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自启动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从2019-nCov事件中,不难看出我国信息报告管理痼疾的问题依然存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管理不完善,经济发展下滑的难题。与此同时,目前大多数质量评价均停留在填报质量的评价,且缺乏系统具体的评价指标。因此,本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探索建立包含3大类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为今后的系统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进一步的管理优化,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的目标。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未来公共卫生工作发展的战略思考,确保新时代管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拉开了将我国全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序幕。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也随之带来了一些社会治理问题。其中,公共卫生服务已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 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更是将这一问题暴露出来。 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案取决于各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报告质量。因此,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评价的评价指体系成为当前的急迫任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很可能在短事件内损害人民群众群众的人身安全,并对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为了更好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的伤害,政府部门在收集,掌握,分析和制定合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能力和区位优势。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发生后,基于对本评价指标体系中材料的科学研究,分析和预判,建立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报告质量的评价的评价指标,并对突发公共卫生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并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来源,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具有传染性,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并应立即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社会发出警报,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意识,并针对可能的突发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基于以上考量,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能及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评价的评价指标,那么人民群众将有可靠的評判标准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性进行评估,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得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使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措施可以更好地被执行。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文献评阅法
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查询检索相应文献。检索时间: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检索词:“突发公共卫生”or“信息报告”and“指标体系”[1]。主要通过学习文献内容、国家有关政策法制法规,如《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文件,初步确定基本的推荐指标。
(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2]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与专家进行沟通咨询,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分析专家意见的集中度以及协调度,对指标进行修正,同时增加三级指标的考核方式,最终确定3大类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以及18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1.明确评价指标分类
(1)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报告的全面和系统的评价。其中分别为:报告填报质量、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管理控制。
(2)二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是基于三大类一级指标下,结合实践而建立,分别为:填报的及时性、填报的正确性、填报的全面性、系统运行质量、系统硬件设施、网报人员构成、信息报告的管理、突发事件的登记。
(3)三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是具体细化的一级指标,能具体落实到实际考核评价的。分别为:报告的及时率、报告的延时率、发病时间到报告时间差、事件正确率、事件错误率、事件撤回率、报告率、漏报率、故障原因及次数、故障时间总和、有无操作手册、权限管理、职称构成、专业构成、网络覆盖率、有无报告管理规范、登记的及时性、登记的准确率。
2.细化评价考核指标
(1)科学性;本文选取有关主管部门的专家作为咨询对象,通过两轮指标重要性评价、综合筛选,提升了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所选专家具备扎实的工作经验,二轮咨询回收率达到85%,显示专家对本研究的支持。其中,两轮熟悉系数为0.897,权威系数为0.698,说明专家咨询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两轮咨询结束后,总体协调系数由0.151提升为0.422。由此可见,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评价指标Kendal1系数有所提高,即专家的意见逐渐一致,咨询结果可取。
(2)全面性;全面性原则是具体、完备评价信息报告质量评价的关键性原则。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不但要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它的整体发展情况,而且从多个维度和多个层次综合评价其信息报告也是很必要的。这样的评价结果多元且全面。本文选取报告填报质量、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管理建设三个准则层,并且在系统基础设施准则层中增设了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指标,例如故障的次数与时间总和这一指标,真正落实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进行质量评价。
(3)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实证分析的前提,只有保证指标体系是可操作的,才能进一步确保评价实证部分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指标体系最终的优化和确定始终遵循数据的可溯源性以及易获得性,指标的选取尽可能以定量而不是定性为主。其次,为了方便于计算和分析,还要充分考虑获得可量化指标的难度[3]。
3.优化考核程序
(1)考核权重[4];考核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质量评价的重点要想,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表明了工作重点与努力方向。其中权重较高的指标主要涉及报告的及时率、报告的延时率、网络覆盖率、有无报告管理规范、登记的及时性、登记的准确率。这些指标均具备原则性,常态化、约定俗成的。其中,有无操作手册、权限管理也得到专家的认可和意见的统一,以实现基层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的最终目标。 (2)考核方式;在二轮咨询当中增加专家对指标考核方式选择即常规指标和附加分指标。常规指标主要以未达标便扣分的形式作为考核,附加分指标即完成即加分的形式作为考核。总分100的评级体系扣分项占80分,附加分占30分,其中附加项主要体现在“操作手册”和“权限管理”两方面,旨在加重基础设施的考核,以保证遇到突发事件发生,能够做到及时发现的同时及时报告。
三、启示
(一)一级指标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
从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来看,一级指标"信息报告填报质量"与"系统管理控制"权重都很高,理由认为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是管理突發公共卫生事件间的重要手段,充分加强信息系统在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管理作用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报告信息。我们要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各方领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的重要性意识培养,避免人为的因为个人利益,直接或者间接的干涉报告,导致报告的不真实和滞后,以全方位保证管理工作的法律化、规范化。
(二) 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
规范的报告、网报人员的构成以及信息报告的管理所占权重较高,认真填写报告的工作人员以及网报人员的高素养构成为高报告质量奠定了基础。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知识的了解情况、网络直报人员的定期培训等均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相应的调查经验。国家在建立该系统时投入了大量经费,包括设备的购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扩建。后续应加强相应工作人员和网报人员的培训,为其进一步的管理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三) 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
从权重大小来看,填报的准确性下的三级指标对报告质量的影响最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对报告的准确性作出强力的要求,这是对报告质量的重要保障。于此同时,加大卫生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以及网报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使得信息报告工作顺利开展,全面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参考文献:
[1]罗加欢,张若鹏,周宁,张媛媛,刘浏,王惠莹.卫生技术高级职称推荐指标体系构研究[J].现代医院,2020,20(06):841-843+848.
[2]吴佳莹.浅谈公立医院党建新要求下的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0(07):61-64.
[3]张彩霞,段佳换,杨寿信.区域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管理,2021,36(02):111-117
[4]郎朗,谭赢,赵鹏,张欢,张靖靖.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放疗加速器设备售后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初探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0,33(10):865-869.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010378250。
作者简介:陈春照(2000—)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拉开了将我国全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序幕。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也随之带来了一些社会治理问题。其中,公共卫生服务已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 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更是将这一问题暴露出来。 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案取决于各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报告质量。因此,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评价的评价指体系成为当前的急迫任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很可能在短事件内损害人民群众群众的人身安全,并对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为了更好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的伤害,政府部门在收集,掌握,分析和制定合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能力和区位优势。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发生后,基于对本评价指标体系中材料的科学研究,分析和预判,建立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报告质量的评价的评价指标,并对突发公共卫生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并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来源,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具有传染性,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并应立即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社会发出警报,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意识,并针对可能的突发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基于以上考量,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能及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评价的评价指标,那么人民群众将有可靠的評判标准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性进行评估,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得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使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措施可以更好地被执行。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文献评阅法
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查询检索相应文献。检索时间: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检索词:“突发公共卫生”or“信息报告”and“指标体系”[1]。主要通过学习文献内容、国家有关政策法制法规,如《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文件,初步确定基本的推荐指标。
(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2]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与专家进行沟通咨询,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分析专家意见的集中度以及协调度,对指标进行修正,同时增加三级指标的考核方式,最终确定3大类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以及18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1.明确评价指标分类
(1)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报告的全面和系统的评价。其中分别为:报告填报质量、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管理控制。
(2)二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是基于三大类一级指标下,结合实践而建立,分别为:填报的及时性、填报的正确性、填报的全面性、系统运行质量、系统硬件设施、网报人员构成、信息报告的管理、突发事件的登记。
(3)三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是具体细化的一级指标,能具体落实到实际考核评价的。分别为:报告的及时率、报告的延时率、发病时间到报告时间差、事件正确率、事件错误率、事件撤回率、报告率、漏报率、故障原因及次数、故障时间总和、有无操作手册、权限管理、职称构成、专业构成、网络覆盖率、有无报告管理规范、登记的及时性、登记的准确率。
2.细化评价考核指标
(1)科学性;本文选取有关主管部门的专家作为咨询对象,通过两轮指标重要性评价、综合筛选,提升了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所选专家具备扎实的工作经验,二轮咨询回收率达到85%,显示专家对本研究的支持。其中,两轮熟悉系数为0.897,权威系数为0.698,说明专家咨询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两轮咨询结束后,总体协调系数由0.151提升为0.422。由此可见,突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质量评价指标Kendal1系数有所提高,即专家的意见逐渐一致,咨询结果可取。
(2)全面性;全面性原则是具体、完备评价信息报告质量评价的关键性原则。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不但要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它的整体发展情况,而且从多个维度和多个层次综合评价其信息报告也是很必要的。这样的评价结果多元且全面。本文选取报告填报质量、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管理建设三个准则层,并且在系统基础设施准则层中增设了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指标,例如故障的次数与时间总和这一指标,真正落实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进行质量评价。
(3)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实证分析的前提,只有保证指标体系是可操作的,才能进一步确保评价实证部分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指标体系最终的优化和确定始终遵循数据的可溯源性以及易获得性,指标的选取尽可能以定量而不是定性为主。其次,为了方便于计算和分析,还要充分考虑获得可量化指标的难度[3]。
3.优化考核程序
(1)考核权重[4];考核指标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质量评价的重点要想,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表明了工作重点与努力方向。其中权重较高的指标主要涉及报告的及时率、报告的延时率、网络覆盖率、有无报告管理规范、登记的及时性、登记的准确率。这些指标均具备原则性,常态化、约定俗成的。其中,有无操作手册、权限管理也得到专家的认可和意见的统一,以实现基层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的最终目标。 (2)考核方式;在二轮咨询当中增加专家对指标考核方式选择即常规指标和附加分指标。常规指标主要以未达标便扣分的形式作为考核,附加分指标即完成即加分的形式作为考核。总分100的评级体系扣分项占80分,附加分占30分,其中附加项主要体现在“操作手册”和“权限管理”两方面,旨在加重基础设施的考核,以保证遇到突发事件发生,能够做到及时发现的同时及时报告。
三、启示
(一)一级指标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
从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来看,一级指标"信息报告填报质量"与"系统管理控制"权重都很高,理由认为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是管理突發公共卫生事件间的重要手段,充分加强信息系统在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管理作用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报告信息。我们要通过不同方式加强各方领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的重要性意识培养,避免人为的因为个人利益,直接或者间接的干涉报告,导致报告的不真实和滞后,以全方位保证管理工作的法律化、规范化。
(二) 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
规范的报告、网报人员的构成以及信息报告的管理所占权重较高,认真填写报告的工作人员以及网报人员的高素养构成为高报告质量奠定了基础。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知识的了解情况、网络直报人员的定期培训等均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相应的调查经验。国家在建立该系统时投入了大量经费,包括设备的购置、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扩建。后续应加强相应工作人员和网报人员的培训,为其进一步的管理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三) 三级指标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
从权重大小来看,填报的准确性下的三级指标对报告质量的影响最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对报告的准确性作出强力的要求,这是对报告质量的重要保障。于此同时,加大卫生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以及网报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使得信息报告工作顺利开展,全面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参考文献:
[1]罗加欢,张若鹏,周宁,张媛媛,刘浏,王惠莹.卫生技术高级职称推荐指标体系构研究[J].现代医院,2020,20(06):841-843+848.
[2]吴佳莹.浅谈公立医院党建新要求下的基层党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0(07):61-64.
[3]张彩霞,段佳换,杨寿信.区域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管理,2021,36(02):111-117
[4]郎朗,谭赢,赵鹏,张欢,张靖靖.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放疗加速器设备售后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初探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0,33(10):865-869.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010378250。
作者简介:陈春照(2000—)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