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素材的发现与应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作文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检测。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学生的生活是很丰富的,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活仓库,教师要善于给他们抽个线头,插个路标,启发他们到自己的仓库里去找,找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东西来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是写作的素材,即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但真正的写作并非记账式的记载,在素材成文的基础上需要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谨慎思考、自由表达。
   一、细致观察——素材来源于生活
   在课堂写作中,很多学生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了,也如记账式的文字。究其原因,和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有很大的关系。面对包罗万象的社会没有好奇与探索的精神,对身边的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是“见而不思”“闻而不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一般很难下笔成文。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作文论》中指出:“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了解它们,这唯有下功夫去观察。”写文章,首先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论碰到哪一类型的写作要求,都能得心应手,文思泉涌。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只有细致、全面、有序地观察,才能了解掌握各自的不同特点,才能领会其本质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不同于相类事物的特殊之处。如果大家都没有特征,就成了一个人了;如果文章没有特别之处,那也就没有新颖的地方了。
   二、善于表达——素材应用于写作
   做生活的有心人,思考能将我们所观察的物象引向更新的领域。一个人、一个事物、一种现象是什么样的,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掌握。观察的过程实际是素材积累的过程,把素材变成文字还需要一定的加工与思考,而在加工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加以辩证,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敢于表达。《闲居读书》中言:“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同作一题文,各自擅其妙。”每个人的个性、知识、修养、情趣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也会“人各一面”。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能触动我们的情思,引人遐想。在课堂写作中,要积极鼓励学生从生活积蓄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激发写作灵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例如,可以把生活中遇到的颇有感触的人和事记下来,学会做笔记。笔记是写作资料和素材的好仓库,也是思考和创作的发源地。所以,要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第一手材料写进观察随笔中。在写作时可以稍加筛选,选择最符合写作要求的素材來写,从而体现自己的个性和独创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刻、最受感动的事情”,教师要建立开放的发展型教学模式,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和表达新奇、有趣、感受深刻的事情。观察生活侧重感性认识,思考表达侧重理性分析,将平时观察和思考的内容自由地表达出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在实际教学中,低年段的写话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通过激发兴趣,拓宽内容,运用支架,评价激励,可以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低年级写话教学的问题   1.定位不明确。写话不仅是记录口头语言,也可以是仿写书面语言。“写话”与“写作”的区别,更多在于篇章,“写作”倾向完整的篇章,而“写话”则倾向简短的话语。   2.要求不清楚。当前,低年段写话训练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随意散漫,另一种倾向是
期刊
一个晴朗的日子,穿上白球鞋,挎上帆布包,到一个港湾去。那里,海风轻拂发梢;那里,有白帆片片,隐在软绵绵、轻悠悠的云层里。  ——题记   我去过上海,感受过它都市高频的繁华。上海的夜景最是好看。是夜,华灯初上。万千灯火在道路两旁、在立交桥上交相辉映,炫目的霓虹灯伴着车水马龙一起川流不息。黄浦江边,璀璨的灯光照亮了墨色的天际,又随黄浦江一起奔入海里。无数高楼林立,灯火落进水里,散作满天星。  
期刊
我们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缺少语言教学实际环境。从阅读入手是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的有效途径。外语教学必须借助于文字。文字材料是外语学习赖以进行的基础。英语阅读也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其中,二级对读要
期刊
人人都爱说:“我爱祖国。”但热爱祖国不是用嘴说说这么简单,它要付诸行动,践于实践。一转眼,新中国已经成立了70周年,我们的祖国是富强的、文明的、和谐的……   我们的祖国之所以这么美好,都是先人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陈嘉庚先生一生简朴,从不夸耀自己,但是在投资办学方面却不惜一切。陈嘉庚先生说过:“要想让祖国在世界上立足,必须要兴办教育。”大家常说:“一个人,应该做一个自强的人”“智
期刊
摘要:学习寓言能让人明辨是非,从中受到教育。课堂上教师直接讲出寓意,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寓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尝试不同的教学寓言的方法。  关键词:寓言;寓意;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寓言常常带有讽刺、劝解、教育的性质。对寓言的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透过寓言的表层寓意,领悟到更多、更深刻的东西
期刊
在一个选秀节目中,一位英语教师董仲蠡在演讲中说过这样的话:“所以下一次,我再讲课的时候,我还会在课程的规定时间之内,教给学生们答题的方法与技巧。但是我会多讲五分钟,多讲五分钟的林语堂,多講五分钟的许渊冲,多讲五分钟的王佐良……请别再问我,这有啥用?这五分钟,我不教你考试,请允许我做一次教育。”听完后,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和董老师一样有着同感,但面对应试教育,四张试卷,九个
期刊
大多数人从《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中初步了解了汪曾祺先生。“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由于描写得实在是活色生香,以至于许多人只要一听到高邮就知道那里有“咸鸭蛋”,全然不知那里出过秦观和吴三桂。   前段时间有人在网上戏称汪老为文艺界的“泥石流”,因其笔下的文字总是随性洒脱,朴素鲜活。从容平淡的笔调和略带狡黠的烟火气息在他笔下被调和得恰到好处,映透着诗意的隽永,倾倒了无数读者,抚慰当下
期刊
达哥是我的大学同学,因为年纪比我们大,开始大家都叫他大哥,后来不知怎么就叫他达哥了。不过现在想想,达哥这个称呼对他来说是十分贴切的。   达哥与其他人不同。达哥儿时患过小儿麻痹症,有一条腿的肌肉已经萎缩了,这导致他走路的时候有点儿跛。最初,大家看他的眼神都有些怪怪的。对于身体残疾的人,我们似乎都会有些惊异和好奇,尽管这样的心态并非完全是一种恶意,但对于别人却是一种很深的伤害。达哥似乎没有这种不适
期刊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很重视开学第一课。那么,作为语文开学第一课,到底上些什么呢?我认为,要给学生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   一、动其心——思考与明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基本方式:聊天式探讨   (一)先摸底   我会提前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阅读积累情况问卷调查表,主要是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与偏好、阅读方法、阅读成果等等。根据调查的情况,会预先安排一些学生准备好课堂阅读交流活动。
期刊
小区的院子里,有一个池塘。夏天的时候,天空蓝蓝的,池水也蓝蓝的,那颜色既不像太青蓝那样深,也不像石青那样浅,这颜色让人神清气爽,像喝了一杯柠檬水。   池水清澈见底,生长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碧绿碧绿的荷叶。有的荷花还未绽放,仿佛一支蘸着红色墨水的巨大毛笔;有的半开着,像哪吒的火焰枪,感觉时不时就会喷出火来。荷叶更是多姿多彩,有的头上顶着几颗晶莹透亮的露珠,好似托着珍珠的碧玉盘;有的卷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