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由于传统地理教学观念的限制等原因,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没有足够地重视。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关环境保护思想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初中地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46
一、引言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诸如:雾霾、重金属污染、沙尘暴等,这些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环境问题无小事,环保思想要从小开始培养。初中时期是学生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环保思想至关重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针对环保思想教育欠缺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改革。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思想的重要性
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环境保护正式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了环境保护在我国的法律地位。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保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初中地理中的环保教学,是践行基本国策的重要表现。
2. 新课標的基本要求
《地理课程标准》认为地理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对于地理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可以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当前环保教育出现的问题
1. 地理教学中环保思想的缺失
我国目前所定的环保教育目标中只抽象地要求提高环境意识,而对各级学校环保教育的教学目标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这给环境教育的评估工作带来了困难。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我国初中教育,升学率高低成了评价学校质量的唯一手段,各校为争取较高的升学率,不惜违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大部分力量投入到考试课程,并且随意增加规定课程和超越大纲要求的内容,导致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保思想的缺失。
2. 学生缺乏兴趣
一方面,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考试制度没有彻底地改变,导致学生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而对于与应试教育无关的科目持排斥态度。另一方面,由于课本上的环保知识太过于抽象,学生对于环保的认识也只是建立在教师中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上,所以会对环保缺乏足够的兴趣。
四、加强环境保护思想的方法
1. 增强地理教学的多样性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地理教学中环保思想的兴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教育性的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案例教学法,以当前生活中比较热门的环境问题为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和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通过这种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分析,提高教学效率。第二,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在环境问题中出现的涉及各个方面利益的人物,使学生了解在环境问题中各个人物、机构的作用。第三,辩论教学法,辩论教学可使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技能、环境道德得到深化或发展,具有较全面的素质教育功能。
2. 结合实际,深化认识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思想,教师就要在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让他们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认识环境问题,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对他们造成的危害,这样会加深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深化。同时,教师结合地理教材,在地理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对于检查学生的环保知识和增强环保意识,作用很大。
3. 将环保教育的考查进行量化
在初中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环境保护的战略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各级学校环保教育的教学目标没有具体明确规定的问题,为了方便环保教育的量化考查,可以在考试中,加大关于环保知识的考查,通过考试来考查学校环保教育的落实。另外,教师可以将环保教育的考查放到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上,从而培养学生环保的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一个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课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环境问题的复杂而对其不管不顾。纵观初中地理教学中关于环保思想的培养,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发现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希望笔者的一点浅见可以对加强初中学生的环保思想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环境问题;初中地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46
一、引言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诸如:雾霾、重金属污染、沙尘暴等,这些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环境问题无小事,环保思想要从小开始培养。初中时期是学生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环保思想至关重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针对环保思想教育欠缺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改革。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思想的重要性
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环境保护正式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了环境保护在我国的法律地位。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保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初中地理中的环保教学,是践行基本国策的重要表现。
2. 新课標的基本要求
《地理课程标准》认为地理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对于地理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可以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当前环保教育出现的问题
1. 地理教学中环保思想的缺失
我国目前所定的环保教育目标中只抽象地要求提高环境意识,而对各级学校环保教育的教学目标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这给环境教育的评估工作带来了困难。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我国初中教育,升学率高低成了评价学校质量的唯一手段,各校为争取较高的升学率,不惜违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大部分力量投入到考试课程,并且随意增加规定课程和超越大纲要求的内容,导致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保思想的缺失。
2. 学生缺乏兴趣
一方面,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考试制度没有彻底地改变,导致学生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而对于与应试教育无关的科目持排斥态度。另一方面,由于课本上的环保知识太过于抽象,学生对于环保的认识也只是建立在教师中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上,所以会对环保缺乏足够的兴趣。
四、加强环境保护思想的方法
1. 增强地理教学的多样性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地理教学中环保思想的兴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教育性的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案例教学法,以当前生活中比较热门的环境问题为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和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通过这种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分析,提高教学效率。第二,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在环境问题中出现的涉及各个方面利益的人物,使学生了解在环境问题中各个人物、机构的作用。第三,辩论教学法,辩论教学可使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技能、环境道德得到深化或发展,具有较全面的素质教育功能。
2. 结合实际,深化认识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思想,教师就要在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让他们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认识环境问题,亲身感受环境污染对他们造成的危害,这样会加深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深化。同时,教师结合地理教材,在地理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对于检查学生的环保知识和增强环保意识,作用很大。
3. 将环保教育的考查进行量化
在初中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环境保护的战略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各级学校环保教育的教学目标没有具体明确规定的问题,为了方便环保教育的量化考查,可以在考试中,加大关于环保知识的考查,通过考试来考查学校环保教育的落实。另外,教师可以将环保教育的考查放到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上,从而培养学生环保的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一个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课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环境问题的复杂而对其不管不顾。纵观初中地理教学中关于环保思想的培养,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发现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希望笔者的一点浅见可以对加强初中学生的环保思想教育提供帮助。