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行跆拳道的训练,是为了开发人的智力、体力与精神的潜能,增强人的信心、勇气和正义感,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真可谓是意义深远。
【关键词】身心发展 心理透析 有效策略
跆拳道极具东方传统武技特色,讲究实用,技击性强,难度较大,内容主要包括许多旋转、腾空、起伏、跳跃等动作。而要完成这些动作,练习者身体各部机能不但要协调、和谐、自然、平衡,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严密的分析力和精确的判断力。练习跆拳道不仅仅是修炼手和脚的功夫,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更加强调“以礼始,以礼终”,以礼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以礼体现道德修养与人格品质。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将跆拳道这一倍受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引入正轨,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得到综合修炼。
一、跆拳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跆拳道运动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得到普及和完善。作为一种武技,它要求练习者须具备勇猛、善战、敢打敢拼的素质,其本身就蕴藏着一种精神追求的信念,可以让许多青少年在跆拳道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首先,跆拳道运动具有健体、防身等特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品势教学、实用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等方面。品势是跆拳道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与我国的武术套路相似。练习跆拳道要先从品势开始学,学习中应当以意设敌,掌握最主要的技术动作,并通过对技能的逐步掌握与熟练,来展示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与一往无前的意志品质,进而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
其次,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这种贯穿跆拳道修炼过程之中的自信心,是激励学生勇往直前、支持学生达到最高目标的精神支柱。跆拳道的“跆”主要用脚踩、踏、踢,“拳”主要是用拳打,而“道”则是指一种精神,如礼义廉耻,忍耐克已,百折不挠等。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之中,力求使人达到谦虚、恭敬、纯朴、坦诚的思想境界。
二、青少年学习跆拳道的心理透析
跆拳道是一项具有搏击、规范和教育特点的运动,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尤其受到青少年儿童和年轻人的羡慕和向往。据相关调查,青少年学习跆拳道的动机大都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获得高超的格斗技巧或者是纯粹的体验练武的快乐。然而,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他们渴望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得以实现,单调的品势演练体现不出格斗技巧的实用价值,而枯燥的跆拳道基本功更进一步打击了他们练习跆拳道的积极性。
科学表明,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好动、好胜、好学、好玩等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倾向,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技术动作练习,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努力培养他们学习跆拳道的动机和兴趣,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来说,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跆拳道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跆拳道的理论认为:一个跆拳道的武士,他的言行举止体现着他本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性,而跆拳道教学的实质就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练和道德品质的完善。然而,目前许多跆拳道课堂教学却把跆拳道技术和道德的培养人为地分割开来,只注重技术动作的学习,而忽视了跆拳道礼仪、精神的培养。这种错误的做法,极其容易使学生因为意志品质的缺陷导致练习积极性下降,最终导致教师无所适从。因此,在跆拳道课堂教学中应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让礼节与道德教育贯穿课堂始终。
(一)因材施教,科学训练
跆拳道运动可以分竞技跆拳道与大众跆拳道,其中竞技跆拳道运动是为了克敌制胜,主要包括基础礼仪、身体素质与实战站位、步法腿法、防守技术等。训练时要坚持竞技性、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原则,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从学习跆拳道技术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好腿法技术,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从而避免素质练习的枯燥乏味。其实,跆拳道品势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而且有助于跆拳道技术的不断发展,只有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才能逐步领会到攻防的意识,它是跆拳道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参与跆拳道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思想问题十分容易暴露,而此时,作为跆拳道教练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开展训练,引导学生们去发现自身优势与弱势,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愿意主动与他人一起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潜移默化,德艺双修
在跆拳道教学传授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在其中,势必会对学生的精神修养产生促进作用。“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教学时我们要十分注重学生身体和精神的综合修炼,在艰苦的磨练中培养学生理想的人格和健全的体魄,并且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跆拳道的重要意义。
在每次练习前,要引导学生先向国旗致礼,接着向老师敬礼,同学之间互相行礼,在交替打靶练习时的行礼可以培养学生知礼仪、受礼仪的道德风尚;训练结束后的宣誓,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品德;道服的叠放、整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等等。事实上,这些品德都是现代学生所欠缺的精神修养,也是许多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所在。
总之,在人们过分崇尚物质文明的今天,崇尚技术与道德相结合的跆拳道教学理念,会对青少年身心俱全发展起到特殊的引导作用,会让当代学生找回自己迷失的精神家园。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跆拳道不仅是一项具有较强攻击力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体健身方法,它会使练习者在学得武技的同时加强精神和性情的修养,进而提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王苏辉,跆拳道选项课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J]
[2]刘奇,跆拳道简史初探[J]
[3]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
[4]李龙武术教学中文化因素剖析[J]
【关键词】身心发展 心理透析 有效策略
跆拳道极具东方传统武技特色,讲究实用,技击性强,难度较大,内容主要包括许多旋转、腾空、起伏、跳跃等动作。而要完成这些动作,练习者身体各部机能不但要协调、和谐、自然、平衡,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严密的分析力和精确的判断力。练习跆拳道不仅仅是修炼手和脚的功夫,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更加强调“以礼始,以礼终”,以礼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以礼体现道德修养与人格品质。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将跆拳道这一倍受青少年所喜爱的运动引入正轨,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得到综合修炼。
一、跆拳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跆拳道运动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得到普及和完善。作为一种武技,它要求练习者须具备勇猛、善战、敢打敢拼的素质,其本身就蕴藏着一种精神追求的信念,可以让许多青少年在跆拳道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首先,跆拳道运动具有健体、防身等特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品势教学、实用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等方面。品势是跆拳道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与我国的武术套路相似。练习跆拳道要先从品势开始学,学习中应当以意设敌,掌握最主要的技术动作,并通过对技能的逐步掌握与熟练,来展示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与一往无前的意志品质,进而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
其次,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这种贯穿跆拳道修炼过程之中的自信心,是激励学生勇往直前、支持学生达到最高目标的精神支柱。跆拳道的“跆”主要用脚踩、踏、踢,“拳”主要是用拳打,而“道”则是指一种精神,如礼义廉耻,忍耐克已,百折不挠等。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之中,力求使人达到谦虚、恭敬、纯朴、坦诚的思想境界。
二、青少年学习跆拳道的心理透析
跆拳道是一项具有搏击、规范和教育特点的运动,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尤其受到青少年儿童和年轻人的羡慕和向往。据相关调查,青少年学习跆拳道的动机大都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获得高超的格斗技巧或者是纯粹的体验练武的快乐。然而,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他们渴望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得以实现,单调的品势演练体现不出格斗技巧的实用价值,而枯燥的跆拳道基本功更进一步打击了他们练习跆拳道的积极性。
科学表明,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好动、好胜、好学、好玩等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倾向,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技术动作练习,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努力培养他们学习跆拳道的动机和兴趣,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来说,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跆拳道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跆拳道的理论认为:一个跆拳道的武士,他的言行举止体现着他本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性,而跆拳道教学的实质就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练和道德品质的完善。然而,目前许多跆拳道课堂教学却把跆拳道技术和道德的培养人为地分割开来,只注重技术动作的学习,而忽视了跆拳道礼仪、精神的培养。这种错误的做法,极其容易使学生因为意志品质的缺陷导致练习积极性下降,最终导致教师无所适从。因此,在跆拳道课堂教学中应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让礼节与道德教育贯穿课堂始终。
(一)因材施教,科学训练
跆拳道运动可以分竞技跆拳道与大众跆拳道,其中竞技跆拳道运动是为了克敌制胜,主要包括基础礼仪、身体素质与实战站位、步法腿法、防守技术等。训练时要坚持竞技性、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原则,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从学习跆拳道技术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好腿法技术,要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从而避免素质练习的枯燥乏味。其实,跆拳道品势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而且有助于跆拳道技术的不断发展,只有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才能逐步领会到攻防的意识,它是跆拳道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参与跆拳道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思想问题十分容易暴露,而此时,作为跆拳道教练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开展训练,引导学生们去发现自身优势与弱势,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愿意主动与他人一起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潜移默化,德艺双修
在跆拳道教学传授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在其中,势必会对学生的精神修养产生促进作用。“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教学时我们要十分注重学生身体和精神的综合修炼,在艰苦的磨练中培养学生理想的人格和健全的体魄,并且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跆拳道的重要意义。
在每次练习前,要引导学生先向国旗致礼,接着向老师敬礼,同学之间互相行礼,在交替打靶练习时的行礼可以培养学生知礼仪、受礼仪的道德风尚;训练结束后的宣誓,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品德;道服的叠放、整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等等。事实上,这些品德都是现代学生所欠缺的精神修养,也是许多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所在。
总之,在人们过分崇尚物质文明的今天,崇尚技术与道德相结合的跆拳道教学理念,会对青少年身心俱全发展起到特殊的引导作用,会让当代学生找回自己迷失的精神家园。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跆拳道不仅是一项具有较强攻击力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体健身方法,它会使练习者在学得武技的同时加强精神和性情的修养,进而提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王苏辉,跆拳道选项课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J]
[2]刘奇,跆拳道简史初探[J]
[3]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
[4]李龙武术教学中文化因素剖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