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砚”的历史发展和它的造型特点,还有中国书画的发展与“砚” 的发展之间的联系。其中会主要介绍“砚” 的传世与变化的特点,以及流变的轨迹。
关键词:砚台;书画;历史发展
1.砚台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在我国最早出现的是石砚。后来汉代创造了人力制墨,让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渐渐的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后来就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胎漆砂砚等。
砚台是经过时代的变迁,它在不同的时代形成了当时独特的时代风格。例如在汉朝时期,它已经是一种追求浪漫主义风格的社会样式,形成了神秘的社会风尚;
汉代砚台的装饰令人耳目一新,它在纹样上的创新出其不意,各种奇特纹饰在砚台上表现出来,在古拙之中流露出浪漫和神秘之间的气韵。那种非常抽象的,写意性的,似懂非懂的神秘感给人许多想象的空间。在就是汉代出现了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
而晋代砚台,最有名的就是“砚盖”的出现。盖钮还塑成青蛙或水鸟等动物造型。东晋的瓷砚比较朴实无华,少见纹饰。南北朝时的圆形瓷砚,砚面渐渐凸起,四周下陷,渐成隋唐辟雍砚的雏形。砚足也逐渐增多,一般为五足,也有六足、七足。
等到了唐朝的砚台,它不仅完全基本继承了魏晋南北朝鼎盛时期的圆形多足样式,而且还出现了另一个唐代主流砚式,箕形砚,它表现了唐代砚台制式的重大变革成果,流传到民间,广为流传。
再来就是“宋砚”,据史实记载,宋代因为朝廷重视文人,使得文人地位空前提升,它要体现的时代精神的来源是上流社会的提倡,而不是民间所流传的那样。宋代出现的砚台多种多样,例如有水晶硯,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等等。
而元砚的发展是从刚劲到阴柔,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杂糅。
像明砚大部分造型会较为浑厚,且有方有圆,尤其是明代的蝉形砚,体现出了明砚的大气。
清代时期的石砚造型多为拘谨,纹饰繁多,大格局的砚式逐渐退下历史的舞台,反而小格局的砚式不断壮大发展。
2.中国书画的发展与“砚”文化的联系
中国书画文化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上千年的传承更体现了中国的书画史与砚台的历史演变是密不可分的。
汉代的文人书画作品用简牍居多,帛,画像砖,彩绘漆为主。这个鼎盛时期的中国砚池储墨量和体量还有砚堂都不是很能打。这个鼎盛时期的大尺幅作品基本上是工匠画,也就是作坊生产出来的。这个时期研磨颜料或墨都是作坊中的一个工种,有人专人研磨。像在官家,大都令书童晨起研墨一斗备一天的用量。而且在汉代这个时期,社会审美主要就是表现在这些奇妙的“礼”“乐”和神秘主义的器物造型,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纹上。因此在汉代官砚上,其主流风格是神秘、雄浑。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些有文化教养的上层社会有名的画家名人,例如顾恺之等。这个时期的绘画依然是以线描为主要特点的,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砚在造型和体量上依然保留着汉代砚的特点和流韵。
晋代砖砚考究非常,并且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瓷砚则工艺考究,古朴美观,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而唐代时期的官砚,主要以“民风、绚凤”为主流风格,它带给人的感觉多为乐人、人性化。这个时期人物发展尤其明显,泼墨山水和重墨山水的问世使唐朝的绘画界缤纷灿烂。由此可见唐代在中国绘画史上发展繁荣盛大,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文化大繁荣,使得文人们可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尽情地挥洒笔墨。这个时代还成功举办了科举制,它大家平等的通过科举来获得做官的机会,也因此读书写字成了家家户户都需要从事的事情,这种社会现象也促进了砚的发展。砚从过去的只在官府和作坊里逐渐走进家家户户,让它变得普遍化。因此在这样一个书画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的砚台——作为一个为书画服务的物质文化也有了一个重大的改革变化,这也是砚台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并且也是大量的箕形砚出现的时代。
宋朝是文人政治有名的朝代,这样明显的政治局面也使得中国书画发生改变,整个社会因此也形成了简洁严谨的社会风尚面貌。也正是因为如此,宋代文人们非常喜爱的绘画工具——砚台,就被大家印上了鲜明的文人烙印,这也是砚台在中国发展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变革,也促成了注重意趣的文人砚的诞生。
而在五代两宋之后,中国书画发展又进了一步,并且逐步完善起来,这也使得文人书画创作迎来又一个高潮。宋代学者对哲学的思考上升到一个高度,他们形成了很有他们独特的魅力和特色的艺术风貌,这种全新的品格和艺术风尚与唐代人的豪放大气都不太相同,他们呈现的是一种内敛、精美、安适的艺术状态。
明代这个时期的书画沿着宋元传统继续演变发展。由于明代政治权力斗争激烈,大部分的政权力量集中且官员环环相扣,政治局面复杂,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中国书画发展方向有了明显的转变,文人把情感寄托在山水之间,因此归隐田园的他们在家创作,就会需要大量的墨和砚,因此小型砚流行起来,而且逐步深受平民大众百姓的喜爱,这也使得“砚”文化继续传播开来,只是方式不同。
综上所述中国书画的发展与“砚”文化关系十分紧密,砚台的发展紧跟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大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都使得砚台不断的改革发展。也正是因为社会的繁荣发展使得砚文化得以传承。“砚”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M].龚泽洗,译.中华书局,2007.
[2]张国刚.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J].历史研究,1996,(4).
[3]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1956
[4]王永兴.陈门问学丛稿[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