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饮食宜忌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nggu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发生于胃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常见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常以上腹部不适、疼痛、呕吐、反胃、呕血、黑便、消瘦、贫血、上腹部包块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胃癌是当前国内外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大多数,发病率亦居各种恶性肿瘤前列。大多数胃癌患者早期为消化不良,摄入食物后有上腹部不适、腹胀和食欲减退等。营养不良是胃癌患者恶液质的重要原因之一[1]。由于癌细胞生长较快、代谢增高,加之癌症病人食欲低下,食物摄入量减少,致使合成代谢减少,分解代谢加强[2]。同时又有手术、放疗、化疗期间产生的相应毒副反应。因此胃癌病人加强营养及饮食治疗非常必要。
  食物是人体联系外环境最直接、最经常、最大量的物质,也是机体内环境及代谢的物质基础。只有合理的膳食才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健康。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最易受到饮食因素的影响[2]。根据流行病的研究,胃癌可能与下述饮食因素有关:
  (1)熏制食品:由于熏制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多环碳氢化合物,其中就包括强致癌物苯并芘,熏制过程中的高温会使蛋白质在烤焦时分解产生致突变物和致癌性成分。
  (2)含硝酸盐的食品:有研究表明,在胃癌高发区发现饮用水中以及某些谷物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这些物质在胃中可形成一种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亚硝胺。
  (3)腌制食品:有一项对移居美国夏威夷的日本人进行的调查,发现保持日本饮食习惯的日本人,即常吃腌菜者,与饮食已经西化的日本人相比较,前者的胃癌发病率要高得多;饮食西化的日本人不但少吃了腌菜,而且吃较多的水果与蔬菜,尤其是莴苣与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它们与胃癌的发生正好呈负相关。
  (4)霉变食物: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胃癌高发区的粮食与食品受霉菌污染严重。
  (5)饮酒:酗酒可灼伤胃粘膜,引起慢性胃炎,而胃炎有转变成胃癌的可能性。
  根据上述与胃癌有关的饮食因素,现就胃癌患者的饮食宜忌做如下介绍。
  1 适宜胃癌患者的饮食
  (1)宜多吃能增强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薏米、菱、金针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鸽蛋、牛奶、猪肝、沙虫、猴头菌、鲍鱼、针鱼、海参、牡蛎、乌贼、鲨鱼、老虎鱼、黄鱼鳔、海马、甲鱼。?
  (2)宜多吃高营养食物,防治恶病质,如乌骨鸡、鸽子、鹌鹑、牛肉、猪肉、兔肉、蛋、鸭、豆豉、豆腐、鲢鱼、鲩鱼、刀鱼、塘虱鱼、青鱼、黄鱼、乌贼、鲫鱼、鳗、鲮鱼、鲳鱼、泥鳅、虾、淡菜、猪肝、鲟鱼。
  (3)恶心、呕吐宜吃莼菜、柚子、橘子、枇杷、粟米、核桃、玫瑰、杨桃、无花果、姜、藕、梨、冬菜、芒果、乌梅、莲子。
  (4)便血宜吃淡菜、龟、鲨、鱼翅、马兰头、金针菜、猴头菌、蜂蜜、荠菜、香蕉、橄榄、乌梅、木耳、羊血、蚕豆衣、芝麻、柿饼、豆腐渣、螺等。?
  (5)腹泻宜吃鲨鱼、扁豆、梨、芋艿、栗子、石榴、莲子、芡实、青鱼、白槿花。
  (6)腹痛宜吃金橘、卷心菜、比目鱼、鲎鱼、蛤蟆鱼、沙虫、海参、乌贼、芋头花
  (7)防治化疗副作用的食物:猕猴桃、芦笋、桂圆、核桃、鲫鱼、虾、蟹、山羊血、鹅血、海蜇、鲩鱼、塘虱、香菇、黑木耳、鹌鹑、薏米、泥螺、绿豆、金针菜、苹果、丝瓜、核桃、龟、甲鱼、乌梅、杏饼、无花果。?
  2 胃癌患者宜忌的饮食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霉变、污染、坚硬、粗糙、多纤维、油腻、粘滞不易消化食物。
  (4)忌煎、炸、烟熏、腌制、生拌食物。
  (5)忌暴饮暴食,硬撑硬塞。
  此外,我们还给胃癌患者如下几条建议:
  (1)要保持心情舒畅和适量的运动,避免劳累过度及受凉。
  (2)要注意定量、适量饮食,饮食宜清淡。
  (3)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有无黑便、血便,发生异常及时就医。
  (4)忌过甜食物摄入,发现有腹痛、反酸、恶心呕吐时及时检查及就医。
  (5)康复期期间病人要加强自我保健,每天可根据自身体力恢复情况适量安排锻炼:散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
  (6)尽可能抽出时间置身于大自然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减少城市废气及噪音等不利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可适当的恢复工作,有助于重建生活规律,对性格和心理上会形成积极的影响,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孙孟里. 临床营养学[M] .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253.
  [2]吴海棠.胃癌病人的营养及饮食护理[J],家庭护士,2008 , 6(6A) : 66.
  [3] 吴库生,李克,于萍.营养素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 13(11):87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凭祥市孕妇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状况,为基层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外周静脉血作血常规MCV、MCH检查,MCV、MCH其中一项异常者作为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表型阳性。结果 3146例孕妇中,MCV、MCH其中一项异常的有1012例,地中海贫血筛查表型阳性率为32.16%。结论 加强孕期地中海贫血筛查,避免中重度地贫儿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关键词】孕妇 地中海
期刊
【摘要】 高压氧治疗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置于高于一个大气压的封闭的高压氧舱内,吸医用纯氧以达到抢救及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比较长,因此存在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所以要确保高压氧治疗的安全进行,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笔者认为主要应从高压氧设备的管理、规范操作流程的管理、患者的管理及从业人员的管理着手,才能有效的确保高压氧的安全及疗效。  【关键词】高压氧 治疗
期刊
摘 要:小儿手术多施行静脉麻醉或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但是由于小儿好哭易动,语言沟通难,自控能力差,手术期间不易配合,并且小儿各器官功能不完善,解毒代谢及排泄功能不充分。此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小儿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特点,了解小儿生理、心理状态,对小儿骨科手术进行全方位的麻醉护理。  关键词: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  1 术前麻醉护理  (1)了解患儿住院前生活习惯及爱好,让家长带患儿喜爱的玩具、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理疗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慢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特定电磁波理疗)41例和研究组(特定电磁波理疗联合麝香舒活精外用)42例。两组的理疗方法相同,且治疗期间均进行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功能锻炼,并利用休息时抬高患肢。后将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治疗显效所用时间及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效所用时间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
期刊
【摘要】转运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 单的运送过程,是一个连续监护、治疗、护理的过程。只有做好充分必要的转运前准备、转运中的监护和交接,才能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关键词】危重患者;院内转运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易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高风险科室。因此,对各个抢救环节查找安全隐患显得尤为重要。而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常需要到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的检查、诊断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固冲止血中药与米非司酮联合运用对于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运用固冲止血中药口服,连续用药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有一定程度的有效率,治疗组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固冲止血中药与米非司酮结合使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期刊
脉络膜黑色素瘤为葡萄膜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多见于50~60岁,常为单侧性,与性别或左右眼无关,可以发生于脉络膜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眼的后极部.主要起源于葡萄膜组织内的色素细胞和痣细胞.  临床上其生长有两种方式:①局限性:在巩膜与脉络膜之玻璃膜间局限性生长,呈扁平椭圆形.因受巩膜和玻璃膜的限制,生长较慢,如穿破玻璃膜,则在视网膜下腔内迅速扩大,形成基底大,颈细头圆的蘑茹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380例脑卒中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104例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104例患者在出院时精神障碍症状均消失或好转。结论: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可直接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严防自杀,可减轻或消除焦虑、抑郁、躁动、神经衰弱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精神障碍;护理  精神障碍是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骨科护理工作的竞争力,我科实施了人性化护理管理,科室从营造理论学习氛围入手,进行了人性化护理在科室的工作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当然人性化护理推进过程中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与大家商榷。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科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院竞争态势的加剧和改革开放带来的人们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国外先进医护文化的引进传播,我院持续推进“护理人性化”改革已有多年。改革以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妊娠合并单脐动脉胎儿的转归与围生结局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产前超声筛查为单动脉胎儿1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例为单纯性单脐动脉,其中,4例发生胎死宫内,8例活产,1例死产,4例合并结构畸形引产,全部病例均经胎盘及脐带病理证实为单脐动脉。结论 孕期围产保健超声检查诊断为单脐动脉的孕妇,需定期做系统检查,排除有合并胎儿其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时,密切观察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