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乡村振兴战略提出3年多来,各地在探索乡村人才振兴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有重庆市渝北区于2018年试行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通过探讨渝北区“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操作要点、应用条件以及优势和不足,不仅能够帮助其进一步完善机制设计,更好地推动当地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工作,同时还能为各地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模式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人才;积分评价;完善
中图分类号 C 9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9-024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9.06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view and Perfection of “Talent Contribution Points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Yubei District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ZENG Hao1,2,ZHANG Yuan-yuan3,WANG Dong-qiang1,4
(1.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2.Chongq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402160;3.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4.Schoo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Abstract Talent is the foundation and key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three years since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proposed, a series of powerful measures have been launched in exploring rural talent revitalization in various places, among which the “Talent Contribution Points Evaluation System” piloted in Yubei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in 2018 is a typical example. By discussing the operating poin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insufficient advantages of the “Talent Contribution Points Evaluation System” in Yubei District, it can not only help it further improve its system design, and better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for local rural revitalization, but it can also provide mode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rural talent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Talent;Points evaluation;Perfection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立项课题(重点无经费)(2020-GX-130);2020年度重庆市永川区软科学计划资助(重点)项目(Ycstc,2020rb1401);2019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重点项目(19SKSZ045);2020年度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党的建设创新研究中心项目(DJCY202006)。
作者简介 曾豪(1989—)男,重庆人,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1-02;修回日期 2021-01-21
渝北区是重庆市主城区唯一的市级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1]。获得示范区立项以来,渝北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其“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据相关媒体报道,经过2年多的探索,渝北区通过“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累计评选出乡村振兴人才25名,“这些乡村振兴人才,在渝北区实施的“双十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建设中,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2]。因此,仔细考察、研究渝北区“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机制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当地政府进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措施,更好地推动渝北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工作,同时还能为全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1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主要内容
渝北区聚焦临空现代农业建设,将乡村振兴人才分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其他社会各界人才4类。针对此4类人员,渝北均采取了一种名为“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办法对人才等级进行评定,即在考虑人才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按照人才在经营管理、科技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对人才进行量化考核并按照得分情况将其评定为A、B、C、D 4个等级。根据人才最终评定的等级,渝北区将在每年给予其不同的补贴和补助,并对其所在的用人单位或培育机构进行培育奖励。 1.1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指标设置情况
渝北区按照人才个人主要发展方向的不同,将人才的评分规则分为“经营管理为主方向”“科技贡献为主方向”和“综合方向”3类。3类的人才总分均设为100分,由个人素质得分、经营管理业绩得分、科技贡献得分3部分构成:个人素质得分最高分设10分,经营管理业绩得分、科技贡献得分最高分均设90分,但根据个人发展方向的不同,经营管理业绩和科技贡献两部分的综合得分须按一定比例进行折算后相加,二者总分最高为90分(表1)。其中,个人素质得分又被称为“身份分”,其指标主要涵盖人才的学历、职称和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经营管理业绩和科技贡献得分是严格意义上的“贡献分”,经营管理业绩指标主要涵盖人才的生产技能、项目投资、经营管理、农村服务、解决农民就业和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科技贡献指标则主要包括人才获得的科研项目、科技奖励以及理论成果、发明专利等情况。此外,渝北区还设置了一项加分荣誉加分项目,规定“对获得农业农村农民相关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的人才,可分别给予10分、5分的直接加分”[3]。
1.2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结果运用情况
根据“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指标量化积分的办法,按照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原则上得分≥90、80~<90、70~<80、60~<70,可由评审组分别评定为A、B、C、D类人才,让其享受相应层级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一是给予人才培育激勵。“对通过全职方式培育的A、B、C类乡村振兴人才,可分别给予60万、20万、10万元补贴,分5年平均发放;对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兼职方式培育的A、B类乡村振兴人才,可分别给予18万、6万元补贴,分3年平均发放”[3]。二是兑现人才优惠政策。对被评定为A、B、C类的乡村振兴人才,渝北区在其配偶就业、子女就读、医院就诊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了一些政策优惠;对在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在“两代表一委员”推选、评优评选、村干部选任等方面都会给予适当倾斜。三是给予各类补贴资助。为鼓励乡村振兴人才干事创业,渝北区还在农产品品牌建设、线上销售、涉农贷款等方面设置了十分明确的资助奖励政策。同时,在人才自我提升方面,对于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职业农民,“从认定当年起,每人每年按初级1 000元、中级1 500元、高级2 000元的标准,享受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补贴”[3];对获得“中级(高级工)、副高级(技师)、正高级(高级技师)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鉴定)或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乡村振兴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2 000、5 000、8 000元资助”[3]。据了解,渝北区已对2019年认定的首批乡村振兴人才兑现人才补贴和培育奖励272万元[4]。
2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操作要点
2.1 健全政府职能部门间的联动机制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看似简单,但具体实施起来会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动:在申报环节,要由人才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人员筛选、材料初审;在评审环节,要由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等多个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会商评审;在评审并公示无误后,还要由区委人才办进行备案并制发“乡村振兴人才卡”;在乡村振兴人才的5年管理期内,每年还需区农业农村委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人才进行年度考核,并强化结果应用。
因此,要实施好“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作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有所作为。首先,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又一国家重大战略,其落实成效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未来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其次,要形成政府职能部门间的有效联动机制。各地成立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职责,畅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各成员单位能够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要在“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实施过程中自觉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主动加强与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保障“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实施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最后,要合力塑造“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政府形象。一方面,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要持续完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机制设计,做好政策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晓地方政府的意图和措施。另一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发挥好“主人翁”精神,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5]。
2.2 对制度实施实行动态管理
渝北区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实质上还是采取了过去政府单位考核时常用的一种指标量化评定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对很多事物进行数字化、量化分析,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比选操作,但这种办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这其中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指标体系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变得机械、僵化。为破解这一难题,渝北区在“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实施的过程中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严格意义上讲,渝北区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尚处于探索试行阶段,其指标体系并未完全固化。评分项目设置是否合理、评分指标分值分配是否科学,都还需农业农村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摸索与论证。同时,在制度设计层面,渝北区还在“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中加入了动态管理的办法,以防止指标机械、僵化的问题。比如,要评定为A、B、C、D 4类乡村振兴人才,原则上要求人才当年的得分要在60~100分相对应的分值段,但遇到特殊情况时,当年各类人才的划线标准也可由评审组研究确定。又比如,评定为乡村振兴人才后,5年为一个管理期。在管理期内,为防止个别人员钻政策漏洞,骗领政府的各类补贴奖励,渝北区农业农村委每年要会同乡村振兴人才所在镇(街道)对人才当年的遵纪守法、履职能力、业绩贡献等情况进行考核。对于乡村振兴人才出现调离渝北区、考核不合格、管理期已满等情形的,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将终止其人才资格,并停发相关待遇。 3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应用条件
3.1 要有完善的制度设施作为配套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说到底只是对人才进行积分评定的一种方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渝北区之所以能够利用“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在引才育才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原因其实并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该方法评定的人才能够通过该方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得到有效的帮扶和激励。因此,“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要得到显著成效,地方政府除了要完善其本身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外,还要尽可能地优化其配套措施、制度。此外,良好的生态环境、配套设施等对人才的引进与稳定也能起到“加分”作用。在大力引培人才的同时,渝北区就十分重视环境的改善,通过改造“十纵十横”的农村骨架路、建“四好农村路”,推进“四旁一园一点”区域绿化美化、“八化六改”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三环十景”等[6],完成了部分乡镇、农村的提档升级,为人才提供了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3.2 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
与其他地方的扶持和激励力度相比,对于通过“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评定的乡村振兴人才,渝北区给予了相当大的扶持和激励力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地方领导认识到位,讲政治、讲大局,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另一方面主要还是由于渝北的经济实力雄厚,地方财政能够负担、支持。渝北是重庆主城九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县[7],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渝北区GDP总量长年稳居重庆市第一位,即使是2020年疫情影響下,渝北经济也能快速回升,GDP总量保持全市第一[8]。因此,渝北区政府较为宽松的财力就给予了乡村人才振兴较大的支持,所以,其“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在实施的过程中才真正起到作用。
3.3 要有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支持
如前所述,采取“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对人才进行积分评定时,人才可根据自身发展方向选择“经营管理为主方向”“科技贡献为主方向”和“综合方向”3种评分类别。然而,不管采取何种评分类别,人才的科技贡献情况都会占据一定的分值比重。之所以如此设置评分规则,主要还是由于农业迫切需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9],依靠科技引领打造新的发展引擎。当下,农业要发展,乡村人才要振兴,亟需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主体广泛深度参与,一来可为乡村振兴直接输送专业人才,二来可为“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等制度完善提供智力支持。
4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优势及不足
4.1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优势
4.1.1 为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对乡村振兴人才进行等级评定,渝北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共设计了16项评分项目,在16项评分项目下又设有一系列的评分指标。如在“生产技能”评分项目中,规定对于取得初级、中级、高级3类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人才,可分别获得15、25、35分的分值认定;在“项目投资”评分项目中,规定对于持股超过50%,且农业项目投资在30万~<100万元、100万~<500万元、500万~<1 000万元、≥1 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人,可分别获得15、25、35、45分的分值认定,同时,自有资金投资额在1 000万元人民币基础上,每多投资500万元人民币给予投资人10分加分。从渝北区一系列的评分指标可以看出,其指标设置十分具体,这既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对人才进行量化评定,又便于人才对标对表进行自我提升、干事创业,从而达到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目的。
4.1.2 激发了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热情。
如前所述,渝北区“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配套措施较为完善。对于通过“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评定的乡村振兴人才,渝北区都十分重视。无论是最高60万元的人才补贴、8 000元的能力提升资助,还是最高10万元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奖励,都彰显了这一点。特别是在乡村振兴人才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农业科技项目等创新创业工作方面,渝北区还给予了较大力度的资助和扶持,这些措施都有效调动了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10]。
4.2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不足
4.2.1 指标设置未考虑到各种类型的乡村振兴人才。
在《渝北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办法(试行)》中,渝北区明确将乡村振兴人才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其他社会各界人才4类。但对乡村振兴人才进行等级评定时,渝北区并未全盘考虑此4类人才的职业特点,而是大而化之地设置了人才个人素质、经营管理业绩和科技贡献3类16项评分项目,以及“经营管理为主方向”“科技贡献为主方向”和“综合方向”3种评分类别。仔细研究渝北区人才等级评价的评分体系不难发现,其评分指标主要偏向于生产经营和科技研发,而管理类的指标无论是数量还是分值都相对偏少。在此种评分体系中,部分人员会由于职业、工作性质等原因很难拿到较高得分,从而无法得到人才等级评定。如,渝北区将“两委”专职干部、“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村官、文化能人等列入了“农村专业人才”的范围,但按照其设置的指标体系来讲,不管是采取哪种评分类别,以上人员即使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都很难达到D类人才的认定分值。
4.2.2 科技贡献类的指标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一是指标针对性不强。乡村振兴人才进行科技研发主要是要解决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然而在渝北区针对人才科技贡献设置的四类指标体系中,“科研项目”只关注人才是哪级哪类科技平台和课题项目的负责人,“科技奖励”仅关注人才省级以上科技奖的获奖情况,“理论成果”则只关注人才论文发表期刊和专著出版单位的等级,“发明专利”的3项评分指标中就有两项关注人才的专利获奖情况。实事求是地讲,这些指标与进行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关联度并不大。二是指标要求过高。在科技贡献的指标体系中,“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撑(攻关)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级自然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前3完成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同等贡献作者)在Science、Nature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国专利金奖前2名”等指标,对于乡村振兴人才来说有些“高不可攀”,该部分指标要求即使放在当下国内一般的高校都很难有教 授、科研人员能够企及。三是指标分值设置不合理。将经营管理业绩指标与科技贡献指标进行横向对比,科技贡献的指标分值普遍比经营管理业绩指标的分值要高:经营管理业绩指标的分值普遍集中在“5~15”分段,只有极少數针对生产
经营突出的指标设置了35分、45分的大分值;而科技贡献指标只有少数的15分及以下的小分值,其余大部分都是45分、30分等大分值。
5 结语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是基层政府围绕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展开的一次有益尝试,其在推行过程中对当地乡村的人才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人才集聚与引导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当地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指标体系,继续发挥该机制的优势作用,相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一定能够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渝北:乡村振兴的试验与示范[EB/OL].(2019-09-12)[2021-01-21].https://www.sohu.com/a/340472377_100071474.
[2] 乡村人才理应受到尊重[N].重庆日报(农村版),2020-11-04.
[3]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办法(试行)》的通知[A].2018-12-13.
[4] 柯雨.渝北乡村振兴人才增至二十五名 他们最高可获得六十万元补贴[EB/OL].(2020-11-02)[2021-01-21].http://www.cqybq.gov.cn/ybw_content/2020-11/02/content_10085165.htm.
[5] 郑杰川,张建阳.唐良智: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J].祖国,2019(10):32.
[6] 闫仪.渝北区精准推进“五个振兴” 走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路[EB/OL].(2019-03-11)[2021-01-21].http://www.moa.gov.cn/xw/qg/201903/t20190311_6173509.htm.
[7] 重庆面积最大的区,也是经济最强,主城九区的老大哥[EB/OL].(2020-07-14)[2021-07-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182772068331121&wfr=spider&for=pc.
[8] 郑和顺,蒲晓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一览[N].渝北时报,2020-08-04(001).
[9] 赵晓娜.农业要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N].南方日报,2014-12-26(A17).
[10] 扎实推进人才战略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渝北初步形成乡村振兴人才梯队[EB/OL].(2021-05-08)[2021-07-30].http://www.cqybq.gov.cn/ybw_content/2021-05/08/content_10164869.htm.
关键词 乡村振兴;人才;积分评价;完善
中图分类号 C 9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9-024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9.06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view and Perfection of “Talent Contribution Points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Yubei District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ZENG Hao1,2,ZHANG Yuan-yuan3,WANG Dong-qiang1,4
(1.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2.Chongq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402160;3.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4.Schoo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Abstract Talent is the foundation and key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three years since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s proposed, a series of powerful measures have been launched in exploring rural talent revitalization in various places, among which the “Talent Contribution Points Evaluation System” piloted in Yubei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in 2018 is a typical example. By discussing the operating points,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insufficient advantages of the “Talent Contribution Points Evaluation System” in Yubei District, it can not only help it further improve its system design, and better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for local rural revitalization, but it can also provide mode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rural talent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Talent;Points evaluation;Perfection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立项课题(重点无经费)(2020-GX-130);2020年度重庆市永川区软科学计划资助(重点)项目(Ycstc,2020rb1401);2019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重点项目(19SKSZ045);2020年度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党的建设创新研究中心项目(DJCY202006)。
作者简介 曾豪(1989—)男,重庆人,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1-02;修回日期 2021-01-21
渝北区是重庆市主城区唯一的市级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1]。获得示范区立项以来,渝北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其“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据相关媒体报道,经过2年多的探索,渝北区通过“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累计评选出乡村振兴人才25名,“这些乡村振兴人才,在渝北区实施的“双十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建设中,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2]。因此,仔细考察、研究渝北区“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机制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当地政府进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措施,更好地推动渝北乡村振兴人才的培育工作,同时还能为全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1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主要内容
渝北区聚焦临空现代农业建设,将乡村振兴人才分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其他社会各界人才4类。针对此4类人员,渝北均采取了一种名为“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办法对人才等级进行评定,即在考虑人才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按照人才在经营管理、科技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对人才进行量化考核并按照得分情况将其评定为A、B、C、D 4个等级。根据人才最终评定的等级,渝北区将在每年给予其不同的补贴和补助,并对其所在的用人单位或培育机构进行培育奖励。 1.1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指标设置情况
渝北区按照人才个人主要发展方向的不同,将人才的评分规则分为“经营管理为主方向”“科技贡献为主方向”和“综合方向”3类。3类的人才总分均设为100分,由个人素质得分、经营管理业绩得分、科技贡献得分3部分构成:个人素质得分最高分设10分,经营管理业绩得分、科技贡献得分最高分均设90分,但根据个人发展方向的不同,经营管理业绩和科技贡献两部分的综合得分须按一定比例进行折算后相加,二者总分最高为90分(表1)。其中,个人素质得分又被称为“身份分”,其指标主要涵盖人才的学历、职称和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经营管理业绩和科技贡献得分是严格意义上的“贡献分”,经营管理业绩指标主要涵盖人才的生产技能、项目投资、经营管理、农村服务、解决农民就业和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科技贡献指标则主要包括人才获得的科研项目、科技奖励以及理论成果、发明专利等情况。此外,渝北区还设置了一项加分荣誉加分项目,规定“对获得农业农村农民相关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的人才,可分别给予10分、5分的直接加分”[3]。
1.2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结果运用情况
根据“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指标量化积分的办法,按照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原则上得分≥90、80~<90、70~<80、60~<70,可由评审组分别评定为A、B、C、D类人才,让其享受相应层级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一是给予人才培育激勵。“对通过全职方式培育的A、B、C类乡村振兴人才,可分别给予60万、20万、10万元补贴,分5年平均发放;对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兼职方式培育的A、B类乡村振兴人才,可分别给予18万、6万元补贴,分3年平均发放”[3]。二是兑现人才优惠政策。对被评定为A、B、C类的乡村振兴人才,渝北区在其配偶就业、子女就读、医院就诊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了一些政策优惠;对在乡村振兴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在“两代表一委员”推选、评优评选、村干部选任等方面都会给予适当倾斜。三是给予各类补贴资助。为鼓励乡村振兴人才干事创业,渝北区还在农产品品牌建设、线上销售、涉农贷款等方面设置了十分明确的资助奖励政策。同时,在人才自我提升方面,对于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职业农民,“从认定当年起,每人每年按初级1 000元、中级1 500元、高级2 000元的标准,享受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补贴”[3];对获得“中级(高级工)、副高级(技师)、正高级(高级技师)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鉴定)或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乡村振兴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2 000、5 000、8 000元资助”[3]。据了解,渝北区已对2019年认定的首批乡村振兴人才兑现人才补贴和培育奖励272万元[4]。
2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操作要点
2.1 健全政府职能部门间的联动机制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看似简单,但具体实施起来会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联动:在申报环节,要由人才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人员筛选、材料初审;在评审环节,要由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等多个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会商评审;在评审并公示无误后,还要由区委人才办进行备案并制发“乡村振兴人才卡”;在乡村振兴人才的5年管理期内,每年还需区农业农村委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人才进行年度考核,并强化结果应用。
因此,要实施好“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作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有所作为。首先,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又一国家重大战略,其落实成效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未来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其次,要形成政府职能部门间的有效联动机制。各地成立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职责,畅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各成员单位能够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要在“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实施过程中自觉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主动加强与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保障“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实施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最后,要合力塑造“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政府形象。一方面,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要持续完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机制设计,做好政策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晓地方政府的意图和措施。另一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发挥好“主人翁”精神,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5]。
2.2 对制度实施实行动态管理
渝北区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实质上还是采取了过去政府单位考核时常用的一种指标量化评定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对很多事物进行数字化、量化分析,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比选操作,但这种办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这其中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指标体系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变得机械、僵化。为破解这一难题,渝北区在“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实施的过程中时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严格意义上讲,渝北区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尚处于探索试行阶段,其指标体系并未完全固化。评分项目设置是否合理、评分指标分值分配是否科学,都还需农业农村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摸索与论证。同时,在制度设计层面,渝北区还在“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中加入了动态管理的办法,以防止指标机械、僵化的问题。比如,要评定为A、B、C、D 4类乡村振兴人才,原则上要求人才当年的得分要在60~100分相对应的分值段,但遇到特殊情况时,当年各类人才的划线标准也可由评审组研究确定。又比如,评定为乡村振兴人才后,5年为一个管理期。在管理期内,为防止个别人员钻政策漏洞,骗领政府的各类补贴奖励,渝北区农业农村委每年要会同乡村振兴人才所在镇(街道)对人才当年的遵纪守法、履职能力、业绩贡献等情况进行考核。对于乡村振兴人才出现调离渝北区、考核不合格、管理期已满等情形的,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将终止其人才资格,并停发相关待遇。 3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应用条件
3.1 要有完善的制度设施作为配套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说到底只是对人才进行积分评定的一种方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渝北区之所以能够利用“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在引才育才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原因其实并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该方法评定的人才能够通过该方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得到有效的帮扶和激励。因此,“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要得到显著成效,地方政府除了要完善其本身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外,还要尽可能地优化其配套措施、制度。此外,良好的生态环境、配套设施等对人才的引进与稳定也能起到“加分”作用。在大力引培人才的同时,渝北区就十分重视环境的改善,通过改造“十纵十横”的农村骨架路、建“四好农村路”,推进“四旁一园一点”区域绿化美化、“八化六改”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三环十景”等[6],完成了部分乡镇、农村的提档升级,为人才提供了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3.2 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
与其他地方的扶持和激励力度相比,对于通过“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评定的乡村振兴人才,渝北区给予了相当大的扶持和激励力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地方领导认识到位,讲政治、讲大局,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另一方面主要还是由于渝北的经济实力雄厚,地方财政能够负担、支持。渝北是重庆主城九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县[7],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渝北区GDP总量长年稳居重庆市第一位,即使是2020年疫情影響下,渝北经济也能快速回升,GDP总量保持全市第一[8]。因此,渝北区政府较为宽松的财力就给予了乡村人才振兴较大的支持,所以,其“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在实施的过程中才真正起到作用。
3.3 要有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支持
如前所述,采取“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对人才进行积分评定时,人才可根据自身发展方向选择“经营管理为主方向”“科技贡献为主方向”和“综合方向”3种评分类别。然而,不管采取何种评分类别,人才的科技贡献情况都会占据一定的分值比重。之所以如此设置评分规则,主要还是由于农业迫切需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9],依靠科技引领打造新的发展引擎。当下,农业要发展,乡村人才要振兴,亟需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主体广泛深度参与,一来可为乡村振兴直接输送专业人才,二来可为“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等制度完善提供智力支持。
4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优势及不足
4.1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优势
4.1.1 为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对乡村振兴人才进行等级评定,渝北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共设计了16项评分项目,在16项评分项目下又设有一系列的评分指标。如在“生产技能”评分项目中,规定对于取得初级、中级、高级3类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人才,可分别获得15、25、35分的分值认定;在“项目投资”评分项目中,规定对于持股超过50%,且农业项目投资在30万~<100万元、100万~<500万元、500万~<1 000万元、≥1 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人,可分别获得15、25、35、45分的分值认定,同时,自有资金投资额在1 000万元人民币基础上,每多投资500万元人民币给予投资人10分加分。从渝北区一系列的评分指标可以看出,其指标设置十分具体,这既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对人才进行量化评定,又便于人才对标对表进行自我提升、干事创业,从而达到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目的。
4.1.2 激发了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热情。
如前所述,渝北区“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配套措施较为完善。对于通过“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评定的乡村振兴人才,渝北区都十分重视。无论是最高60万元的人才补贴、8 000元的能力提升资助,还是最高10万元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奖励,都彰显了这一点。特别是在乡村振兴人才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农业科技项目等创新创业工作方面,渝北区还给予了较大力度的资助和扶持,这些措施都有效调动了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10]。
4.2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不足
4.2.1 指标设置未考虑到各种类型的乡村振兴人才。
在《渝北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办法(试行)》中,渝北区明确将乡村振兴人才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其他社会各界人才4类。但对乡村振兴人才进行等级评定时,渝北区并未全盘考虑此4类人才的职业特点,而是大而化之地设置了人才个人素质、经营管理业绩和科技贡献3类16项评分项目,以及“经营管理为主方向”“科技贡献为主方向”和“综合方向”3种评分类别。仔细研究渝北区人才等级评价的评分体系不难发现,其评分指标主要偏向于生产经营和科技研发,而管理类的指标无论是数量还是分值都相对偏少。在此种评分体系中,部分人员会由于职业、工作性质等原因很难拿到较高得分,从而无法得到人才等级评定。如,渝北区将“两委”专职干部、“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村官、文化能人等列入了“农村专业人才”的范围,但按照其设置的指标体系来讲,不管是采取哪种评分类别,以上人员即使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都很难达到D类人才的认定分值。
4.2.2 科技贡献类的指标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一是指标针对性不强。乡村振兴人才进行科技研发主要是要解决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然而在渝北区针对人才科技贡献设置的四类指标体系中,“科研项目”只关注人才是哪级哪类科技平台和课题项目的负责人,“科技奖励”仅关注人才省级以上科技奖的获奖情况,“理论成果”则只关注人才论文发表期刊和专著出版单位的等级,“发明专利”的3项评分指标中就有两项关注人才的专利获奖情况。实事求是地讲,这些指标与进行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关联度并不大。二是指标要求过高。在科技贡献的指标体系中,“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撑(攻关)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级自然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前3完成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同等贡献作者)在Science、Nature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国专利金奖前2名”等指标,对于乡村振兴人才来说有些“高不可攀”,该部分指标要求即使放在当下国内一般的高校都很难有教 授、科研人员能够企及。三是指标分值设置不合理。将经营管理业绩指标与科技贡献指标进行横向对比,科技贡献的指标分值普遍比经营管理业绩指标的分值要高:经营管理业绩指标的分值普遍集中在“5~15”分段,只有极少數针对生产
经营突出的指标设置了35分、45分的大分值;而科技贡献指标只有少数的15分及以下的小分值,其余大部分都是45分、30分等大分值。
5 结语
“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是基层政府围绕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展开的一次有益尝试,其在推行过程中对当地乡村的人才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人才集聚与引导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当地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人才贡献积分评价制”的指标体系,继续发挥该机制的优势作用,相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一定能够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渝北:乡村振兴的试验与示范[EB/OL].(2019-09-12)[2021-01-21].https://www.sohu.com/a/340472377_100071474.
[2] 乡村人才理应受到尊重[N].重庆日报(农村版),2020-11-04.
[3]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办法(试行)》的通知[A].2018-12-13.
[4] 柯雨.渝北乡村振兴人才增至二十五名 他们最高可获得六十万元补贴[EB/OL].(2020-11-02)[2021-01-21].http://www.cqybq.gov.cn/ybw_content/2020-11/02/content_10085165.htm.
[5] 郑杰川,张建阳.唐良智: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J].祖国,2019(10):32.
[6] 闫仪.渝北区精准推进“五个振兴” 走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路[EB/OL].(2019-03-11)[2021-01-21].http://www.moa.gov.cn/xw/qg/201903/t20190311_6173509.htm.
[7] 重庆面积最大的区,也是经济最强,主城九区的老大哥[EB/OL].(2020-07-14)[2021-07-3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182772068331121&wfr=spider&for=pc.
[8] 郑和顺,蒲晓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一览[N].渝北时报,2020-08-04(001).
[9] 赵晓娜.农业要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N].南方日报,2014-12-26(A17).
[10] 扎实推进人才战略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渝北初步形成乡村振兴人才梯队[EB/OL].(2021-05-08)[2021-07-30].http://www.cqybq.gov.cn/ybw_content/2021-05/08/content_10164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