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蒙古灰象甲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蒙古灰象甲主要危害农作物及杂草,但在干旱山区当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时,会对新造林地造成严重危害。当平均虫口密度达到15头/株以上时,整株幼树上的叶片就会被其全部吃光。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总结了蒙古灰象甲在文冠果幼林地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及建议,对预防和防治蒙古灰象甲以及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其它害虫(如草兔)提供防治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蒙古灰象甲;发生原因;防治措施;防治建议
  蒙古灰象甲(XylinophorusmongolicusFaust)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weevils),是以马铃薯、苜蓿、野枸杞、白蒿、田旋花、蒲公英、苦苦菜等杂草为寄主的杂食性害虫,喜食农作物、果树、杂草的嫩叶。
  一、害虫发生情况
  2017年5月30日,头寨镇双坪林场退耕还林地新栽文冠果幼树发现有叶甲类害虫危害,经调查,发现发生此虫害的还有汉岔乡、新添乡、四房乡的新退耕还林地,都是文冠果幼树。危害最严重的是头寨镇双坪林场10000多亩,有虫株率高达93.67%。刚发出的文冠果新叶被害虫从叶柄部咬断掉落地上,然后害虫聚集在树干定干截面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吸取汁液。
  二、害虫生活习性
  蒙古灰象甲在北方地区多以 2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翌春均温近10℃时,开始出土,成虫白天活动,以10时前后和16时前后活动最盛,受惊扰假死落地;夜晚和阴雨天很少活动,多潜伏在枝叶间和作物根际土缝中。喜食农作物、杂草及幼树新叶,5—6月为害最重。成虫经一段时间取食后,开始交尾产卵。一般5月开始产卵,多成块产于表土中。产卵期约40余天,每雌可产卵200余粒,卵期11—19天。8月以后成虫绝迹。5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幼虫生活于土中,为害植物地下部组织,至9月末筑土室于内越冬。翌春继续活动为害,至6月中旬开始老熟,筑土室于内化蛹。7月上旬开始羽化,不出土即在蛹室内越冬,第3年4月出土,2年发生1代。此虫常与大灰象甲混生。
  三、害虫发生原因
  根据蒙古灰象甲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分析,今年会宁县头寨、汉岔、新添、四房乡新造文冠果林地发生此虫害的主要原因有:
  1.整地方式及时间
  头寨、汉岔、新添乡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雨量380mm左右,年蒸发量1723mm,造林地是15—25°的摞荒耕地,春季造林前2、3月份,采用机械开挖整成水平台。蒙古灰象甲是本地常发性的害虫,主要取食杂草、苜蓿。撂荒地主要植被为苜蓿、野枸杞、白蒿、田旋花、蒲公英、苦苦菜等杂草,由于春季造林前机械大面积的水平台整地,把地里原有的杂草全部深埋于土下。当地在4月中旬造林,5月下旬当蒙古灰象甲的成虫从土里钻出活动时,地里没有杂草可食,恰在此时,新栽的文冠果刚发新叶,自然成了蒙古灰象甲的美食。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气候土壤温度的影响,使幼树发芽时间恰巧和害虫出土活动取食的时间相吻合而造成大面积的虫害暴发。
  2.天敌的锐减,是蒙古灰象甲大面积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地有一种叫“嘎啦鸡”(类似石鸡,也叫山鸡)的野鸡,是该虫的天敌,由于近年来的大量撒网猎捕,使得“嘎啦鸡”数量明显减少。因此,蒙古灰象甲数量剧增,造成春季的大面积发生。
  3.树种选择和造林模式亦是加重虫害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大面积栽植的是文冠果纯林,只有小面积的混交林(文冠果与牡丹或文冠果与侧柏混交),当虫害发生时,就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经查,文冠果与牡丹混交蒙古灰象甲的危害程度大于文冠果与侧柏混交林,因为牡丹嫩叶也是蒙古灰象甲喜食的。
  四、已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1.采取的措施
  虫害发生后,立即采取了喷药防治,以毒死蜱40ml 高效氯氟氰菊酯50ml 吡虫啉10g兑水20公斤和毒死蜱40ml 阿维菌素20ml兑水20公斤的两种方式进行人工喷洒,防治效果显著,及时控制住了虫情。至六月中旬,由于天降及时雨,幼树重新发出了新叶。但因害虫危害面积大,造林地形复杂,水源远,需要人力多,防治资金大,增大了造林成本。
  2.预防及防治建议
  (1)改变造林方式或时间。蒙古灰象甲在会宁如此大面积发生危害树木,还是首次。造林方式和时间是关键性因素,为防止其次年再度发生,一是造林前整地时改机械整地为人工鱼鳞坑或水平台整地,不要大面积破坏原有植被,因干旱山区,植被的恢复缓慢。或者提前一年整地,下一年栽植,这样土壤经过一年的蓄养即可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恢复草木植被,不会因食物链的断裂而形成虫灾;二是改变纯林,营造针阔混交林模式,或用“林上培果,林下种草(药)、林间养禽、森林康养”的立体发展思路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既能有效地防虫治虫,又能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达到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的目标。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严禁乱捕滥猎,维护生态平衡。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保护和利用天敌的重要性,增強村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和自觉行为。
  (3)化学防治。施药防治时在林地周边的杂草也要施药,形成防治隔离带,阻止虫害进一步向林地内蔓延。同时,由于山区运水困难,建议每亩用1—2kg敌百毒死蜱颗粒剂进行人工撒施防治,该药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
  (4)快速防治。虫害一旦发生,会造成大面积树木同时受害,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解决防治资金,争取飞防,以便快速降低虫口密度,在短时间内控制住虫情。同时要加强树木抚育管护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性,促使被虫危害过的苗木重新发芽。
  (5)建立虫害监测点,密切监测虫情发展动态及趋势,为及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五、结语
  总之,在干旱山区林地的地形地貌复杂、水源稀缺、交通不便,使用化防林业有害生物时存在劳力少、投资大、防治缓慢、不环保等弊端。加强营林措施如选用良种壮苗,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营造混交林,改造纯林,加强苗木检疫和虫情监测工作,保护有害生物天敌,加强抚育和封山育林等,是预防和防治干旱山区林业有害生物的根本途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正>食源性病原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病原菌病事件频频发生,在我国,由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