,对植物的色相、形态、姿势、造型等的塑造能够增强绿地系统的自然美感,使园林艺术在城市绿地中得到很好地运用,从而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与文化内涵。另外,各种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发育规律各不相同,为了很好地实现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应该合理搭配多种植物的平面距离和立体结构,不仅考虑到各种植物之间的轮廓美感,还要合理设计植物的韵律表达,在实现植被合理布局的同时,提高城市绿地的自然美感,使城市的绿色文化得到充分地体现。
(三)加强绿地系统的生态网络建设
生态园林在城市绿地中的建设,为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实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构建,应该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引进更多的绿色植物,尤其注重引进具有生态调节功能的植物,与此同时,注意对原有植被和稀有植物进行保护,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网络建设,从而构成和谐自然的绿色生态系统,使生态绿地系统的自然调节属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四)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绿地系统
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要注重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还要强调对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生态园林理念在城市绿地中的体现,需要融入当地城市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人文精神以及发展历史。由于生态园林的建设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个性特色和文化内涵,因此,绿地规划人员应该将城市的文化、历史及自然等因素充分融入到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当中,从而创建出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生态绿地系统,这种建设理念将人文、自然和人工进行了完美地融合,既凸显了生态绿地的自然属性,也兼具了当地城市的地域特色,使生态绿地系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绿色文化。
结束语
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构建是自然与人文的高度融合。生态园林理念下的城市绿地建设,应该在遵循当地城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生态园林的建设特点,进而创建符合城市特色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宜居环境,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营造出一个“人在绿中”、“家在园中”、“城在林中”。
参考文献:
[1]张静茹,秦华.浅析生态园林城市建设[J].南方农业,2017(31).
[2]刘晓丹.浅议生态园林城市建设[J].山东工业,2015(12).
[3]王江红.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