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朗格汉斯细胞是位于皮肤表皮的组织特异性不成熟树突细胞,其感知、传递外界环境的信号刺激并指导后续的免疫应答.早期研究显示,朗格汉斯细胞具有强大的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在
【机 构】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皮肤病研究所,西安,71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格汉斯细胞是位于皮肤表皮的组织特异性不成熟树突细胞,其感知、传递外界环境的信号刺激并指导后续的免疫应答.早期研究显示,朗格汉斯细胞具有强大的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在启动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最近的一系列研究提示,朗格汉斯细胞的主要作用可能是诱导免疫耐受,其机制可能与特异性T细胞的清除、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协同刺激因素等相关.因此,朗格汉斯细胞不仅是免疫反应的哨兵,更是人体皮肤环境平衡的维护者.
其他文献
皮肤诺卡菌病是诺卡菌属经皮肤伤口引起的感染,多种诺卡菌均可引起,包括巴西诺卡菌、星形诺卡菌等.皮肤诺卡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以皮下结节伴有瘘管形成最常见.及时、准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可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并对其他多个器官产生显著影响的急性脑血管病.SAH患者被常规收入重症监护病房并由多学
目的采用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评估颅内椎基底动脉的血管变异,提高对颅内椎基底动脉各种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35例CTA图像,数据由16层螺旋CT扫描仪采集,全部图像经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处理,对颅内椎基底动脉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在435例受试者中,双侧椎动脉颅内段(V4)对称183例(42.07%),不对称252例(57.93%);左侧V4段发育不良27例(6
Fitzpatrick皮肤分型是依据皮肤经一定剂量的日光照射后产生红斑还是色素及其程度,可分为6型.最小红斑量是评价皮肤分型的最重要的参数.理论上,根据光皮肤分型和最小红斑量的
光线性弹性组织变性为皮肤光老化的一部分,在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弹性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目前,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中,紫外线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可通过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簇连蛋白等多种酶和蛋白的表达,导致弹性蛋白和微原纤维等弹性纤维成分发生改变,并促使光线性弹性组织变性的形成和发展.此外,非酶糖化反应、红外线及热休克反应在光线性弹性组织变性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目的 探讨情境式导入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7级护理专业1班(57人)作为对照组,2班(56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模式授课,实验组以情境式导入教学法模式授课为主,辅以传统教学,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比较,表明情境式导入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情境式导入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therothrombotic infarction,ATI)的关系。方法纳入ATI患者(ATI组)和同期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心肌梗死史的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
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主要靠颅脑影像学诊断,多见于老年人群,被认为是有症状脑梗死和认知损害的早期临床阶段。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脏病、心房颤动和睡眠呼吸暂停等,相关血清生物学标记物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尿酸、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文章就SB!的影像学特征、危险因素、血清
目的 探索一种有效而舒适地保护病人不发生坠床的方法.方法 按人院的先后顺序将病种、年龄、性别、及有关症状类似的、有坠床危险的116例病人相对均衡的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防坠床床单,对照组使用床挡,观察两种保护具的效果.结果 两种保护具在病人坠床发生率方面无差异性(P>0.05),在保护具并发症及陪护、护士对使用时的满意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P<0.05),防坠床床单的使用效果优于床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