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支教志愿服务具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师资力量不足、提升志愿者实践能力与责任担当、加大社会对贫困落后地区教育的关注和投入等有利影响。但同时也存在学生参与支教动机不明确、教学能力不足、接续性不强、后续影响难把握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要通过加强对支教志愿者的综合培训、完善支教课程体系设置、建立短期支教的长效化机制、将短期支教与长期支教有效结合等方式,促进高效支教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支教;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支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支教是指对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援性活动。支教的资源来自外部,针对的是农村落后地区,主要是指中西部农村地区,也扩大到了发达地区的落后区域。狭义的支教是指从1996年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卫生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实施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更为狭义的支教是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范围为全国各类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1]本文所探讨的支教志愿服务指的是该类狭义的支教,即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所从事的志愿支教行为。
一、高校支教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影响
高校支教志愿服务发展至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参与度,是大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不计报酬,志愿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边远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展的志愿活动。因其形式灵活、时间短、易操作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支教方式,更成为推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落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长效举措。高校组织的短期支教,将个人自愿原则与有组织的计划形式结合起来,促进了高校资源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不仅保证了支教的质量,更让此类支教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专业性。无论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还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缓解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
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师资力量尤其是制约其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走出该困境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是根本的解决办法。然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难以在短期内打破,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村基础教育的资源困境难以得到有效改善。高校支教志愿服务的有效介入,很好地缓解了当下突出的师资不足困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师资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二)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责任担当意识
支教志愿服务深入到欠发达地区学校,大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不仅要适应当地的生活,还要学会入乡随俗,与当地村民建立良好的联系,更要思考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这些来自生活与工作的挑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入社会基层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大局意识与担当精神,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三)加大社会对贫困落后地区教育的关注和投入
高校支教志愿服务作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形式之一,让高校与社会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高校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同时,支教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兴起,让更多人了解到贫困落后地区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软硬件设施不断流向欠发达地区,这对缓解当下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具有一定作用。
二、支教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支教旨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为改善落后地区教育教学现状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教活动的实践性、公益性、长效性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学生支教志愿服务作为一支新的教育力量,其发展空间日益增大,在日益高涨的学生支教热潮中,短期支教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呈现。
(一)学生参与动机不明确
高校短期支教的日益“泛滥”,使得大学生不能准确认识支教的意义何在,将支教类志愿服务简单化、理想化,参与动机不明确导致很多人在支教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无法完成好教学任务,甚至打退堂鼓。支教陷入到一种走马观花的形式困境中,影响支教的整体效果。
(二)学生教学能力不足
高校支教志愿服务的参与者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大多没有实际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不熟练,课堂管理能力欠缺。而在支教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堂秩序的管理,大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管、管不好,已成为支教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短期支教接续性不强
高校短期的支教志愿服务多以暑期社会实践、课外志愿服务的形式展开,其开展时间短,两次支教之间的跨度长,接续性不强,很难形成气候。支教在内容上缺乏连续性,对支教对象来说,短短几周的支教很难真正为他们带去什么。同时由于短期支教志愿者与孩子相处时间短,往往刚熟悉环境就要离开,这在心理和教学上对当地学生都是比较大的打击。
(四)后续影响难把握
支教的对象大多是贫困群体,志愿者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先进的生活方式,向他们展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但事实上,这些美好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很难甚至无法实现,这就有可能造成部分孩子在确定了美好远大的目标后,因教育资源的限制、 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而产生心理落差,给他们带来痛苦。志愿者的集体“出现”与“消失”也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波动,这些后续的负面影响很难把握。
三、支教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以个人自愿与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和鼓励高校学生投入农村,实现高校资源与农村基础教育实践的联动和共赢,是近年来以支教志愿服务的方式缓解农村基础教育困境的亮点、特色和趋势。[2]通过高校支教志愿服务的开展来强化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薄弱环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然而,支教志愿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成熟的支教机制是影响支教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增强农村地区支教志愿服务的针对性,以期实现高校志愿者支教活动与支教学校的共赢,以此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加强对支教志愿者的综合培训
支教志愿者是支教的主体,其自身素养直接关系到支教的质量与成效。针对目前支教志愿者教学能力不足、教学经验欠缺的问题,有必要在支教前期制定方案。一是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优先考虑师范生、有教学经历或志愿服务经历者、取得过相关资格证书或选修过相关课程者;二是在支教前期开展系统的培训,如教学技能培训、心理培训等,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养。
(二)完善支教课程体系设置
短期支教由于教学时间短,无法与受助学校原有的教学计划有机融合。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受助学校沟通,以受助学校需求为导向,利用志愿者自身的学科优势设计支教课程,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促进教学内容的合理化。同时,在第一课堂以外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受助学生开拓视野,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建立短期支教的长效化机制
短期支教面临人员流动性强、时间短、接续性差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组织建设,以保证志愿服务的连续性。一是固定支教时间段、支教地,保证每年有固定、充足的时间面向同一群体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二是教学设计上要注意形成连贯性,前后有联系,知识传授呈递进态势,让受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三是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为支教地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拓展支教范围。
(四)将短期支教与长期支教有效结合
长期支教具有短期支教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长期支教搭建起的平台进行短期支教,形成合力互补。在周末特别是暑假的时候,选择长期支教的服务点开展支教服务,这一互补既将短期支教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又促进了两者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 支教模式分析:机制与限度,李醒东,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
[2] 社会实践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钟琰,人才资源开发,2015(4).
[3] 浅谈高校学生短期支教新常态机制的建立——基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探索,张洪峰、 吕瑞石、李冠儒,北京教育(德育),2015(10).
作者简介:
王莹,女,1987年出生,就职于杭州师范大学,担任思政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支教;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支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支教是指对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援性活动。支教的资源来自外部,针对的是农村落后地区,主要是指中西部农村地区,也扩大到了发达地区的落后区域。狭义的支教是指从1996年以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卫生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实施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更为狭义的支教是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范围为全国各类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1]本文所探讨的支教志愿服务指的是该类狭义的支教,即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所从事的志愿支教行为。
一、高校支教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及影响
高校支教志愿服务发展至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参与度,是大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不计报酬,志愿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边远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展的志愿活动。因其形式灵活、时间短、易操作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支教方式,更成为推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落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长效举措。高校组织的短期支教,将个人自愿原则与有组织的计划形式结合起来,促进了高校资源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不仅保证了支教的质量,更让此类支教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专业性。无论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还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缓解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
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师资力量尤其是制约其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走出该困境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是根本的解决办法。然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难以在短期内打破,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村基础教育的资源困境难以得到有效改善。高校支教志愿服务的有效介入,很好地缓解了当下突出的师资不足困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师资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二)提升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责任担当意识
支教志愿服务深入到欠发达地区学校,大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不仅要适应当地的生活,还要学会入乡随俗,与当地村民建立良好的联系,更要思考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这些来自生活与工作的挑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入社会基层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大局意识与担当精神,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三)加大社会对贫困落后地区教育的关注和投入
高校支教志愿服务作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形式之一,让高校与社会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高校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同时,支教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兴起,让更多人了解到贫困落后地区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软硬件设施不断流向欠发达地区,这对缓解当下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具有一定作用。
二、支教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支教旨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为改善落后地区教育教学现状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教活动的实践性、公益性、长效性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学生支教志愿服务作为一支新的教育力量,其发展空间日益增大,在日益高涨的学生支教热潮中,短期支教的各种问题也不断呈现。
(一)学生参与动机不明确
高校短期支教的日益“泛滥”,使得大学生不能准确认识支教的意义何在,将支教类志愿服务简单化、理想化,参与动机不明确导致很多人在支教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无法完成好教学任务,甚至打退堂鼓。支教陷入到一种走马观花的形式困境中,影响支教的整体效果。
(二)学生教学能力不足
高校支教志愿服务的参与者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大多没有实际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不熟练,课堂管理能力欠缺。而在支教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堂秩序的管理,大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管、管不好,已成为支教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短期支教接续性不强
高校短期的支教志愿服务多以暑期社会实践、课外志愿服务的形式展开,其开展时间短,两次支教之间的跨度长,接续性不强,很难形成气候。支教在内容上缺乏连续性,对支教对象来说,短短几周的支教很难真正为他们带去什么。同时由于短期支教志愿者与孩子相处时间短,往往刚熟悉环境就要离开,这在心理和教学上对当地学生都是比较大的打击。
(四)后续影响难把握
支教的对象大多是贫困群体,志愿者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先进的生活方式,向他们展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但事实上,这些美好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很难甚至无法实现,这就有可能造成部分孩子在确定了美好远大的目标后,因教育资源的限制、 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而产生心理落差,给他们带来痛苦。志愿者的集体“出现”与“消失”也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波动,这些后续的负面影响很难把握。
三、支教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以个人自愿与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和鼓励高校学生投入农村,实现高校资源与农村基础教育实践的联动和共赢,是近年来以支教志愿服务的方式缓解农村基础教育困境的亮点、特色和趋势。[2]通过高校支教志愿服务的开展来强化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薄弱环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然而,支教志愿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成熟的支教机制是影响支教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增强农村地区支教志愿服务的针对性,以期实现高校志愿者支教活动与支教学校的共赢,以此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加强对支教志愿者的综合培训
支教志愿者是支教的主体,其自身素养直接关系到支教的质量与成效。针对目前支教志愿者教学能力不足、教学经验欠缺的问题,有必要在支教前期制定方案。一是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优先考虑师范生、有教学经历或志愿服务经历者、取得过相关资格证书或选修过相关课程者;二是在支教前期开展系统的培训,如教学技能培训、心理培训等,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养。
(二)完善支教课程体系设置
短期支教由于教学时间短,无法与受助学校原有的教学计划有机融合。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受助学校沟通,以受助学校需求为导向,利用志愿者自身的学科优势设计支教课程,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促进教学内容的合理化。同时,在第一课堂以外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受助学生开拓视野,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建立短期支教的长效化机制
短期支教面临人员流动性强、时间短、接续性差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组织建设,以保证志愿服务的连续性。一是固定支教时间段、支教地,保证每年有固定、充足的时间面向同一群体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二是教学设计上要注意形成连贯性,前后有联系,知识传授呈递进态势,让受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三是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为支教地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拓展支教范围。
(四)将短期支教与长期支教有效结合
长期支教具有短期支教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长期支教搭建起的平台进行短期支教,形成合力互补。在周末特别是暑假的时候,选择长期支教的服务点开展支教服务,这一互补既将短期支教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又促进了两者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 支教模式分析:机制与限度,李醒东,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
[2] 社会实践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钟琰,人才资源开发,2015(4).
[3] 浅谈高校学生短期支教新常态机制的建立——基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探索,张洪峰、 吕瑞石、李冠儒,北京教育(德育),2015(10).
作者简介:
王莹,女,1987年出生,就职于杭州师范大学,担任思政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