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10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学科是一个生活性很强的学科,就地理本身而言,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且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基本的是学生足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地方风情以及地形情况,地理知识从这个层面来说可以说是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就考试而言,初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相当于学生的一个转折点,而地理知识已经成为与高考挂钩的科目,是学生所必须要进行学习的一门学科。所以,作为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师,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的阶段性目标,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生活水平。下面,本文就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展开具体的叙述,具体讲解如何有效的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阶段;地理教学;思维能力
  随着新教育形势的不断深入,加上当今时代的变化,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量的地理基础知识储备量,更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真正的掌握具体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的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真正的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内在涵养。
  一、通过直观的教学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地理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仅仅凭借口头上的讲解,学生可能很难进行具体的想象分析,再加上地理知识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定性,他是不能夠随意改变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适当的借助教辅工具,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形象思维,能够产生一定的文字敏感度,例如提到地形,学生的脑海中立马就会呈现出相关地形的具体形式。关于教辅工具,教师可以利用三种形式。
  1.实际的教具
  对于地理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实际性的教具,像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喜欢的观察到全球的具体分布状态。像中国地图的拼图,将我们的每一个省都按照其原有的形状设计出来,让学生们通过拼拼图的方式,更好的掌握具体的内容,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利用多媒体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利用到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冲击,以图片,小动画或者是影像资料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个地形的具体情况时,就可以在网上提前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通过具体的观看产生一定的形象思维,从而对相应的地理名词产生一定的敏感度。
  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营造出一个探究开放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从而避免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放飞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解“黄河流域”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幻灯片给学生展示如下的画面:幻灯片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明显比中、上游缩小,通过学生直观的观察,学生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比较反常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探究,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
  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的思考中,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而使得学生摆脱教师思维的限制,更加“大胆”的思考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有效的调动课堂的氛围。例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旅游价值的问题,例如长江大堤上的“万寿塔”塔基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沟通,研究出具体的原因所在,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代表发言,给出一个较为系统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结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系统的接触地理的学习,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毕竟缺乏系统的总结,所以,教师就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特征,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温永刚:《增强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学术期刊 《华章》 2017年1期.
  [2]吴明艳:《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浅析》,学术期刊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B)》 2017年5期.
  [3]胡萍:《初中地理教学思考》,学术期刊 《中学生教育》 2014年1期.
  [4]易世全《巧妙布置作业 激发学生兴趣》新课程(中学版),2016,第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师者,精心设计,善导激趣,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注重提问的开放性,调动思维神经,促进积极思考;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引领系统探索。把握提问的科学性、艺术性,培养学习兴趣,激发质疑能力,启发思维能力,有效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主动参与;质疑能力  小学生学
期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教材分析: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角的度量,角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等,为这节课做好了铺垫。而教材的小标题为“探索与发现”,说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有关三角形内角和性质。这节课必须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概括、应用整个数学思考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可能从各种渠道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所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交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手段;优化措施;看法  一、活跃课堂气氛,创新课堂教学  在課堂上,只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融入数学学习当中,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当通过对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实效性,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事业发展,使我国小学教育迈上新台阶。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大势所趋”,教育相关者需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教育实效性  一、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有益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初中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和根源,因此,我们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就要不断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高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依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与经验,从教学工作的直观性、实验性、趣味性、做出课堂、形象性以及实用性和科技成果等等方面来举例阐述入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情景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领域中,发挥出来的作用较为重要,相较于传统型数学教学模式来说,优点也较为明显,目前我国范围内各个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都会将情景放置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以便于可以为学生构建出来一种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真实性匮乏、形式化问题严重以及时代性弱等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在相关
期刊
【摘 要】课堂因问题而精彩。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绪状态。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深思。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教师问,学生答,从表面上看,师生双边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热烈,但其问题问的是否得当,教学效果如何,很值得研究。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课堂的提问巧妙的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