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路上》这本独立杂志的范儿,特别不羁特别飞。我很少碰到本人外表和写的东西看起来很契合的,看康阳办的杂志,总觉得他本人的气质不能这样,因为真的这么摇滚这么飞的人是不会去创业办杂志的。我想像过他的模样,可能外表一点不摇滚,甚至是挺斯文睿智戴着眼镜,也许还是个胖子,看过不少书,接受采访时说出来的东西还挺人五人六的。
结果我想错了,康阳和他的杂志几乎是一个气质。约采访那天,他迟到了,然后嘿嘿一乐“我老迟到”。他短发长得乱飞,扯了一堆特不正经但是很好玩的事儿。聊天知道他是山西人,原来在山西的大学读书,后来大学上一半觉得没劲就退学了。现在住在北京昌平,一边做《在路上》,一边给《云爆弹》杂志做销售,月收入小一万,在北京也算不错了,不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终于变成了两年前自己看见就想死的那副模样。”胡聊了一通后,我倒觉得他比我想像的“假不正经”更有趣,他是真不正经,但又是混乱中自有秩序,不正经的外表下裹挟着一颗正经敏锐的心。
Q:你是90年的,还在上大学吗?
A:退学了。没劲。高中那会,我学编导自己剪片子,得过传媒的那个小白羊奖。不过当时要考传媒和北影都没考上,最后统招去了山西一大学。特没劲。你知道山西那地儿吧,太窄了。
Q:那你怎么想到做这么一本杂志的?
A:要说自己做东西这得追溯到高中,那会我看了哈佛大学办的一份校报,挺有意思的。我也做了份民间校报,叫《Just》,骂老师,聊八卦绯闻,报道哪个班挑衅打架等等。后来就成了众矢之的,有同学老师找茬儿。不过那会儿我特聪明,谁都骂,唯独夸年级主任多好多好。当时我们还跟学校周边的奶茶店拉赞助,700块钱,600块印杂志,剩下的吃吃喝喝。后来要高考,就没做了。这是起源,做事儿的一个基础,奠定了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只要你想做,什么事儿都能做成。别想那么多,直接做就行了。
做杂志门槛低,我召集了一帮班里同学就做起来了。当时还买了一堆国外的杂志看着找灵感。刚开始做的时候想的特简单,那会刚脱离高中应试教育,视野不够开阔,还没有看过很多书和电影,对文艺的理解也就停留在小酒吧和咖啡馆这个层面。就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在路上》第一期,但当时的杂志现在都给烧了。
Q:当时做这个杂志要传达啥理念啊?为啥就烧了?
A:这得从头说。当时就是想做一个非商业化的旅游杂志,那会叫“旅行”。就是把旅行时尚化,当时我们有同学翘课去扒绿皮火车,逃票各处玩儿。我是特心向往之的,就把他们这些故事写下来,做成这么一个主题。那会“旅行”还不像现在这么泛滥,不是以前我们说的那种流浪式的状态,现在太大众化了,没劲了。一开始自己不会排版,找美院的帮忙,发现他们也不会。只能自己学,开始文字到处是错,去了印刷厂慢慢改。排得行与行之间都能抄下一本红楼梦了。第一期出来以后没有人认可。当时打击挺大的,我一脚就把杂志踢飞了,觉得:他们怎么就不懂!后来我下定决心不能在太原这样的地方搞。应该走“城市包围农村”路线,先从文艺重镇开始。这招可能用对了!
现在回头看第一期觉得太不是我想要做的东西了。后来还老有人问我要,又不能不给,于是我就都给烧了,一本都没留,反正这么做也挺好玩的,要不就不酷炫了。但是总体来说第一期还是给我带来一些东西能让我接着做下去,有少数的人很理解我们,特有共鸣。也带来一些名誉,我们当时印海报都特财大气粗,不像别的社团贴一张,而是印了一堆贴了一路,特拉风。虽然还是亏本了。后来做第二期我就上点名时间众酬了1万多块钱,也开始招人,那会是2012年。
Q:第二期和第一期比起来,改变了什么?
A:是个颠覆。开本排版什么都变了,当时有很多人加入进来了,那会儿有100多人呢。可是你知道,只要你说创业一号召,总有一帮人说喜欢来加入,可是他们并没有想清楚为啥加入,也干不了啥事儿。
Q:你是从啥时候开始接触摇滚乐的?
A:我起步可晚了。听摇滚都是高中了,对文艺的觉醒也很晚。我其实不懂那些音乐的东西,就是喜欢那种感觉。我那些为了考研每天死磕的同学,其实也挺摇滚的。那些为了自己的事儿不管不顾这个世界的人,其实都挺朋克的。
做杂志其实挺惨,连打车来见你的钱都没有。我现在工资9000多,全贴杂志上了,都请哥们吃吃喝喝了。现在我见过太多的年轻人,想做一件事儿,老是策划,前期准备那么多,咨询一堆朋友,结果最后夭折了。我最讨厌策划了,你想做,这一秒就开始,百度一下都能解决,找朋友没用。朋友只会在你把事情做起来的时候来帮忙。
Q:说说后边几期吧,都是啥主题的?杂志有固定周期吗?
A:第3期做了人类不正常旅行工具研究,第4期是世界末日主题,第5期是流浪与公路成长,第6期是音乐与公路文化。其实主题是什么都无所谓,主要是这里边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我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该做本什么样的杂志,你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包括读者。你是个邋遢鬼你就做本邋遢的杂志。我去采访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多牛,就是因为我特喜欢他。
Q:讲讲你做杂志遇到的有趣的朋友和故事吧。
A:做第六期时,我采访了一个在平遥开店的哥们,叫文子,他开了一家小CD店,就2 平米,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去他的远大前程”。我们当时都被这句话感动了。他就在那,有漂亮姑娘来了,CD卖得就便宜,老外来了,卖得就倍儿贵。我还采访过厦门的涂鸦团队“在路途”,他们走遍全国各地,边走边涂,画很好看的。有人老说他们破坏古建什么的,我觉得总比刻“到此一游”好啊。前两天去泰山,看到山壁上古人提的字,觉得这不和到此一游一样吗?“在路途”他们真的是艺术家,很有想法的,不像我这么浅薄。
Q:杂志现在的状态怎么样?
A:现在大家都走了,有人交了女朋友,爱情一定要有面包,找别的活儿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Q:做杂志时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特有成就感吗?
A:你有一批粉丝,微博上发个什么东西他们都会转,有好多人会愿意和你交朋友,走到哪儿都有人和你一起玩一起喝酒,这个感觉挺好的。
Q:你觉得《在路上》的什么特质吸引了一批死忠粉丝?
A:好几个角度。一是它有独立杂志的性质,非营利的。其次它很有“料”,内容都是倾注了我们的心血,用我们的态度和语言去采访和记录的一些好玩的事。很多读者都微博@我们表示共鸣。我们很支持新人作者,我不在乎你是不是有名。有一次我采访了一个高中辍学在丽江搞摇滚的哥们,他爸都被气病了,我让他写了篇稿子,讲自己的经历、理想和坚持。回去拿给他爸看,他爸都哭了,他文章那页都翻烂了。其他有“料”的还有乐评影评,都是我们精心整理的,排一张图都要一晚上。我真觉得所有年轻人都该有做一本杂志或者做电影的经历。你干这个事能获得颠覆式地成长。
Q:你说其实“在路上”是一种特嬉皮的精神,并不一定是狭义的旅行。那你自己做的事儿里,有没有特符合这个精神的?
A:想起一个,高中毕业那会儿自己开了个酒吧。当时父母给我3000块让我去旅游,结果我就在临汾旅游区旁边租了个破屋子,把朋友家的地毯啥的都搬来,让会画画的来画画,会弹吉他的来唱歌,还跟旁边给KTV供酒的大爷那进了啤酒。反正就是把自己的资源都用了。10天就装修好了。开了3个月,还挣了点钱呢,后来去上大学,酒吧就关了,也玩够了,当时里面的家当都被邻居大妈搬走了。
Q:你自己最近有什么在路上的经历吗?
A:前两天去了江苏义乌,在寒山子当年隐居的寒山洞住了一晚上。那个洞在半山腰,看下去风景特别美,一下子你就能理解中国人说的“风水好”是什么意思了。洞里什么都没有,我们哥们几个生着篝火,喝酒、聊天、铺着草席地而睡。我还写了首诗:“莫思生外无穷事,且记身前有限杯。醉卧不知阴阳间,一人未醒一人又新醉。”在洞里思考了好多人和自然的玄妙关系。后来回来就觉得生活没劲,太世俗了,我就也来了个“梁朝伟式的旅行”:他不开心,当天就买了去布拉格的机票,到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也不说话,晚上再飞回来。我也学他,去了趟泰山,爬上去看日出,看完就回来。日出真的很美但是爬山太苦了!
责任编辑:陈思
结果我想错了,康阳和他的杂志几乎是一个气质。约采访那天,他迟到了,然后嘿嘿一乐“我老迟到”。他短发长得乱飞,扯了一堆特不正经但是很好玩的事儿。聊天知道他是山西人,原来在山西的大学读书,后来大学上一半觉得没劲就退学了。现在住在北京昌平,一边做《在路上》,一边给《云爆弹》杂志做销售,月收入小一万,在北京也算不错了,不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终于变成了两年前自己看见就想死的那副模样。”胡聊了一通后,我倒觉得他比我想像的“假不正经”更有趣,他是真不正经,但又是混乱中自有秩序,不正经的外表下裹挟着一颗正经敏锐的心。
Q:你是90年的,还在上大学吗?
A:退学了。没劲。高中那会,我学编导自己剪片子,得过传媒的那个小白羊奖。不过当时要考传媒和北影都没考上,最后统招去了山西一大学。特没劲。你知道山西那地儿吧,太窄了。
Q:那你怎么想到做这么一本杂志的?
A:要说自己做东西这得追溯到高中,那会我看了哈佛大学办的一份校报,挺有意思的。我也做了份民间校报,叫《Just》,骂老师,聊八卦绯闻,报道哪个班挑衅打架等等。后来就成了众矢之的,有同学老师找茬儿。不过那会儿我特聪明,谁都骂,唯独夸年级主任多好多好。当时我们还跟学校周边的奶茶店拉赞助,700块钱,600块印杂志,剩下的吃吃喝喝。后来要高考,就没做了。这是起源,做事儿的一个基础,奠定了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只要你想做,什么事儿都能做成。别想那么多,直接做就行了。
做杂志门槛低,我召集了一帮班里同学就做起来了。当时还买了一堆国外的杂志看着找灵感。刚开始做的时候想的特简单,那会刚脱离高中应试教育,视野不够开阔,还没有看过很多书和电影,对文艺的理解也就停留在小酒吧和咖啡馆这个层面。就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在路上》第一期,但当时的杂志现在都给烧了。
Q:当时做这个杂志要传达啥理念啊?为啥就烧了?
A:这得从头说。当时就是想做一个非商业化的旅游杂志,那会叫“旅行”。就是把旅行时尚化,当时我们有同学翘课去扒绿皮火车,逃票各处玩儿。我是特心向往之的,就把他们这些故事写下来,做成这么一个主题。那会“旅行”还不像现在这么泛滥,不是以前我们说的那种流浪式的状态,现在太大众化了,没劲了。一开始自己不会排版,找美院的帮忙,发现他们也不会。只能自己学,开始文字到处是错,去了印刷厂慢慢改。排得行与行之间都能抄下一本红楼梦了。第一期出来以后没有人认可。当时打击挺大的,我一脚就把杂志踢飞了,觉得:他们怎么就不懂!后来我下定决心不能在太原这样的地方搞。应该走“城市包围农村”路线,先从文艺重镇开始。这招可能用对了!
现在回头看第一期觉得太不是我想要做的东西了。后来还老有人问我要,又不能不给,于是我就都给烧了,一本都没留,反正这么做也挺好玩的,要不就不酷炫了。但是总体来说第一期还是给我带来一些东西能让我接着做下去,有少数的人很理解我们,特有共鸣。也带来一些名誉,我们当时印海报都特财大气粗,不像别的社团贴一张,而是印了一堆贴了一路,特拉风。虽然还是亏本了。后来做第二期我就上点名时间众酬了1万多块钱,也开始招人,那会是2012年。
Q:第二期和第一期比起来,改变了什么?
A:是个颠覆。开本排版什么都变了,当时有很多人加入进来了,那会儿有100多人呢。可是你知道,只要你说创业一号召,总有一帮人说喜欢来加入,可是他们并没有想清楚为啥加入,也干不了啥事儿。
Q:你是从啥时候开始接触摇滚乐的?
A:我起步可晚了。听摇滚都是高中了,对文艺的觉醒也很晚。我其实不懂那些音乐的东西,就是喜欢那种感觉。我那些为了考研每天死磕的同学,其实也挺摇滚的。那些为了自己的事儿不管不顾这个世界的人,其实都挺朋克的。
做杂志其实挺惨,连打车来见你的钱都没有。我现在工资9000多,全贴杂志上了,都请哥们吃吃喝喝了。现在我见过太多的年轻人,想做一件事儿,老是策划,前期准备那么多,咨询一堆朋友,结果最后夭折了。我最讨厌策划了,你想做,这一秒就开始,百度一下都能解决,找朋友没用。朋友只会在你把事情做起来的时候来帮忙。
Q:说说后边几期吧,都是啥主题的?杂志有固定周期吗?
A:第3期做了人类不正常旅行工具研究,第4期是世界末日主题,第5期是流浪与公路成长,第6期是音乐与公路文化。其实主题是什么都无所谓,主要是这里边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我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该做本什么样的杂志,你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包括读者。你是个邋遢鬼你就做本邋遢的杂志。我去采访一个人不是因为他多牛,就是因为我特喜欢他。
Q:讲讲你做杂志遇到的有趣的朋友和故事吧。
A:做第六期时,我采访了一个在平遥开店的哥们,叫文子,他开了一家小CD店,就2 平米,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去他的远大前程”。我们当时都被这句话感动了。他就在那,有漂亮姑娘来了,CD卖得就便宜,老外来了,卖得就倍儿贵。我还采访过厦门的涂鸦团队“在路途”,他们走遍全国各地,边走边涂,画很好看的。有人老说他们破坏古建什么的,我觉得总比刻“到此一游”好啊。前两天去泰山,看到山壁上古人提的字,觉得这不和到此一游一样吗?“在路途”他们真的是艺术家,很有想法的,不像我这么浅薄。
Q:杂志现在的状态怎么样?
A:现在大家都走了,有人交了女朋友,爱情一定要有面包,找别的活儿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
Q:做杂志时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特有成就感吗?
A:你有一批粉丝,微博上发个什么东西他们都会转,有好多人会愿意和你交朋友,走到哪儿都有人和你一起玩一起喝酒,这个感觉挺好的。
Q:你觉得《在路上》的什么特质吸引了一批死忠粉丝?
A:好几个角度。一是它有独立杂志的性质,非营利的。其次它很有“料”,内容都是倾注了我们的心血,用我们的态度和语言去采访和记录的一些好玩的事。很多读者都微博@我们表示共鸣。我们很支持新人作者,我不在乎你是不是有名。有一次我采访了一个高中辍学在丽江搞摇滚的哥们,他爸都被气病了,我让他写了篇稿子,讲自己的经历、理想和坚持。回去拿给他爸看,他爸都哭了,他文章那页都翻烂了。其他有“料”的还有乐评影评,都是我们精心整理的,排一张图都要一晚上。我真觉得所有年轻人都该有做一本杂志或者做电影的经历。你干这个事能获得颠覆式地成长。
Q:你说其实“在路上”是一种特嬉皮的精神,并不一定是狭义的旅行。那你自己做的事儿里,有没有特符合这个精神的?
A:想起一个,高中毕业那会儿自己开了个酒吧。当时父母给我3000块让我去旅游,结果我就在临汾旅游区旁边租了个破屋子,把朋友家的地毯啥的都搬来,让会画画的来画画,会弹吉他的来唱歌,还跟旁边给KTV供酒的大爷那进了啤酒。反正就是把自己的资源都用了。10天就装修好了。开了3个月,还挣了点钱呢,后来去上大学,酒吧就关了,也玩够了,当时里面的家当都被邻居大妈搬走了。
Q:你自己最近有什么在路上的经历吗?
A:前两天去了江苏义乌,在寒山子当年隐居的寒山洞住了一晚上。那个洞在半山腰,看下去风景特别美,一下子你就能理解中国人说的“风水好”是什么意思了。洞里什么都没有,我们哥们几个生着篝火,喝酒、聊天、铺着草席地而睡。我还写了首诗:“莫思生外无穷事,且记身前有限杯。醉卧不知阴阳间,一人未醒一人又新醉。”在洞里思考了好多人和自然的玄妙关系。后来回来就觉得生活没劲,太世俗了,我就也来了个“梁朝伟式的旅行”:他不开心,当天就买了去布拉格的机票,到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也不说话,晚上再飞回来。我也学他,去了趟泰山,爬上去看日出,看完就回来。日出真的很美但是爬山太苦了!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