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读卢梭的《爱弥尔》,是在17年前读师范的课堂上。在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从学校的图书室借来这本书,兴致勃勃地读起来。可能是自己的阅读水平不够,实在是难以消化卢梭那富有哲理的深奥思想,勉勉强强读完,结果是有许多地方不明所以然,似懂非懂,未食其味。只是简单了解到:《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该书于1762年发表,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其副标题就叫《论教育》。
新年伊始,在我们泰安市高新区教育系统推行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提高年活动” 中,大力提倡广大教师要提高教育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就要加强学习,认真读书。于是镇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了全镇教师“寒假读书活动”。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典名著,而我首选的就是卢梭的《爱弥尔》,利用这次活动和寒假时间,再次认认真真地读完。这次,我满怀激情,毕恭毕敬,象个老学究那样,慢慢咀嚼,反复琢磨,细细品味。细嚼慢咽方体悟其厚重,卢梭深刻的教育观点,散发着巨大的诱惑力,其中哲理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一次阅读这部经典书籍,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有了一点浅薄的感受,就急切地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借机让大家也能从中体验、感受阅读此书是一件非常快乐与值得的事情。
这是一部构思二十载、撰写三载的不朽之作, 全书共五卷,贯穿其中的鲜明线索就是“归于自然”和发展天性。它以夹叙夹议的小说体裁, 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卢梭也是这样,从本质上来讲,他的教育思想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也难免具有他所处时代和他自己的阶级所带来的局限性。然而,以“拿来”的眼光看,《爱弥尔》中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也不泛借鉴意义。
从他的自然哲学出发,卢梭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所渴求的“个性解放”, 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其思想源自于斯也未可知。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不去过那种依高官厚禄的寄生生活,不受权贵的奴役,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这一次是一口气读完的。经典所产生的启发自不待言,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我们老是抱怨今天的学生不比从前,太难教了!那么,我们是否又想过,今天的学生,他们的压力是不是太大,限制他们的条框是不是太多,他们的自由空间是不是太小,他们的话语权是不是被剥夺,他们的个体差异是不是被承认?
可是我们又该怎样教育今天的学生呢?
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我觉得这句话值得借鉴。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方法、习惯”。的确,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个词。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因此,兴趣是前提,我们应该保持孩子对事物或学问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学习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尤其不能吝啬对他们的赞赏,要给予孩子肯定,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我们需要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而自我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我想这样的教育不可能让孩子读不好书。
因此,我认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美,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必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了解、掌握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关心当代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把当代和未来的科学发展的绚丽蓝图呈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去触摹、体验,并初步掌握,一切教育行为从育人出发,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举的思想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全力呵护学生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收稿日期:2011-08-09
新年伊始,在我们泰安市高新区教育系统推行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提高年活动” 中,大力提倡广大教师要提高教育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就要加强学习,认真读书。于是镇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了全镇教师“寒假读书活动”。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典名著,而我首选的就是卢梭的《爱弥尔》,利用这次活动和寒假时间,再次认认真真地读完。这次,我满怀激情,毕恭毕敬,象个老学究那样,慢慢咀嚼,反复琢磨,细细品味。细嚼慢咽方体悟其厚重,卢梭深刻的教育观点,散发着巨大的诱惑力,其中哲理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一次阅读这部经典书籍,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有了一点浅薄的感受,就急切地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借机让大家也能从中体验、感受阅读此书是一件非常快乐与值得的事情。
这是一部构思二十载、撰写三载的不朽之作, 全书共五卷,贯穿其中的鲜明线索就是“归于自然”和发展天性。它以夹叙夹议的小说体裁, 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卢梭也是这样,从本质上来讲,他的教育思想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也难免具有他所处时代和他自己的阶级所带来的局限性。然而,以“拿来”的眼光看,《爱弥尔》中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也不泛借鉴意义。
从他的自然哲学出发,卢梭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所渴求的“个性解放”, 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其思想源自于斯也未可知。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不去过那种依高官厚禄的寄生生活,不受权贵的奴役,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这一次是一口气读完的。经典所产生的启发自不待言,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我们老是抱怨今天的学生不比从前,太难教了!那么,我们是否又想过,今天的学生,他们的压力是不是太大,限制他们的条框是不是太多,他们的自由空间是不是太小,他们的话语权是不是被剥夺,他们的个体差异是不是被承认?
可是我们又该怎样教育今天的学生呢?
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我觉得这句话值得借鉴。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方法、习惯”。的确,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个词。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因此,兴趣是前提,我们应该保持孩子对事物或学问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学习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尤其不能吝啬对他们的赞赏,要给予孩子肯定,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我们需要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而自我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就是养成习惯的过程,我想这样的教育不可能让孩子读不好书。
因此,我认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美,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必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了解、掌握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关心当代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把当代和未来的科学发展的绚丽蓝图呈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去触摹、体验,并初步掌握,一切教育行为从育人出发,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举的思想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全力呵护学生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收稿日期:201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