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当前认识和未来需求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ji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危险因素涉及人体因素(包括一般性非遗传因素和特异质性遗传及免疫因素)、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其发生机制可分为固有(直接)肝毒性、特异质肝毒性和间接肝毒性,此外还有某些药物对肝脏的致瘤与致癌性.不同类型肝毒性的发生机制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多环节的内在关联.以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PT)为中心的三步机制进程模型和以肝细胞再生及肝组织修复能力为转归节点的两阶段机制进程模型,从不同视角展示了DILI的机制进程.阐明DILI复杂的发生机制,需要长期的病例积累和系统研究,这对于其科学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据Hepatology 2021年8月报道]题: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胆石症的易感因素(作者Chen L等)rn胆石症的患病率很高,但其易感因素目前尚未明确,尤其是总胆固醇对于胆石症的影响.rn一般情况下,孟德尔随机化主要使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来推导暴露对结局的影响.在该项胆石症研究中,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Chen等筛选了20个潜在的代谢风险因素作为暴露,并从这些风险因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获得了与其相关的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都达到全基因组显著性(P<5 × 10 -8 ).关于胆石
期刊
目的 探寻近年来国内门诊肝病辅助用药使用情况,分析并提出建议.方法 抽取2015年—2019年我国6座城市85家医院含有肝病辅助用药的门诊处方数据,使用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肝病辅助用药处方的付费方式、开具科室、药品类别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取处方数据1113575张,涉及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等38种肝病辅助用药.肝病辅助用药使用以三级医院为主,开具肝病辅助用药最多的科室包括感染科、消化内科和结核科.以抗炎类肝病辅助用药处方量占比最高,具体品种以复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和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