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方的一位充满美好生活憧憬、素不相识的人,在她37岁花样年龄即将枯萎时,像战场上的勇士,勇敢的挺起了胸膛,毅然以无言的大爱——殷殷鲜血、滴滴浇灌着年轻的生命。从此,她的生命焕发活力,两个生命血脉相连。
那么,骨髓的捐献者是谁呢?他来自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大庆油田钻探钻井二公司钻前分公司安装二队的共产党员、班长王颜涛。
满载祝愿启程
2009年4月20日8时,在铁人王进喜曾经带领过的队伍——钻井二公司的办公大楼前,聚满了欢送的人群,王颜涛手捧鲜花,被众人簇拥着。
今天,公司领导为宣扬他的义举,特意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仪式。
“王颜涛,好样的,你也是“铁人”、给公司争光了。”“注意身体,平安归来”……领导紧紧握住他的手。
“班长,放心去吧,我们在家一定好好干。”“班长,我们等着你健康归来……”弟兄们个个和他紧紧相拥。
“爸爸,你一定要注意身体。”临行前,女儿期盼的目光、温暖的祝福,给了王颜涛莫大的慰藉。
他动情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跟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比,我这不算什么。
献血许下承诺
2007年7月,王颜涛报名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义务献血。7年间,这已经是他第5次献血。他所在的安装二队,一年四季工作在荒原野外,为钻井队搬家安装钻机设备。虽然工作艰苦、任务繁重,但他从未退缩过,每次献完血也不休息。
就是这一次献血,王颜涛无意间看到了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宣传画。白血病也称血癌,是人类至今未彻底征服的绝症之一,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移植骨髓造血干细胞,但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资源却只能靠义务捐献者的无偿捐献。
王颜涛看得很认真,其中的一些医学术语他似懂非懂,但却牢牢记住了8个字——捐献骨髓,可以救人。他献完血后,主动找到了血站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想要填写捐献骨髓志愿书的意愿。然而,工作人员并没有让他马上填写,而是耐心地讲解起来,“如果签订了志愿书,就意味着要负起责任,因为一旦配型成功,那名受供患者,就要开始做移植前的化疗准备,如果你不能兑现承诺,对病人来说,那等于雪上加霜,会给患者造成致命的危险。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做好家人的工作,捐献骨髓是自愿的,一旦签署,是要付诸行动。”
听了工作人员的话,王颜涛想都没想,郑重地说:“我自愿”,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骨髓捐献志愿书。
义举化解担忧
2008年6月的一天,正在采油五厂和大家一起施工的王颜涛,突然接到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希望他能做进一步的血检。电话中说,他的骨髓很可能适合北京的一位白血病患者。
等待结果的日子格外漫长,在经过两次的血样检查、十几次精细的高分辨率配型后,2009年2月,王颜涛终于被告知配型成功,可以捐献。听到这个消息,王颜涛非常高兴,因为配型成功,他救人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此时,他也知道,最重要的是要征求家人的意见,妻子、女儿,还有年迈的父母,他们能否支持自己的决定?王颜涛心里还没有底。
回到家,王颜涛把事情的经过、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妻子,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妻子并没有强烈反对,只是说出了她的担忧:“每次在电视上,看到白血病患者痛苦地忍受着折磨、煎熬地等待着救命的骨髓时,我总会忍不住流下眼泪,也真想能帮上一把。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的老公要去捐献骨髓,这是一件善事,我不反对,就是有些担心,怕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对妻子的担忧,王颜涛心里有数。“医生说了,不会影响健康。再说,我身体好着呢,你还不知道啊!那名患者是个女的,虽然,具体状况没有透露,但我想,她一定迫切需要我的骨髓。”
妻子沉默了片刻,同意了。她知道,那名患者的亲人一定急切地祈盼着救命的骨髓。“我支持你,因为,你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有了妻子的支持,王颜涛心里有了底。其他亲人得知后,都深深的表示敬重理解和支持。
定下清规戒律
在等待捐献的那些日子里,王颜涛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为捐献出自己超过移植标准的骨髓,他改变了多年的饮食习惯。
王颜涛从小就爱吃肉,可是,自从配型成功后,医生说,他的血样检查中,蛋白质的含量偏高。医生的话,他记在了心上。他想:既然要把骨髓移植给人家,就一定要让所有的指标都优良,这样才能“救人救到底”。
通过咨询后,王颜涛开始严格控制饮食,一改以往顿顿不离肉的习惯,尽量多吃新鲜蔬菜,还把酒给戒了。为了让身体保持在一个健康良好的最佳状态,开始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他还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了解捐献者应该注意的事项。
他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能给对方以安慰,但王颜涛每天都在心里默默祈祷,“不抛弃、不放弃”,成了他每天面向远方的内心呼唤,多么希望远方的姐妹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和她一起努力。
世界上骨髓配型的吻合几率非常小,能碰上一个与自己血型指标相符的人,王颜涛认为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生幸运。他说:“能救人一命,不是谁都有机会的。想到手术成功后,我的血液在她的体内流淌,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己突然多了一个同胞姐妹。”
两次捐献骨髓
汽车在哈大高速路上飞速行驶,窗外迷人的春色景观,王颜涛已无暇欣赏,此刻,他只希望车儿开得快些、再快些……
中午11时多,王颜涛到达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一路的颠簸并没有让他感到疲惫,进行体检后,医生开始给他注射动员剂,每天两次,这是为了促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释放到外周血中。虽然,这种动员剂是一种生物制剂,对人体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连续注射,仍会使捐献者产生低烧、肌肉酸疼等不适反应。
4月22日,一向身体强壮的王颜涛开始出现了身体不适,在注射完动员剂后,他突然感觉腰部剧烈疼痛,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决定给他服用止疼药。
“大夫,服用止疼药会不会对骨髓有影响?”此时,王颜涛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疼痛,他依然在担心自己的骨髓是否合格。
“没有影响,放心吧,你现在肌肉疼痛也是暂时的,我们一定会保证你的身体健康。”医生答道。
4月23日13时,医生开始进入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的提取阶段,10000毫升的鲜血从他的体内被源源不断地抽取出来,经过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分离后,再慢慢输回体内,经过4个多小时漫长的分离过程,成功提取了50毫升造血干细胞。
4月24日8时30分,又开始了第二次的提取,这次是循环8000毫升血液,依然是50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了不让王颜涛身体钙流失过快,医生每隔40分钟,就给他口服两支葡萄糖酸钙。中午12时,第二次提取也成功完成,他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4月24日14时,医生带着王颜涛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飞赴北京,为那里的生命带去重生的希望。
“七一”前夕,王颜涛被大庆油田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那么,骨髓的捐献者是谁呢?他来自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大庆油田钻探钻井二公司钻前分公司安装二队的共产党员、班长王颜涛。
满载祝愿启程
2009年4月20日8时,在铁人王进喜曾经带领过的队伍——钻井二公司的办公大楼前,聚满了欢送的人群,王颜涛手捧鲜花,被众人簇拥着。
今天,公司领导为宣扬他的义举,特意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仪式。
“王颜涛,好样的,你也是“铁人”、给公司争光了。”“注意身体,平安归来”……领导紧紧握住他的手。
“班长,放心去吧,我们在家一定好好干。”“班长,我们等着你健康归来……”弟兄们个个和他紧紧相拥。
“爸爸,你一定要注意身体。”临行前,女儿期盼的目光、温暖的祝福,给了王颜涛莫大的慰藉。
他动情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跟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比,我这不算什么。
献血许下承诺
2007年7月,王颜涛报名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义务献血。7年间,这已经是他第5次献血。他所在的安装二队,一年四季工作在荒原野外,为钻井队搬家安装钻机设备。虽然工作艰苦、任务繁重,但他从未退缩过,每次献完血也不休息。
就是这一次献血,王颜涛无意间看到了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宣传画。白血病也称血癌,是人类至今未彻底征服的绝症之一,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移植骨髓造血干细胞,但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资源却只能靠义务捐献者的无偿捐献。
王颜涛看得很认真,其中的一些医学术语他似懂非懂,但却牢牢记住了8个字——捐献骨髓,可以救人。他献完血后,主动找到了血站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想要填写捐献骨髓志愿书的意愿。然而,工作人员并没有让他马上填写,而是耐心地讲解起来,“如果签订了志愿书,就意味着要负起责任,因为一旦配型成功,那名受供患者,就要开始做移植前的化疗准备,如果你不能兑现承诺,对病人来说,那等于雪上加霜,会给患者造成致命的危险。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做好家人的工作,捐献骨髓是自愿的,一旦签署,是要付诸行动。”
听了工作人员的话,王颜涛想都没想,郑重地说:“我自愿”,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骨髓捐献志愿书。
义举化解担忧
2008年6月的一天,正在采油五厂和大家一起施工的王颜涛,突然接到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希望他能做进一步的血检。电话中说,他的骨髓很可能适合北京的一位白血病患者。
等待结果的日子格外漫长,在经过两次的血样检查、十几次精细的高分辨率配型后,2009年2月,王颜涛终于被告知配型成功,可以捐献。听到这个消息,王颜涛非常高兴,因为配型成功,他救人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此时,他也知道,最重要的是要征求家人的意见,妻子、女儿,还有年迈的父母,他们能否支持自己的决定?王颜涛心里还没有底。
回到家,王颜涛把事情的经过、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妻子,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妻子并没有强烈反对,只是说出了她的担忧:“每次在电视上,看到白血病患者痛苦地忍受着折磨、煎熬地等待着救命的骨髓时,我总会忍不住流下眼泪,也真想能帮上一把。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的老公要去捐献骨髓,这是一件善事,我不反对,就是有些担心,怕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对妻子的担忧,王颜涛心里有数。“医生说了,不会影响健康。再说,我身体好着呢,你还不知道啊!那名患者是个女的,虽然,具体状况没有透露,但我想,她一定迫切需要我的骨髓。”
妻子沉默了片刻,同意了。她知道,那名患者的亲人一定急切地祈盼着救命的骨髓。“我支持你,因为,你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有了妻子的支持,王颜涛心里有了底。其他亲人得知后,都深深的表示敬重理解和支持。
定下清规戒律
在等待捐献的那些日子里,王颜涛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为捐献出自己超过移植标准的骨髓,他改变了多年的饮食习惯。
王颜涛从小就爱吃肉,可是,自从配型成功后,医生说,他的血样检查中,蛋白质的含量偏高。医生的话,他记在了心上。他想:既然要把骨髓移植给人家,就一定要让所有的指标都优良,这样才能“救人救到底”。
通过咨询后,王颜涛开始严格控制饮食,一改以往顿顿不离肉的习惯,尽量多吃新鲜蔬菜,还把酒给戒了。为了让身体保持在一个健康良好的最佳状态,开始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他还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了解捐献者应该注意的事项。
他不知道对方是谁,也不能给对方以安慰,但王颜涛每天都在心里默默祈祷,“不抛弃、不放弃”,成了他每天面向远方的内心呼唤,多么希望远方的姐妹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和她一起努力。
世界上骨髓配型的吻合几率非常小,能碰上一个与自己血型指标相符的人,王颜涛认为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生幸运。他说:“能救人一命,不是谁都有机会的。想到手术成功后,我的血液在她的体内流淌,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己突然多了一个同胞姐妹。”
两次捐献骨髓
汽车在哈大高速路上飞速行驶,窗外迷人的春色景观,王颜涛已无暇欣赏,此刻,他只希望车儿开得快些、再快些……
中午11时多,王颜涛到达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一路的颠簸并没有让他感到疲惫,进行体检后,医生开始给他注射动员剂,每天两次,这是为了促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释放到外周血中。虽然,这种动员剂是一种生物制剂,对人体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连续注射,仍会使捐献者产生低烧、肌肉酸疼等不适反应。
4月22日,一向身体强壮的王颜涛开始出现了身体不适,在注射完动员剂后,他突然感觉腰部剧烈疼痛,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决定给他服用止疼药。
“大夫,服用止疼药会不会对骨髓有影响?”此时,王颜涛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疼痛,他依然在担心自己的骨髓是否合格。
“没有影响,放心吧,你现在肌肉疼痛也是暂时的,我们一定会保证你的身体健康。”医生答道。
4月23日13时,医生开始进入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的提取阶段,10000毫升的鲜血从他的体内被源源不断地抽取出来,经过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分离后,再慢慢输回体内,经过4个多小时漫长的分离过程,成功提取了50毫升造血干细胞。
4月24日8时30分,又开始了第二次的提取,这次是循环8000毫升血液,依然是50毫升造血干细胞。为了不让王颜涛身体钙流失过快,医生每隔40分钟,就给他口服两支葡萄糖酸钙。中午12时,第二次提取也成功完成,他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4月24日14时,医生带着王颜涛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飞赴北京,为那里的生命带去重生的希望。
“七一”前夕,王颜涛被大庆油田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