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动画已经走过八十多年,从中国早期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解放后一系列代表中国原创的经典动画片,每一部都具有鲜明的原创性,都是本土化的代表。《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三个和尚》等优秀动画片,无一不是我国动画创作者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结果,正是一代又一代动画创作者积极探索,不懈追求,才取得了今天中国动画的丰硕成果。
对于动画来说,电影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动画艺术的发展。在电影技术发展的初期,动画片只有黑白的默片,后来发展到有声片、彩色片;以及后来动画片的画幅也发生变化,由标准的画幅发展成遮幅的、宽银幕的画幅,技术的进步给动画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空间,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原创奠定了夯实的基础。随着技术不断地发展,艺术家一刻也没停止对艺术创新的追求。中国在动画的原创性方面也一直在探索中前进,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由于动画片创作者没有很好地反思动画创作本体,没有尊重动画的原创性,更没有认识到原创性的重要性,造成原创作品不足,甚至原创能力贫乏;创作中越来越多的模仿,造成从事和研究原创创作的人越来越少,所以原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动画创作者面前。是否具有原创性是任何一个艺术作品的成功最主要的标志,具有原创性的作品才是浩瀚艺海中的常青树,如果动画创作者不尊重原创性,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动画的繁荣和发展就无法实现。
何谓原创性
首先,原创性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原创是一种能力,表现为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又是一种精神,体现在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原创性的根本是能够发现创作源泉,而创作源泉是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在厚重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素养当中,理应发挥出的动画式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只有尊重动画发展规律,尊重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充分调动各类动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作性,大力推进动画艺术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创新,大力推进动画题材、体裁、形式、手段的多样发展,中国动画才能具有更为恒久的艺术生命力和更为深邃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原创性具有可持续性。换而言之,在艺术创作领域中基于本国的文化发展历程而创造出符合艺术规律的作品,它有其发展的脉络,仿佛一条路一样可以继续走下去,能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原创性的作品是可经过、可停留、可发展的新的存在,是新的经典的原型。原创性是对既定参照物的思考与借鉴,是在创新固有的传统之后呈现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气息。
最后,原创性里面包含着共性和个性,两者关系是统一和对立的关系。所谓共性是艺术规律及艺术审美,这是原创性作品都应遵循的规律,而作为原创的作品还应该强调个性,二者既是统一也是对立的,如果一味地强调共性,作品会流于形式和皮毛;如果一味强调个性又容易偏离大众。
总而言之,艺术的原创性是艺术价值的集中体现。当我们熟知这一切的时候,就要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去原创,如何去创造富有真正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如何去原创
动画创作中的原创性首先要在文化上注重传统底蕴,传承中华文化,其次在构思选材上有独树一帜的突破性,同时动画创作也应注重受众需求而又升华于需求,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同时又具有时代性的动画片。
溯其本源,传承传统。所谓的原创性,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只有继承了传统的文化底蕴,才能胸有成竹地去创作,不会遇到创作灵感的瓶颈。探讨动画创作中的原创性必须从民族传统出发,上溯文化的起源,下追现代的流变。原创性并不是随意出新,而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文化意义的思想探索或形式上的出新;它在艺术创作上有连续的衔接性,是严肃的、有修养的创造行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文化特质。以餐饮为例,一看到麦当劳和肯德基就知道是美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刀削面和饺子和其他几大菜系,本身就有民族特点,同样也是经过岁月的积累和沉淀,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虽然动画技术是舶来的,但它表现的内容上恰恰是本民族的东西;动画文化属于时尚文化中的一类,它是比较年轻的艺术,但它表现的内涵,其实与这个国家的传统是分不开的。原创以传统为参照物而承传并更新着传统,中国独有的文化精神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能“扬短避长”,应该是“扬长避短”。所以动画创作中的原创性就是尊重自己本国的文化形态、本民族的艺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动画原创性最根本的一点。
面对流行,冷静思考。在一个创意之初,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进行创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某些创作者过于依赖一些现在流行的东西,这样的创作观是不全面的,应该学会借鉴和吸收。当美国的动画大片、日本的动画大片非常活跃地在世界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时候,中国的动画创作者应该冷静地分析他们成功背后的文化基奠、内容特色及表现技巧,包括其创作团队的成长及演变历史,而不应该仅仅关注其成功的表面。动画创作者若不冷静分析其创作历程,仅是表面上的模仿,将会忽略其根本,如同空中楼阁。
几乎所有优秀的日本动画片,其故事情节十分引人入胜,而这些故事都有一个核心灵魂,即人本主义,这就是日本动画创作原创性的本源。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从孩子的视野中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发现孩子的关注点,并尊重它,认同它,呼应它,用童真趣味的手法塑造人物、表现事物,达到丰富的性格化并展示相当的人性深度,在打动孩子的同时也引起仍具有童心的成年人共鸣,日本动画以此连通了感受对象的心,这是它赢得观众的第一条经验。而美国迪斯尼追求的是家庭共享,以经营童真为其核心,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正是所有人内心的追求。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仅仅是儿童,成年人也需要在童话世界里放松身心,找回纯真和快乐。在迪斯尼的动画中,爱、勇敢、坚决、信心、诚实等是其一贯的主题。迪斯尼人文内涵同样是紧紧围绕在普泛的所谓的人性论上,提倡爱与家庭的观念保证了迪斯尼的作品无论在哪种意识形态下都畅通无阻。
由此可见,任何优秀的动画片都有其文化理念的本源,这种文化理念是其不断原创的动力。当我们冷静思考他们成功背后的文化基奠后,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创作,更好地去探索如何开阔思路,在当代人物和事件中寻找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题材,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深入地挖掘和再创造。
尊重观众,因地制宜。学会尊重观众而不是讨好观众是原创性中重要的一点。现在有一种过于讨好观众的现象:一部分动画创作者认为现在市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简单地按照观众已经“日化”和“西化”的口味,用严重模仿甚至抄袭、做工粗糙的动画片把观众“喂饱”了就是成功地满足观众需求。结果导致动画创作者不再创作富有一定审美力和知识性的动画片,只是一味地追求数量和形式的动画片,盲目地把观众“喂饱”,但是“吃饱”不代表有“营养”。许多动画作品动辄采用国外的手法和造型,放弃了自己的传统优势和特色,认为观众喜欢国外动画就模仿甚至照搬国外动画就能获取观众喜欢,这恰恰是不尊重观众。不是别人给“咖啡”就做“咖啡”,我们的土壤是不适合“咖啡”,“茶”才是中国土壤独有且适合的,如何创作出适合本民族口味的动画片是值得每个动画创作者认真地去思考。
对于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动画片创作更是如此,民族的就是传统的,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越容易被全世界观众所接受。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纵观而得的尽是璀璨的星火:远古神话的浩大纯美、诸子散文的洋洋洒洒、辞赋经文的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的经典奇葩,辉煌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文化底蕴深厚,传统艺术形式丰富,这正是我们动画创作原创性的源头活水,无数精华值得表现出来给观众观赏,而且作为中国人也有能力将这些文化渊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艺术创作中的关键因素。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遗产,当全球化的浪潮袭卷而至时,当时尚潮流泛滥之时,作为站在时代浪尖上的动画创作者理应坚持自我,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而是应该学习继承中国的传统,吸收其精华,把自己传流本土的文化通过动画艺术的演绎推上更高更灿烂的浪尖,用动画来传承中华文化,从而使中国动画毅然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观镜而察己
国内外优秀原创的作品都是取材于原有故事或传说,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升华。通过分析作品来总结规律,触发灵感,才能更好地指导创作。《三个和尚》来源于一句谚语“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三个元素的制约与平衡,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的话会变得无法收拾。《三个和尚》的“妙”在不是完全照搬谚语,而是最后三个和尚都有水喝。别有独具匠心的原创性结局没有停止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老话上,而是通过火灾这一突发事件使和尚们在救火中同心协力,进而将“没水”改为“挑水”,让观众在欢笑声中领悟古谚的深刻性。本片结局的改变使得本片不仅仅停留在诠释道理的层面上,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了转折和高潮,让原本“平”的谚语再掀波澜。
《小兵张嘎》的原创来源自经典电影《小兵张嘎》。动画剧本在原有电影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动画中塑造的小英雄嘎子机智、勇敢、憨厚、朴实并略带顽皮,影片洋溢着一种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将嘎子的童心、嘎子的性格与战争的舞台来构成一个充满着“阳光”氛围的传奇世界。同时影片创作者原创性地在整体继承的基础上,突出改编完善动画剧本,将电影原著经典段落动画化,根据人物添加天马行空的想象,运用时代观念以及新颖视野的全新演绎,力求符合今天的审美习惯和时代要求。同时,动画片《小兵张嘎》最大的原创性是在动画片题材上的创新。过去,中国动画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于强调动画的假定性的现象,尤其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过于依赖神幻、神话题材,从而导致了我国动画电影创作类型出现“简单划一”的现象。这部影片作为动画现实主义类型的作品不仅突破了在国内创作的空白,而且为中国动画创造填补了新的类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美国迪斯尼1998年出品的《花木兰》故事取材于中国古典民歌《木兰辞》及相关传说。就是这样一个中国的孝女故事,经迪斯尼原创性的一变,变成了父女感情的现代演绎和一个少女追寻自我的经历。旧瓶装新酒,老树开新花,大胆成熟的原创,剔去带有封建色彩的忠孝理念,使故事本身变得更加丰富;更加赋予时代感;更加能够使观众得到共鸣。同时也将原本表面化的故事主题提升到探讨人性上的深度上,让电影在热闹之余开阔了题材的张力。
《龙猫》故事原创来源宫崎骏幼年时期在家乡听到的传说:“在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它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它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它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它们奔跑的声音。”宫崎骏心中始终念念不忘乡下度过的那段美好的时光,念念不忘这个为小孩子们编织的精巧的梦,在这种情绪的感召下创作了《龙猫》。在创作中宫崎骏还添加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在1947年的时候,宫崎骏的母亲患结核病,在床上整整躺了九年,前几年一直都待在医院里面,《龙猫》这部影片可说带有一些这段灰暗日子的影子。同时在影片场景设计创作方面,宫崎骏说道:“日本这国家恩泽于四季多变,充满了丰富美丽的自然景色,而《龙猫》就是选取了充满了大自然气息的乡间作背景。”
由此可见,创意应是“无中生有”,而原创不是“无中生有”。大家有一种误解认为原创是从来没有过的,完全是想象出来的,其实原创性是有根基的,并不是无中生有,是存在于创作者血液里面的。对于中国动画创作者来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动画创作原创的“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母亲的心。”
关于动画创作中原创性的探索,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不仅仅需要在理论上充分理解,更需要创作中的实践。2000年李岚清副总理到北京电影学院调研时曾指示:“要创作出中国自己的动画形象,要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和影视文化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原创是动画的资本,创新是民族之魂,讨论原创性不是一味地在理论上去说教,盲目地去自圆其说,而是强调在创作中注重以人为本。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从在儿时听父母讲述故事到走进学校接受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原创性的东西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坚持走原创道路,不是高喊口号,而是重在行动。中国动画原创之路上,无数创作者在默默执着地探索前进着,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例子,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中创新,探索中总结。我们翘首期盼,越来越多的原创动画作品促使中国动画事业在一次又一次的原创探索中前进,中华民族文化再次被动画挖掘或重新阐释而成为民族飞跃的动力源泉,传统经典重新被充实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而焕发着盎然生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又将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大放光彩!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