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福建泉州,是中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隶属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的闽南著名侨乡——石狮,更是一座经济实力雄厚,美丽富饶的城市。石狮素有“小香港”之美誉,有“不夜城”之称颂。说到“不夜城”,我们会联想到灯火通明、商铺林立的城隍庙老街的夜市。各种闽南小吃,用舌尖上的美食留住了对石狮难忘的乡情乡愁。
于是,趁着周末闲暇的冬日暖阳,我与家中小儿一人一骑单车,悠游石狮老街,带他领略石狮的古早味儿,同时寻找我儿时那被遗落的美好回忆。一路上,我指着路牌、门牌一一介绍了石狮小街小巷,有城隍街、糖房街、和平路、人民路、新兴街、民生路、卖鱼街、大仑街、新华路等等,生怕遗漏一处,生怕儿时石狮老街的足迹在下一代人当中消失。我们穿过最接地气、最热闹的石狮小吃街——糖房街,于老街的西端,一座源自隋代的庙庵——观音亭前,发现了风中依然蹲着一头石头风狮,它憨态可掬、神情可爱,像极我家小儿的那活泼天真的模样。安放好单车,我边摸着石狮子的头,边如数家珍地给小儿介绍起这石狮子的来历。曾经,石狮人交易赶集,纷纷来到观音亭石狮子这一带,“我们在哪里碰头?”、“在石狮子这里”叫喊着,传诵着,“石狮”便成了这座城市的名称。所以,这里是石狮这座城市的发源地。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渗透给孩子做人不能忘本,要热爱故土的感恩情怀。
接着,我们骑行了大约十米,来到城隍庙。它始于明代,如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城隍显圣保民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不息,石狮城隍庙与台湾鹿港城隍庙的特殊渊源,以及石狮与台湾对渡的商业贸易往来,从石狮城隍庙的一副对联:“鳌城香火分来久,狮地风云拂去多”可见一斑。我们进城隍庙再拜而出,共同祈愿石狮蒸蒸日上,人民幸福安康。
一转眼,斜阳悄然而至,老街人流如织。我们在一排排明亮闪耀的街灯耀下,从被誉为“小吃天堂”的城隍小吃街中找到了各式各样的石狮古早味儿美食。有花生汤、面线糊、蚵仔煎、套肠汤、肉粽、鱼粥、咸饭、牛肉羹、花生糖、桔红糕等等,乐得小儿欢蹦乱跳,不亚于我儿时的欢乐程度。
最具代表性的石狮古早味儿,非石狮牛肉羹莫属了。刚一出锅的牛肉羹,热气腾腾,葱香蒜香四溢,舀起一勺和着番薯粉的牛肉羹,透亮软弹、细滑脆嫩;水嫩的姜丝伴着淡淡醋香的汤汁,香而不腻,杂而不乱,口感独特。
因为牛肉羹传统纯手工制作工序繁复,能坚持用纯手工制作的店铺至今已屈指可数。据说,师傅得选好上等牛肉,先将牛肉去油、去筋,切成片;再用手臂和拳头抓打肉片,直至将肉片抓打成均匀且出浆的肉泥。抓打牛肉是制作牛肉羹的一道关键工序,用时往往得花上一小时左右,一次得抓打50多斤,要打出颇为满意的肉泥至少得抓打两千次以上。而且综合牛肉的弹性、天气等各方面因素,抓打到什么程度才算满意,考验着师傅的体力和制作经验丰富与否。
遥忆儿时在村里看社戏,多半不是为了看戏,而是为了这五角钱一碗的香喷喷的牛肉羹。在那个贫乏的年代,一碗牛肉羹不容大快朵颐,往往舍不得吃尽,留下几块牛肉粒,向牛肉摊的老板要求加汤得加上好几回,直到吃喝得痛快满足才欢欢喜喜地回家,也算是把社戏看完了。童年里牛肉羹的滋味,融合着与哥哥姐姐一起看社戏的单纯美好滋味,混合着台上戏子们花花绿绿的丽浓妆和水袖翻飞的炫彩滋味,洋溢着冬天夜里一群看完社戏的人们散场后成群结队走回家其乐融融的滋味。
倘若仔细追溯起来,据说这牛肉羹还与南宋名臣陆秀夫有一段感人心酸的故事。相传,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降元,与元兵一同追杀宋朝皇室遗臣。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陆秀夫与年仅八岁的幼帝赵昺一路南下。不能长时间居住在船上,有時得偷偷上岸寻食,逃亡的日子,又落寞又狼狈。一天,陆秀夫领着幼帝潜入法石山讨食,荒野里只住一户人家,家中一头老耕牛几日前被元兵宰杀,只剩下一张牛皮和四个牛蹄。陆秀夫只得与那农户一起用刀将牛皮上残留的肉屑一点点地刮下来。把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汤中煮熟,并随手加入一些海盐和姜末。不料竟香气四溢,令幼帝饱餐一顿。后来,牛肉羹的做法经过不断改进,在坊间慢慢流传下来。明代期间,番薯被商客们从吕宋引入石狮,慢慢地,番薯粉被人们替代绿豆粉,用于制作牛肉羹的主要原料,而牛肉羹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香飘万里。
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狮古早味儿美食牛肉羹后,我与小儿悠然地往城隍老街骑行回家。一路上,我们哼着《来去石狮品美食》的曲儿,心里泛着浓浓的石狮怀旧情愫。
最是那一碗牛肉羹飘香,缠住了你日日夜夜挂牵的石狮;最是那城隍庙老街的烟火市井味儿,安抚你远在千里之外的漂泊之心。
于是,趁着周末闲暇的冬日暖阳,我与家中小儿一人一骑单车,悠游石狮老街,带他领略石狮的古早味儿,同时寻找我儿时那被遗落的美好回忆。一路上,我指着路牌、门牌一一介绍了石狮小街小巷,有城隍街、糖房街、和平路、人民路、新兴街、民生路、卖鱼街、大仑街、新华路等等,生怕遗漏一处,生怕儿时石狮老街的足迹在下一代人当中消失。我们穿过最接地气、最热闹的石狮小吃街——糖房街,于老街的西端,一座源自隋代的庙庵——观音亭前,发现了风中依然蹲着一头石头风狮,它憨态可掬、神情可爱,像极我家小儿的那活泼天真的模样。安放好单车,我边摸着石狮子的头,边如数家珍地给小儿介绍起这石狮子的来历。曾经,石狮人交易赶集,纷纷来到观音亭石狮子这一带,“我们在哪里碰头?”、“在石狮子这里”叫喊着,传诵着,“石狮”便成了这座城市的名称。所以,这里是石狮这座城市的发源地。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渗透给孩子做人不能忘本,要热爱故土的感恩情怀。
接着,我们骑行了大约十米,来到城隍庙。它始于明代,如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城隍显圣保民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不息,石狮城隍庙与台湾鹿港城隍庙的特殊渊源,以及石狮与台湾对渡的商业贸易往来,从石狮城隍庙的一副对联:“鳌城香火分来久,狮地风云拂去多”可见一斑。我们进城隍庙再拜而出,共同祈愿石狮蒸蒸日上,人民幸福安康。
一转眼,斜阳悄然而至,老街人流如织。我们在一排排明亮闪耀的街灯耀下,从被誉为“小吃天堂”的城隍小吃街中找到了各式各样的石狮古早味儿美食。有花生汤、面线糊、蚵仔煎、套肠汤、肉粽、鱼粥、咸饭、牛肉羹、花生糖、桔红糕等等,乐得小儿欢蹦乱跳,不亚于我儿时的欢乐程度。
最具代表性的石狮古早味儿,非石狮牛肉羹莫属了。刚一出锅的牛肉羹,热气腾腾,葱香蒜香四溢,舀起一勺和着番薯粉的牛肉羹,透亮软弹、细滑脆嫩;水嫩的姜丝伴着淡淡醋香的汤汁,香而不腻,杂而不乱,口感独特。
因为牛肉羹传统纯手工制作工序繁复,能坚持用纯手工制作的店铺至今已屈指可数。据说,师傅得选好上等牛肉,先将牛肉去油、去筋,切成片;再用手臂和拳头抓打肉片,直至将肉片抓打成均匀且出浆的肉泥。抓打牛肉是制作牛肉羹的一道关键工序,用时往往得花上一小时左右,一次得抓打50多斤,要打出颇为满意的肉泥至少得抓打两千次以上。而且综合牛肉的弹性、天气等各方面因素,抓打到什么程度才算满意,考验着师傅的体力和制作经验丰富与否。
遥忆儿时在村里看社戏,多半不是为了看戏,而是为了这五角钱一碗的香喷喷的牛肉羹。在那个贫乏的年代,一碗牛肉羹不容大快朵颐,往往舍不得吃尽,留下几块牛肉粒,向牛肉摊的老板要求加汤得加上好几回,直到吃喝得痛快满足才欢欢喜喜地回家,也算是把社戏看完了。童年里牛肉羹的滋味,融合着与哥哥姐姐一起看社戏的单纯美好滋味,混合着台上戏子们花花绿绿的丽浓妆和水袖翻飞的炫彩滋味,洋溢着冬天夜里一群看完社戏的人们散场后成群结队走回家其乐融融的滋味。
倘若仔细追溯起来,据说这牛肉羹还与南宋名臣陆秀夫有一段感人心酸的故事。相传,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降元,与元兵一同追杀宋朝皇室遗臣。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陆秀夫与年仅八岁的幼帝赵昺一路南下。不能长时间居住在船上,有時得偷偷上岸寻食,逃亡的日子,又落寞又狼狈。一天,陆秀夫领着幼帝潜入法石山讨食,荒野里只住一户人家,家中一头老耕牛几日前被元兵宰杀,只剩下一张牛皮和四个牛蹄。陆秀夫只得与那农户一起用刀将牛皮上残留的肉屑一点点地刮下来。把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汤中煮熟,并随手加入一些海盐和姜末。不料竟香气四溢,令幼帝饱餐一顿。后来,牛肉羹的做法经过不断改进,在坊间慢慢流传下来。明代期间,番薯被商客们从吕宋引入石狮,慢慢地,番薯粉被人们替代绿豆粉,用于制作牛肉羹的主要原料,而牛肉羹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香飘万里。
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狮古早味儿美食牛肉羹后,我与小儿悠然地往城隍老街骑行回家。一路上,我们哼着《来去石狮品美食》的曲儿,心里泛着浓浓的石狮怀旧情愫。
最是那一碗牛肉羹飘香,缠住了你日日夜夜挂牵的石狮;最是那城隍庙老街的烟火市井味儿,安抚你远在千里之外的漂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