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地勘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青年作为单位今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时期 地勘单位 青年思想工作
随着地勘行业体制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地勘行业经济复苏,产业规模逐年扩大,青年职工的比重不断加大,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明显成增长态势,因此做好青年思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就内蒙古地勘四院而言,从2005年至2011年六年的时间里,累计招聘大学生80余人。他们绝大多数都在一线技术岗位,是促进单位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技术、能力、修养、学历等方面具有优势,是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的一个群体。由此可见,研究新时期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正确地教育引导青年,对于单位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一、对内蒙古地勘四院青年思想现状的调查
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团的工作,经历了单位青年团员从有到无再到有的过程,为了及时了解团员青年在社会经济发展下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状况,2011年笔者对全院65名团员青年进行了一次“青年现状”的问卷调查,现对他们的思想状况总结如下:1.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强烈的事业心,希望通过努力,能在技术上得到提高,事业上获得成功。但他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知之甚少,且不感兴趣。对政治也持冷漠的态度,不关心两会的召开,不熟悉领导重要讲话精神,不重视思想政治学习。2. 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能自学提高专业素质,加强专业技能学习。除此之外,还积极研究其他学科技能,加强自我修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他们认为生存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不进步就会被淘汰。3. 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电脑知识,喜欢网络。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同时也会有一些不良意识形态占领他们思想领地的情况发生,表现在他们辨别好坏事物的方面存在一定偏差。4. 他们具备专业技术理论功底,但其中一部分人动手能力差,甚至理论也仅限于概念公式,与实践严重脱节。5. 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够成熟,缺少人生经验。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缺乏理性的思考。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差,容易产生情绪波动。6. 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发挥了勇挑重担、攻克难关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有时会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取舍上,不自觉地摆错自身的位置。
二、新时期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地勘单位转企已逐步开始,意味着地勘单位将全面革新,分配制度、就业岗位、管理经营等方面随之会出现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青年作为单位中最活跃的群体,在改革中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青年群体的思想稳定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成败。统一青年思想,把青年人的智力、优势发挥到促进企业发展上来,这是企业发展的紧迫要求。
三、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第一、“三光荣”精神的传承。作为地勘行业,具有流动分散、条件艰苦、探索性强、风险大的特点,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献身地质事业为荣、艰苦奋斗为荣、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这种精神包含了地勘队伍所具有的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毅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以及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风貌。这是整个行业的宝贵财富,它为我们在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厚重的历史基石。
第二,健全的组织保证。要努力构建“党建带团建”的格局,配合配强团干部,全面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在健全的管理体系、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框架内,确保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团的自身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第三,丰富的载体保证。通过开展“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教育广大青年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优秀的青年群体。在资讯极速发达的E时代,利用QQ群、网页等宣传形式,进行各种教育学习。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团结凝聚青年。
四、如何做好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思想观念。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出发点去看待问题,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充分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沟通交流,以情暖人,使青年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
其次,要开拓思想,创新工作方法。抓住工作重点,切中要害,有的放矢。把单位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焦点作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点。要在工作中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成果,弘扬科学精神,时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不同层次的青年,要区分对待,因人施教。例如在征求意见,个别谈话的时候,就可采用网络、视频聊天的方法,这样既迅速便捷,又高效简单。
第三、要强化交流,转换工作机制。不把工作停留在表面,把制度停留在纸面,要落实、要交流、要改进。可适当借鉴先进行业、高新产业所应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拿过来消化吸收,转换运用,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十个要点,2011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
关键词:新时期 地勘单位 青年思想工作
随着地勘行业体制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地勘行业经济复苏,产业规模逐年扩大,青年职工的比重不断加大,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明显成增长态势,因此做好青年思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就内蒙古地勘四院而言,从2005年至2011年六年的时间里,累计招聘大学生80余人。他们绝大多数都在一线技术岗位,是促进单位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技术、能力、修养、学历等方面具有优势,是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的一个群体。由此可见,研究新时期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正确地教育引导青年,对于单位今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一、对内蒙古地勘四院青年思想现状的调查
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团的工作,经历了单位青年团员从有到无再到有的过程,为了及时了解团员青年在社会经济发展下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状况,2011年笔者对全院65名团员青年进行了一次“青年现状”的问卷调查,现对他们的思想状况总结如下:1.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强烈的事业心,希望通过努力,能在技术上得到提高,事业上获得成功。但他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知之甚少,且不感兴趣。对政治也持冷漠的态度,不关心两会的召开,不熟悉领导重要讲话精神,不重视思想政治学习。2. 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能自学提高专业素质,加强专业技能学习。除此之外,还积极研究其他学科技能,加强自我修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他们认为生存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不进步就会被淘汰。3. 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电脑知识,喜欢网络。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同时也会有一些不良意识形态占领他们思想领地的情况发生,表现在他们辨别好坏事物的方面存在一定偏差。4. 他们具备专业技术理论功底,但其中一部分人动手能力差,甚至理论也仅限于概念公式,与实践严重脱节。5. 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够成熟,缺少人生经验。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缺乏理性的思考。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差,容易产生情绪波动。6. 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发挥了勇挑重担、攻克难关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有时会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取舍上,不自觉地摆错自身的位置。
二、新时期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地勘单位转企已逐步开始,意味着地勘单位将全面革新,分配制度、就业岗位、管理经营等方面随之会出现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青年作为单位中最活跃的群体,在改革中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青年群体的思想稳定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发展的成败。统一青年思想,把青年人的智力、优势发挥到促进企业发展上来,这是企业发展的紧迫要求。
三、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第一、“三光荣”精神的传承。作为地勘行业,具有流动分散、条件艰苦、探索性强、风险大的特点,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献身地质事业为荣、艰苦奋斗为荣、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这种精神包含了地勘队伍所具有的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毅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以及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风貌。这是整个行业的宝贵财富,它为我们在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厚重的历史基石。
第二,健全的组织保证。要努力构建“党建带团建”的格局,配合配强团干部,全面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在健全的管理体系、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框架内,确保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团的自身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第三,丰富的载体保证。通过开展“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教育广大青年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优秀的青年群体。在资讯极速发达的E时代,利用QQ群、网页等宣传形式,进行各种教育学习。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团结凝聚青年。
四、如何做好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思想观念。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出发点去看待问题,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充分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沟通交流,以情暖人,使青年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
其次,要开拓思想,创新工作方法。抓住工作重点,切中要害,有的放矢。把单位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焦点作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点。要在工作中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成果,弘扬科学精神,时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不同层次的青年,要区分对待,因人施教。例如在征求意见,个别谈话的时候,就可采用网络、视频聊天的方法,这样既迅速便捷,又高效简单。
第三、要强化交流,转换工作机制。不把工作停留在表面,把制度停留在纸面,要落实、要交流、要改进。可适当借鉴先进行业、高新产业所应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拿过来消化吸收,转换运用,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十个要点,2011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