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当日行第一台择期手术的17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7例)、术前2h组(57例)和术前4h组(56例).其中常规组于前1d 20:00后禁食,22:00后禁饮;术前2h组于手术当日7:00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5ml/kg;术前4h组于手术当日5:00口服碳水化合物5ml/kg.入室后麻醉诱导前在平卧位与右侧卧位分别行超声下胃窦横截面积
【机 构】
: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河北 邯郸 056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当日行第一台择期手术的17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7例)、术前2h组(57例)和术前4h组(56例).其中常规组于前1d 20:00后禁食,22:00后禁饮;术前2h组于手术当日7:00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5ml/kg;术前4h组于手术当日5:00口服碳水化合物5ml/kg.入室后麻醉诱导前在平卧位与右侧卧位分别行超声下胃窦横截面积测量及Perlas A半定量评级,计算胃容量,术毕随访记录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首次排气时间.结果 平卧位与右侧卧位状态下,术前2h组胃窦面积大于常规组(P0.05);术前2h组在Perlas A半定量评分上显著高于术前4h组和常规组(P<0.05).术前2h组和术前4h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术前2h组和术前4h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提前(P<0.05).结论 术前2h与术前4h服用碳水化合物均能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对加速术后康复有积极影响.而术前2h服用碳水化合物,可能存在胃排空不全的情况,需要加强监测.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于
目的 探讨针对不宜行根治术治疗的四肢骨肿瘤患者,应用射频消融术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关节疼痛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宜行根治术治疗的四肢骨肿瘤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3例(实施单纯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和观察组85例(实施射频消融术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评估临床疗效,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依据WH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32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6例(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对照组66例(采用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d及3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手术后第3d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缝扎术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3月在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3例(采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缝扎术联合壁层胸膜剥脱胸膜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35例(采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缝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参数.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复发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FP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FAR)评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75例IBD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改良Mayo评分及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将患者分为重度活动期组、中度活动期组和非中重度活动期组(轻度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和可动式椎间盘镜技术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20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收治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椎间盘镜组50例(采用可动式椎间盘镜技术治疗)和椎间孔镜组5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使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椎体间背侧高度、椎体间腹侧高度、椎间孔高度;术前及术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