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筛查乳腺恶性非肿块型病变的研究现状

来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早筛查、早诊断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改善其预后。超声检查是目前国内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乳腺恶性非肿块型病变(NML)因边缘模糊、无明显占位效应,而容易被乳腺超声检查漏诊或误诊。针对乳腺恶性NML的超声诊断,目前临床主要诊断技术包括以下几种。①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乳腺恶性NML低回声区、微钙化、增粗扩张导管及结构扭曲(AD)等;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乳腺恶性NML内丰富血流信号;③超声造影(CEUS)不仅可通过造影剂反映乳腺恶性NML的微血管灌注情况,还能与乳腺影像和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结合,提高诊断乳腺恶性NML效能,降低诊断性组织病理学活检率;④超声弹性成像可定性、定量反映乳腺恶性NML与周围组织弹性差异;⑤乳腺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基于独特的冠状面特征图像,可更加敏感地反映乳腺恶性NML与正常乳腺组织的结构差异;⑥对上述5种超声技术进行联合的多模态超声技术,可有效提高对乳腺良、恶性NML患者的鉴别诊断效能,降低对乳腺恶性NML的漏诊与误诊率。笔者拟就乳腺二维超声、CDFI、CEUS、超声弹性成像、ABVS,以及上述5种超声技术联合的多模态超声技术,在乳腺恶性NML筛查中的应用研究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心血管疾病(CVD)可导致包括儿童心脏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心肌组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治疗前、后准确评估这些改变,对CVD治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估及远期随访至关重要。心脏MRI(CMR)凭借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无电离辐射,以及对心脏解剖结构、心功能和心肌组织一站式成像等优势,成为儿童CVD重要检查手段。CMR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脂肪抑制3D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及对比剂增强MRI血管造影(MRA),可清晰显示心房、心室、大血管等解剖结构的形态、大小及相互连接关系。相位对比(PC)C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