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应从摒弃“四无”课堂做起

来源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e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长期从事农村教学,发现许多老师“苦劳”甚多而“功劳”不佳,分析其原因,可将其教学情况归结为“四无”课堂,即心中无目标、讲解无边际、学生无思考、作业无选择。
  1 心中无目标
  是指一些人备课流于形式,只为应付检查。没有很好的思考和把握教学的目标,更没有很好的分解教学的目标。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胸无成竹”。大有一种“哪里黑了哪里歇”的意思。有的人把教材瞥上几眼,一看题目自己能做,就认为课堂已经搞定。至于学生应该达到的三维目标,却没有想过。因为没有认真备课,因而上课时知识捉襟见肘、讲解枯燥呆板、答案似是而非、课堂步履维艰。老师们应该认真研究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每篇课文在整体教学目标中的作用,把每个知识点都融入整体目标之中,把握整体目标,追求阶段目标。从而使每个环节,每个问题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只有打好每个球,才能赢得一场球,只有用好每分钟,才能上好一节课。
  2 讲解无边际
  一节课一讲到底是许多人的习惯性动作。课讲完了,老师的任务也就完了,至于学生没掌握,谁也没办法。老师们有一种心理,就是讲了,就心安理得了,就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了。岂不知,虽然我们的老师讲的满头大汗、讲的津津有味,甚至是非常精彩,但是学生掌握了多少,却不敢让人恭维。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老师们始终有一种想法,就是老师讲学生都不会,老师不讲,学生凭啥能会。其实,老师讲的时候学生就没听、没动,岂不等于一节课白上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老师不要只想着自己讲的痛快,而要想着法子去激励鼓励学生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设置问题、暴露问题、个别辅导、巩固练习上来。教学的诀窍就在于把学生都发动起来,让学生紧张的动手动脑。
  3 学生无思考
  一些老师不注重营造紧张思考的课堂氛围,教学组织松散无味,平铺直叙,缺乏启发性和激励性;有些人设置的目标过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现实和知识水平,学生无话可说,无从说起;有些人把课文当《圣经》念,从课本到课本,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联系生活和现实,致使学生思维禁锢,语言枯燥;作文言之无物、空话套话连篇;有些人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举例没有逻辑性、针对性和示范性,学生的思维难以形成;有些人停留在肤浅表面的“是不是”、“对不对”。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无思考。许多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就是“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没有动脑的习惯,所有的问题都是等着老师给解答,这样教出的学生,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也不可能有非常满意的学习成绩。
  4 作业无选择
  作业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效益低,把课内的任务压到了课外。有些人把布置作业当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好像不布置作业,或者布置的少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人。而这样的作业常常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机械劳动的成分太多。有些老师轻而易举的一句话“十遍八遍”搞的学生苦不堪言,饭吃不成、觉睡不成,过多的透支了孩子的求知欲望。最可悲的就是我们的同志还没有反思过这种做法的危害,一如既往的南辕北辙、事倍功半。更有甚者,少数人不但要求学生写出答案,还要求学生写上题目,这对学生的摧残就更甚。给学生布置作业也是老师智慧和能力的体现,布置得多不如布置得精,束缚、禁锢学生不如鼓励、激发学生。
  当我们许多人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认为正常的时候。它却在吞噬着宝贵的时间,浪费着老师和学生的生命。我们应该下决心摒弃“四无”做法,去追求高效课堂。第一,要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备课绝对不只是会做书上的题目就行了,而是要认真研究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做到高屋建瓴、理清思路;做到把握知识脉络,驾驭教学重点;做到新旧知识衔接、学科知识联系;做到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干净利索、击中要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的稳固、学的扎实。第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身理解、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就像一个人吃饭,另一个人不能代替他消化一样。课堂的主角只能是学生,老师要尽可能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碰撞、争论、思考当中辨别真伪,求取新知。这样才能使学生学的扎实、学的牢固。第三,追求情感认同。当代学生虽然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但他们的心灵还很脆弱,困惑和苦恼时时缠绕着他们,因而,他们处处需要精神光环的照耀。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同快乐、同烦恼,产生情感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培育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本人多年进行基层农牧区学生的汉语教学的经验,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熟悉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形式,本人认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灵活应用教学技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策略;探讨  汉语教学是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学校汉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我校特别重视汉语教学工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授课,本人经过
期刊
【摘要】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是否能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学习兴趣较低,课堂效率相对低,所以,如何改革民办高校的课堂质量,是值得学校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堂;精彩课堂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主要脉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面对学生生源逐渐下降,学校数量逐渐增多的趋势,怎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每一所高校要思考的问题。民办高校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地位,要提升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手段、推进教学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实际考察,重点探讨多媒体对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  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越来越贴近生活,在众多学科中数学学科属于较难的学科,它既没有语文那么多绚丽多彩的文章,英语那么多可爱的教学模式,物理、化学那么多有趣的小实验,更没有史地生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有的是不停的演算和推理,还要应付各种各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不想去做?哪个又不愿意去做?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里从五个方面谈谈提高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有效地设计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条件。也是为了实践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难点的一种设计方案。因此,对于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其有效性。如教材的重新组合的有效性、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新知展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预设问题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  【关键词】整合教材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本人就人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提问应该从对课堂主体行为人的认识出发,以师生互动效果为参照的尺度,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因此,有效提问是指老师在上课之前为发展学生能力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而设计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适当方法实现的,可以调动起学生们思考并回答问题,且能及时给予相关评价的一种提问行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 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 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 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
期刊
曾有一位哲人这样说道:"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而是不懂得如何学习。"的确,阅读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第一要素,是各种感官材料进入思维的有效途径。那么,在教学中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阅读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走进语言文字之中,感悟语言文字真实想带给读者的意境,感受文本的真正的内涵,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期刊
【摘要】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我们想到: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接受,音乐本身就会黯然失色,音乐教学就不能最终取得成功。作为一名音乐课教师,要全面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关键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基本技巧,而且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上多下功夫。  【关键词】加强;中学音乐;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