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数千年浩瀚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长久的主角,他们可以是某个人,比如孔孟老庄,可以是某家思想,比如儒道法兵,也可以是某个地方,比如长安洛阳。濮阳,也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从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此争夺华夏的主导权,到颛顼在此建都“帝丘”,再到改变春秋列国格局的城濮之战,在整个中国文明的奠基时期,濮阳都是毋庸置疑的主角之一。
从濮阳县城往北五公里,在孔悝城遗址的东北侧不远处,即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所记载的“子路冢”。冢,高坟也,子路冢,即是子路坟。
《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又载“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有姓名可考的孔子弟子,也大致在七十人左右。在这七十人中,有小孔子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晚辈后生,也有只比孔子小几岁的孔子同龄人,颜回的父亲颜路、子路即是只比孔子稍小的同龄人。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据《史记》记载,子路开始对孔子不以为然,甚至还“陵暴孔子”,《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记载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子路能轻侮孔子,可见《史记》说他“好勇力”所言非虚。孔子周游列国,一直跟随的子路在某种程度上也担任了保镖的角色,所以孔子感叹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在《论语》中,子路形象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他会对孔子发脾气,会顶撞孔子,甚至还会讥笑孔子。
孔子去见行为有不端的南子,子路即表现得不快,逼得孔子不得不对天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当师徒被困在陈国,连粮食都断了,很多弟子生病,一筹莫展,子路直接就带着怒气去见孔子,问“君子也会有穷困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准备应召去见意图谋反的季氏家臣公山弗扰,子路又不高兴,问孔子,难道实在没有地方可去了吗?为什么非得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因为子路记得孔子曾说“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于是直接对孔子提出质疑。
子路让子羔去做费地的长官,孔子批评子路说这是害了子羔。子路当即顶撞说“那里有百姓有社稷,治理社稷百姓也是为学,为什么非得要读书才算是为学呢?”惹得孔子当场发火说“所以我讨厌你这样强词夺理的人。”师徒二人的真性情,跃然纸上,让人不禁莞尔。
子路问孔子:“如果您去治理卫国国政的话,您准备先做什么?”孔子回答说那会先从纠正名分。子路居然冲口而出说,“老师您居然迂腐到这个程度了。这有什么好纠正的啊?”于是自然又引来老师批评说“子路你这家伙太鲁莽粗野了!君子对自己不懂的事情要采取保留态度,怎么能乱说呢?”
子路对孔子的质疑、顶撞、讥笑,或许是因为子路“性鄙”、“志伉直”,也或许是他跟孔子就是同龄人,所以没有必要那么顾忌,但笔者认为,与其说子路的言行由于他的性格因素或年龄因素,毋宁说是因为子路具有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真正君子人格。他并不认为孔子就是绝对权威,他跟随孔子是为道,当他认为孔子所言所行与自己所理解的道有产生偏差的时候,他会毫不客气地对老师提出来,即便是事实证明他理解的是错误的,但他也不会因此而退缩,下次面临如此情况他依然会毫不保留地提出自己的质疑与看法,而这,不正是求学求道所应该秉持的态度么?
子路并不仅仅只有勇武和莽撞,作为老师的孔子,就充分肯定了子路在政事方面的能力,孔子在评价诸弟子能力的时候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季康子问孔子,可以用子路为政么?孔子回答说:“子路果敢决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吗?”当季子然问孔子子路和冉有能否当大臣的时候,孔子回答说,所谓大臣,即是用符合道义的方式为国君做事,如果这样行不通,那宁肯不干,子路和冉有,可以说是具有相当才能的大臣了。子路也曾自信地表述自己在为政方面的能力,当孔子问诸位弟子如果有人起用他们,那么他们有什么能力的时候,子路率先傲然回答,他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掷地有声!
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到了宋代,理学家们就此提出了“孔颜之乐”的命题,而孔子曾评价子路说“穿着破烂的旧袍子与穿着狐貉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丝毫不觉得惭愧的,恐怕只有仲由了吧!”二者不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志在道,“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却比孔子更早死去。公元前479年,子路卷入卫国内乱,身负重伤,力竭而亡,在死之前,他说“君子死,冠不免。”用尽最后的力气让自己坐得端端正正,整理好自己的衣冠,方才死去。在死的这一刻,他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君子!
在后世儒生中,有推崇颜回的,有推崇曾参的,有推崇子贡的,但推崇子路的却很少,或许是后世的儒生们认为读书人怎么可以像子路那样粗鄙吧。颇为讽刺的是,历代所谓饱读诗书之君子,文弱酸腐逢迎结党者颇多,如子路这般勇武独立者却屈指可数。笔者认为,恰恰是子路,用一生充分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君子。仅仅饱读诗书谈吐文雅不堪为君子,有勇者的魄力,有独立人格,对道不懈追求以至为道敢于质疑权威,方可称为真君子。
从濮阳县城往北五公里,在孔悝城遗址的东北侧不远处,即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所记载的“子路冢”。冢,高坟也,子路冢,即是子路坟。
《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又载“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有姓名可考的孔子弟子,也大致在七十人左右。在这七十人中,有小孔子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晚辈后生,也有只比孔子小几岁的孔子同龄人,颜回的父亲颜路、子路即是只比孔子稍小的同龄人。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据《史记》记载,子路开始对孔子不以为然,甚至还“陵暴孔子”,《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记载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子路能轻侮孔子,可见《史记》说他“好勇力”所言非虚。孔子周游列国,一直跟随的子路在某种程度上也担任了保镖的角色,所以孔子感叹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在《论语》中,子路形象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他会对孔子发脾气,会顶撞孔子,甚至还会讥笑孔子。
孔子去见行为有不端的南子,子路即表现得不快,逼得孔子不得不对天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当师徒被困在陈国,连粮食都断了,很多弟子生病,一筹莫展,子路直接就带着怒气去见孔子,问“君子也会有穷困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准备应召去见意图谋反的季氏家臣公山弗扰,子路又不高兴,问孔子,难道实在没有地方可去了吗?为什么非得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因为子路记得孔子曾说“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于是直接对孔子提出质疑。
子路让子羔去做费地的长官,孔子批评子路说这是害了子羔。子路当即顶撞说“那里有百姓有社稷,治理社稷百姓也是为学,为什么非得要读书才算是为学呢?”惹得孔子当场发火说“所以我讨厌你这样强词夺理的人。”师徒二人的真性情,跃然纸上,让人不禁莞尔。
子路问孔子:“如果您去治理卫国国政的话,您准备先做什么?”孔子回答说那会先从纠正名分。子路居然冲口而出说,“老师您居然迂腐到这个程度了。这有什么好纠正的啊?”于是自然又引来老师批评说“子路你这家伙太鲁莽粗野了!君子对自己不懂的事情要采取保留态度,怎么能乱说呢?”
子路对孔子的质疑、顶撞、讥笑,或许是因为子路“性鄙”、“志伉直”,也或许是他跟孔子就是同龄人,所以没有必要那么顾忌,但笔者认为,与其说子路的言行由于他的性格因素或年龄因素,毋宁说是因为子路具有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真正君子人格。他并不认为孔子就是绝对权威,他跟随孔子是为道,当他认为孔子所言所行与自己所理解的道有产生偏差的时候,他会毫不客气地对老师提出来,即便是事实证明他理解的是错误的,但他也不会因此而退缩,下次面临如此情况他依然会毫不保留地提出自己的质疑与看法,而这,不正是求学求道所应该秉持的态度么?
子路并不仅仅只有勇武和莽撞,作为老师的孔子,就充分肯定了子路在政事方面的能力,孔子在评价诸弟子能力的时候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季康子问孔子,可以用子路为政么?孔子回答说:“子路果敢决断,让他治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吗?”当季子然问孔子子路和冉有能否当大臣的时候,孔子回答说,所谓大臣,即是用符合道义的方式为国君做事,如果这样行不通,那宁肯不干,子路和冉有,可以说是具有相当才能的大臣了。子路也曾自信地表述自己在为政方面的能力,当孔子问诸位弟子如果有人起用他们,那么他们有什么能力的时候,子路率先傲然回答,他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掷地有声!
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到了宋代,理学家们就此提出了“孔颜之乐”的命题,而孔子曾评价子路说“穿着破烂的旧袍子与穿着狐貉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丝毫不觉得惭愧的,恐怕只有仲由了吧!”二者不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志在道,“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却比孔子更早死去。公元前479年,子路卷入卫国内乱,身负重伤,力竭而亡,在死之前,他说“君子死,冠不免。”用尽最后的力气让自己坐得端端正正,整理好自己的衣冠,方才死去。在死的这一刻,他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君子!
在后世儒生中,有推崇颜回的,有推崇曾参的,有推崇子贡的,但推崇子路的却很少,或许是后世的儒生们认为读书人怎么可以像子路那样粗鄙吧。颇为讽刺的是,历代所谓饱读诗书之君子,文弱酸腐逢迎结党者颇多,如子路这般勇武独立者却屈指可数。笔者认为,恰恰是子路,用一生充分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君子。仅仅饱读诗书谈吐文雅不堪为君子,有勇者的魄力,有独立人格,对道不懈追求以至为道敢于质疑权威,方可称为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