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词引入后的汉化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liuxi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們熟悉的“in”是一个介词,但是在下面的句子中它却让我們感觉有点儿陌生:
  (1)扮靓教程:3款最IN发型DIY(TOM 2009—8—30 08:48)(说明:本文例证均取自google搜索引擎的新闻标题)
  (2)爱不释手盘点2010春夏时装周最in手袋(YOKA时尚网2009—11—18 10:16)
  (3)粗棒针围巾最IN搭配(华声国际传媒网2009—11—12 09:40)
  (4)今秋最in美帽百搭法提升人气(长江网2009—9—6 16:43)
  (5)想要做潮人?那就要选最in的数码相机(人民网2009—11—12 09:53)
  (6)红色高跟鞋今夏最IN单品(QQ 2009—8—609:18)
  (7)甜美OL上衣塞进裙子才够IN!(四川在线2009—8—10 10:10)
  (8)索爱T707女人很喜欢1300元最in翻盖(人民网天津视窗2009—8—24 13:31)
  (9)学日本MM秋季单品至in搭配(人民网天津视窗2009—8—27 09:00)
  (10)皮草小背心温暖又超IN舒适不显臃肿身材(人民网天津视窗2009—11—17 10:51)
  以上各例,如果我們用“in”的常用义来理解,总感觉这些句子似懂非懂。于是工具书解释的另一种用法浮出水面:在口语中“in”还有“流行的;时兴的,入时的;赶时髦的、时髦人物高度赞许的”等意思。此外还可以用作名词,意义为:流行;时兴。原来在这些句子中“in”变身为形容词或名词。作为形容词,和其他的形容词一样,可以用副词“最、至、够、很、超、比较”等来修饰它。而且正是因为它本身就表示“流行的;人时的”,所以它出现的语言环境也都是和时尚直接联系的服饰、发型、装饰物等领域或者是相机、手机等更新换代比较快的电子产品。只有和这些事物为伍才能更显“in”的潮流。
  如同其他的时尚、潮流一样,“in”的影响力也迅速蔓延,于是在其他领域也出现了它的身影,如:
  (1)……早上和秦海璐、黄勐碰面的导演才刚刚学会了“囿”、“OUT”、“IN”等词,接受采访时就迫不及待的秀了起来,句句不离流行语的一行三人也被媒体笑称为节目展上最IN的剧组。(叶京做客新浪ent.sina.com.cn 2009—8—27)
  (2)外资企业的职场文化—世界是平的,人才是in的。穿着优雅的套装,坐在顶尖的office里面,一边轻啜着咖啡,一边用中英文夹杂的时髦词汇谈谈时下最in的话题。(解码不同企业的招聘潜规则中国养老金网2009—11—16 00:00)
  (3)《蜗居》经典语录热剧in语连连看!(齐鲁网2009—11—13 11:45)
  (4)不过这个季节的牛仔裤要怎么穿才够IN?如何搭配才最潮?在今天的欧美明星街拍中,我們就来看看女明星們都是如何利用一成不变的牛仔裤来打造自己的全新造型的吧!(海报时尚网2009—11—13 01:35)
  (5)现在最IN的结婚话题是猎婚。猎婚的好处就是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向猎头們提交自己的个人喜好,而猎头們整合人才库的资料,再通过海选、初见和复试等挑选出最优待婚人选。(职场金领流行“猎婚”中国网滨海高新2009—11—1110:27)
  以上句子中,“in”是以“准新词”的身份出现的。如果没有前面用法的铺垫,对这些句子我們很可能也是一头雾水。正是有了以上的积淀,“in”才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更广泛的交际领域,取得了与其他词一样的交际权力。
  在此基础上,它的用法进一步扩张,这主要体现在“in”与“out”连用的句子中,如:
  (1)偶像、明星红毯上的IN与OUT(东北新闻网2009—9—10 07:31)
  (2)明星們对时尚最大的贡献,便是亲身出镜,告诉你这一季什么in什么out。Angelina JolieIN:皮质有形小礼服全皮质的抹胸小礼服,既贴身又棱角分明,有形有款。Amanda Bynes OUT:裹身皮半裙紧绷皮裙容易显得低级,也不如连身裙流行。(明星亲身出镜皮装In&Out.TOM 2009—11—18 10:45)
  (3)酷辣酸甜:明星红毯上的IN与OUT(中国日报2009—9—10 14:37)
  (4)坚决不能被out出局目前最in最靓手机推荐现在的手机市场已经不是诺基亚独大的局面了,这对消费者是一个好消息,可以有更多的手机进行选择,塞班诺基亚已经逐渐“out”了,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目前最“in”的手机。(比特网2009—8—31 10:56)
  作为介词,“in”和“out”是反义词。此外“out”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即“出局”,这样在另一个层面,它們同样构成了反义词。但是在以上的语境中“out”的用法又得到了扩展,引申出“不流行的、落伍的”这一义项,这样在汉语中就衍生出了这个词本身所没有的意义。同时,又由于“out”的“出局”义,促使汉语中“in”也暗含了“人流”的意思。这样它們就完成了互相激发以丰富各自的意义和用法的过程。而在使用这些词的时候,同样也流露出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追求时尚的同时也在寻求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尽量争取“in”,坚决避免被“out”。
  尽管“in”和“out”的用法得到了扩展,在汉语中应用的更灵活、更广泛,但也正是因为它們用法的不固定,也就出现了一些含混的表达方式,如上文例(4)中“被out出局”实际上就是语义重复。下面的例子也是:
  那些深深的挡住眼睛的所谓“墨镜”已经过时了。最新的潮流,半透明的能让别人看到你眼睛的太阳镜才是最in的时髦货!不相信的话,你可以看看,各大品牌,全部开始推出这种轻质的半透明太阳镜了。(想最In最潮选择半透明太阳镜人民网天津视窗2009—9—7 15:02)
  此句子中“最in的时髦货”同样犯了重复的毛病,究其原因是对“in”的用法的不理解,以至于将它的两个词义混用到一起。这可能也是一个词在词义发展过程中用法还未最终确立时难以避免的问题。
  此外它們用法的不确定性,也可以从它們本身出现的形式中略见一斑。从上面所举的例子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同样的词义、同样的用法,有的用大写形式“IN”、“OUT”,有的用小写形式“in”、“out”。出现的形式不统一也就说明它們还没有最终定型,还处于发展阶段,还不成熟和完善。
  从“in”与“out”的用法与词义的发展中,我們可以看出汉语在引入外来词时,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其引入汉语的语言特质,用汉语的语言框架去约束它,让它更符合我們已有的表达习惯。在这个吸收与适应的过程中有的词语经受住了考验,被语言的使用者完全接受,从而作为一般词汇进入汉语。有的则只是昙花一现,最终被其他的词取代。而且在新词语的使用过程中媒体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新词语很多情况都是在大众传媒中开始使用,逐步进入人們的视线,并通过媒体扩大其影响范围。但是一个新词语,尤其是外来词最终能不能沉淀下来,还是和它自身的特点及与汉语的相容度有直接关系。
  文中我們谈到的这两个词,能否一直保持“in”,而不被“out”,还需假以时日,也需要人們进一步增强对它們的了解。毕竟现在使用它們的,主要还是很“in”的年轻人,而且多是出现在广告宣传语中。它們的使用范围及词义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充和稳定。
其他文献
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网和福州大扬影像俱乐部联合主办的“大扬影像杯”摄影月赛5月赛日前评选揭晓,15幅作品获奖。许德胜的《凉山的孩子》荣获一等奖,邱红珍的《牧牛人》、刘晓红的《小小篮球手》获二等奖,郭明的《冬韵》、魏斌的《全神贯注》、张崇灵的《日出》获三等奖,郭林等9位作者获优秀奖。
期刊
走近平潭流水镇“船冢”  流水镇拆船厂位于福建省平潭县东北隅突出部,在这方圆几百米的沙滩上,静静地躺着残破的木船,它们有些像是睡去,有些像是在细数曾经的风采,它们结束了往日的辉煌,等待着命运的安排。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拆船厂成了摄影爱好者创作“追忆和寻梦”题材的宝地。  这是福建平潭流水镇的一片海滩,因海滩上散布着一些造型各异,具有质感、骨感、线条美特点的破船,全国各地的摄影人纷至沓来。  平潭位
期刊
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位于东海之滨、闽浙交界,古称“沙关雄镇”,全镇22个村(居),总人口3.75 万。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闽东乃至福建最美的海滨乡镇之一。她控扼著名天然深水良港——沙埕港的入海口,曾是我国东南沿海海关重地,是福建最早的中国海关办事处之一。  沙埕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条件良好。港湾的四周多丘陵岩岸,港域曲折而广阔,港的入口处,由北岸沙埕半岛和南岸南镇半岛构成一双由山峦连成的“
期刊
“东海蓬莱岱山岛,神仙逍遥好地方”。岱山,这座傲立于东海波涛之中的岛国城市,共有404个岛屿和126个海礁,是全国岛礁最多、最集中的海岛县。  岱山兼有山海之胜,拥有众多秀丽、雄浑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山上铺就翠绿,海里涌动金色,靠岸怪石嶙岣,近海沙滩平缓,海上突兀奇礁,空中时现海磁。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泛舟揽胜,纵情于山水之间,写下了“兰山摇动秀山舞”的优美诗句。岱山县是“海中之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
期刊
长汀,古称汀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明清古街店头街,是长汀四大历史传统街区之一,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业街区,也是长汀的核心组成部分。古街前店后宅,下店上宅,集传统行业于一街市,保存丰富的历史建筑,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基本维持其原有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动。  半个多世纪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曾发出感叹:“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湖南凤凰,一个是福建长汀。”多年以后
期刊
在福建省福州市,有一片叫“三坊七巷”的古老街区,当地流行着一句“三坊七巷,出将入相”的俗语。千百年来,这里汇聚无数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既有“紫禁城中策马扬鞭”的帝师,又有“五子登科六子科甲”的世族,显赫高官,饱学宿儒,商界巨子,比比皆是。随意走进三坊七巷的哪一条坊巷,都能感受其中卧虎藏龙的独特魅力。那么,这一栋栋豪门深院的背后,究竟藏有怎样的玄机,让地灵人杰的奇迹如此完美演绎?  三坊七巷
期刊
福州上下杭曾聚集260多家商行,还保存着众多富豪的大宅院。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这里是辐射全省、沟通海外的商品集散地,见证了福州商贸文化的历史变迁。  因“航”得名的福州市上下杭,自明清始便为福州的商业中心和客运码头,行商坐贾聚集于此,船舶马帮川流不息,闽商以此名扬中外。  福州市决定将上下杭改造成以“商会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与三坊七巷的“士人文化”遥相呼应,成为福州另一张地理名片。  据《
期刊
1.引言  社会的发展促使了语言的演变与发展,如今网络传播的大众化与快捷化更是使得语言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些演变和发展可以表现在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上。近来,一个由“传”字所构成的新兴句式频频出现在大众媒体之上,它们大多是新闻的标题。例:  (1)传迪士尼项目获批,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否认(新华网2009年11月24日)  (2)传天然气价改已报国务院,或明年1月出台(人民网2009年11月24
期刊
1.中国地名单一罗马化的历史回顾  1976年以前:非自主阶段  地名的单一罗马化实际上是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国际惯例。某一国家的地名在国际间使用时,采取:“专名转写+通名英译”的办法,实现完全罗马(拉丁)字母表达。例如对于俄文(阿文,……)地名,其专名部分用一种机械地转写法由俄文(阿文,……)字母串转写为拉丁字母串,其通名部分则按意译翻译成英文。这就完成了俄文地名的罗马字母表达。由于中国的汉字
期刊
偏居东南一隅的福州,2200年来从未像中原王朝的都城那样,在历史上轰轰烈烈地上演过无数的悲喜剧,它僻处海陬,不显山露水,这倒使其成了中原板荡、天下扰攘之时世家大族避乱南迁的世外桃源。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使得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更加深厚。  福州古城6次变迁  根据目前可查的最早史料记载,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在冶山周围建汉冶城,作为闽越国王都。《史记》上写道:“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